摘要:目的:女性惡性腫瘤放射治療的主要并發(fā)癥是放射性直腸炎,探討美沙拉嗪灌腸液保留灌腸與蒙脫石散口服治療急性期放射性直腸炎的治療效果。方法: 自2012年12月至2014年1月我科放射治療患者86例,其中住院19例,門診67例;隨機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治療組美沙拉嗪灌腸液保留灌腸,對照組蒙脫石散口服,對比兩組療效。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95.23%,對照組總有效率77.77% ,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美沙拉嗪灌腸液保留灌腸治療急性期放射性直腸炎具有更明顯的效果。
關鍵詞:放射性直腸炎; 炎性因子
【中圖分類號】
R91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3763(2014)07-0044-01
女性惡性腫瘤如宮頸癌、外陰癌、陰道癌以及子宮內膜癌,經(jīng)放射性元素鐳、鈷、銫等照射治療后可造成放射性直腸炎。該病也是我國婦科惡性腫瘤放射治療的主要并發(fā)癥。在放射治療期間,直腸粘膜對放射線的敏感性增高。在初期,直腸受損黏膜紅腫、充血、小出血點,數(shù)月或數(shù)年后形成潰瘍,甚至進一步形成直腸陰道瘺。放射性直腸炎分為急性、慢性,后者尚無明顯有效的治療方法,而急性放射性直腸炎主要采取局部抗炎、對癥治療。保守治療是放射性直腸炎的主要治療方法,以收斂、解痙、消炎、保護腸黏膜、促進損傷修復和止血為主[1],僅有少數(shù)行手術。自2012年12月至2014年1月,我科患者應用美沙拉嗪灌腸液保留灌腸與蒙脫石散口服治療急性期放射性直腸炎對比結果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診斷標準:根據(jù)放射性直腸炎的診斷標準確診,患者病程在半年以內。
1.2 一般資料:自2012年12月至2014年1月我科放射治療患者86例,其中住院19例,門診67例;隨機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兩組在年齡、病程等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治療組年齡(45.60±0.87),病程(2.58±2.41);對照組年齡(47.30±0.96),病程(2.48±2.44)。
1.3 治療方法:治療組:每日晚間給藥1次,排出大便后,囑患者取左側臥位,充分暴露肛門,臀部盡量抬高,取1支美沙拉嗪灌腸液,輕輕擠入肛門,一次擠入直腸內囑病人當日盡量少活動。 對照組: 將1袋蒙脫石散溶于50ml溫水攪勻后口服,每日3次,每次1袋。治療4周。
1.4 療效標準:治愈:臨床癥狀完全消失,內鏡下受損黏膜恢復正常; 有效: 癥狀減輕,內鏡可見黏膜呈片狀或點狀出血; 無效: 治療前后癥狀及體征無改善[2]
1.5 統(tǒng)計學處理:采用X2檢驗,應用SPSS10.0統(tǒng)計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
2 結果
兩組近期療效對比(%)
3 討論
放射性腸炎是盆腔、腹腔、腹膜后惡性腫瘤經(jīng)放射治療引起的腸道并發(fā)癥。分別可累及小腸、結腸和直腸,故又稱為放射性直腸、結腸、小腸炎[3]。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急性期患者在放療7-14天左右即出現(xiàn)腹瀉、里急后重、便血等癥狀;病情遷延最終出現(xiàn)便血加重、重度失血性貧血、直腸陰道瘺等。因初期腸上皮細胞增生受抑制,小動脈壁閉塞,導致腸壁缺血,粘膜糜爛。慢性期患者在放療完成后數(shù)月或數(shù)年出現(xiàn)排便困難、便血甚至陰道流大便等癥狀。是因腸粘膜損傷加重,腸道內的細菌侵入使腸壁組織病損進展,晚期腸壁引起纖維化,腸腔狹窄或穿孔,腹腔內形成膿腫、瘺道和腸粘連等。該研究結果表明美沙拉嗪灌腸液在放射性直腸炎急性期多數(shù)患者可達到治愈,僅極少數(shù)患者無效。美沙拉嗪灌腸液藥物直達病灶利用率大于9 0%,依賴藥物與病變部位的局部接觸抑制白細胞移行加快異常細胞因子產生加快,花生四稀酸代謝物的產生加快特別是白三稀4 B及自由基形成加快抑制炎性因子生成修復結締組織.并穩(wěn)定細胞D N A 模板從而降低結腸直腸癌的發(fā)生機率。美沙拉嗪藥物通過抑制血小板激活因子的活性和抑制結腸黏膜脂肪酸氧化、抑制某些炎癥介質的生物合成和釋放來改善結腸黏膜炎癥[4]。而蒙脫石散具有層紋狀結構及非均勻性電荷分布,對消化道內的病毒、病菌及其產生的毒素有固定,抑制作用[5];對消化道粘膜有覆蓋能力,并通過與粘液糖蛋白相互結合,從質和量兩方面修復、提高粘膜屏障對攻擊因子的防御功能[6]。急性期在服用該藥后僅部分患者癥狀有所改善,無法達到治愈,且口服給藥可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和耐藥性,用藥時間長,尤其對于放療期間出現(xiàn)嚴重胃腸道反應患者服藥增加難度。而美沙拉嗪灌腸液僅直腸局部給藥,用藥簡便、副反應小,直接接觸炎癥腸道組織,在腸道遠端釋放高濃度的美沙拉嗪,且全身吸收少,具有使用方便肛門給藥直達病患的特點。
參考文獻
[1] 唐莎,李偉彬.中藥小劑量保留灌腸對宮頸癌放療后放射性直腸炎的療效觀察.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08:125.
[2] 胡伯虎.大腸肛門病治療學[M].北京: 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1:186-188.
[3] 賈永.放射性腸炎誤診一例分析.中國全科醫(yī)學, 2008:1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