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子生在促進學風、校風建設以及提升學校知名度上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作為尖子生,總希望自己的文綜成績優(yōu)異。然而,現(xiàn)實中有不少尖子生的文綜成績不理想,尤其是歷史成績,總感覺停滯不前,難以獲取高分,甚至不少高三文科學生視歷史為提高文綜成績的攔路虎。如何提高尖子生的歷史成績,我們高中歷史備課組的幾位教師對此問題進行了探討,有些措施付諸了實踐,也取得了一些成效?,F(xiàn)總結如下:
一 運用“共生效應”,建立一個互幫互助的歷史學習“共生圈”
自然界中有這樣一種現(xiàn)象:當一株植物單獨生長時,顯得矮小,而與眾多同類植物一起生長時,則根深葉茂,生機盎然。人們把這種現(xiàn)象稱為“共生效應”。其實這種現(xiàn)象在人類當中也存在,英國“卡迪文實驗室”先后出現(xiàn)25位諾貝爾獲獎者,便是一個“共生效應”的杰出典型。根據這一原理,應培養(yǎng)造就一個尖子生群體,形成尖子生優(yōu)培的良好氛圍,形成群英薈萃的精英班或實驗班,形成比學趕超、群雄逐鹿的氛圍。實踐證明,“單苗培植”,拼命抓某個學生的方法難以奏效,“水漲船高”,在大面積的“高產田”里方能培植出好苗子。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從來不鎖定某個或某幾個歷史尖子生,而是努力培養(yǎng)并造就一個歷史尖子生的群體,形成班級良好的學習氛圍,效果也在每次統(tǒng)考中逐一體現(xiàn)。
二 激勵“優(yōu)生”認清自身不足,努力超越自我
學習好的學生在各個方面都具有一定的自覺性,熱愛學習,即使老師不管,也不會出現(xiàn)大問題,但是,要想使他們出類拔萃,穩(wěn)居前列,成績更突出,對他們就得從嚴要求,恰當評價。如每單元檢測結束后,根據他們平時的學習情況及檢測結果,有意識地和他們談心,考得好的方面及時鼓勵,讓他們再接再厲,使其做得更好;但是每次測試肯定存在著不足,教師要細致地尋找他們的不足之處,有針對性地指出出現(xiàn)錯誤的原因,尤其在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方法上給予引導,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對那些心高氣傲、連續(xù)錯誤的尖子生,教師一定不能遷就縱容。要嚴中有愛,愛寓于嚴,幫助他們找缺點,要求學生寫單元考試小結,給他們提出更高的要求,鼓勵他們向更高的目標前進。有的尖子生對教師的暗示不一定能意識到,這時,就要找來個別談話,先明確指出其問題所在,然后循循導之。
三 夯實基礎,構建知識網絡體系。
1.“死去活來”
“死去”,是對歷史知識的“死記硬背”;“活來”,是對歷史知識應用的“靈活自如”,以期實現(xiàn)歷史教材的“由薄變厚”和“由厚變薄”。歷史教科書乃歷史教學之本,是歷史基礎知識的載體。歷史教科書不僅是歷史教師的“教”本,也是學生學習歷史的“學”本,同時還是命題人命制試題的主要依據,歷史高考題大多是以教材的基礎知識為依托的。當然,對歷史尖子生而言,只靠教材是不夠的,還應指導他們學習中國通史、世界通史、史學理論、當前重要的史學學術論文等。
2.掌握階段特征和基本線索
尤其要把握歷史教材的總體脈絡,這成為文科生深刻領會教材內容、把握知識內在聯(lián)系和提高思維能力的前提和捷徑。在上新課時,每一專題首先講授的就是階段特征和基本線索。
3.“錯題集”和“試卷集”
針對平日的錯題、疑題、難題和重點題進行整合,形成有自己特色、符合自己實際的“錯題集”,時常查看,自我總結,注意方法和技巧的積累,日久成熟、百煉成鋼。將所有的練習卷、測驗卷整理成冊,每次大考前翻一翻。保證不失基礎題,努力拿下中等題,爭取難題。
4.加強閱讀訓練
從近幾年高考歷史試卷來看,閱讀量很大,甚至有些語文基礎稍弱的同學會讀不懂材料。因此在平時要多讀一些文章,尤其是古文。
四 提高歷史學科能力是拔尖的法寶
高考命題的指導思想是以能力測試為主導,考查所學相關課程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那如何科學地提高自己的歷史學科能力呢?
1.史論結合
史論結合就是從史實中提煉觀點,以馬克思主義的觀點去剖析駕馭史實。應加強理論修養(yǎng),培養(yǎng)運用歷史唯物主義、辯證唯物主義觀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2.科學練習
一個人能力的提高,教師科學指導是很重要的,但教師的科學指導只是為學生提高歷史學科能力提供一條“捷徑”,要將教師的指導轉變成自己解決歷史問題的實際能力,必須通過相關的訓練才能實現(xiàn),否則就是紙上談兵。只有在練習中才能不斷感悟、反思和總結,從而達到舉一反三和觸類旁通的作用。
3.培養(yǎng)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的能力
針對試題的靈活性越來越強,在教學中教師就要教會學生從多角度去思考問題,拓展學生的思路,開闊學生的視野,切不可把知識教死、學死。
4.規(guī)范表達
最好是分條闡述,一點寫一兩行,不必太啰唆,關鍵是要點清晰,因為評卷時也是按點給分的,寫得太多,不僅會喧賓奪主,使閱卷老師因找不到要點而扣分,還會浪費時間,以致來不及做完考卷。在分條時也要講究技巧,即根據所給的分數決定要分幾條。一般一個要點是2~3分,如果一道題是8分,那么很可能它的要點就有四個。這樣,可有效減少漏答的可能性,即使不知道還要答些什么,也要盡可能寫滿那些推算出的條數。同時,還要注意序列號的安排。大點小點用不同的序列號標出,就會顯得層次分明,邏輯性強,這樣也就不容易丟分。最后,字跡要工整。由于閱卷老師要在短時間內改完所有試卷,若字跡潦草,閱卷老師怎會有好心情給你高分呢?
〔責任編輯:林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