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作妙語】
四叔且走而且高聲的說:
“不早不遲,偏偏要在這時候,——這就可見是一個謬種!”
我先是詫異,接著是很不安,似乎這話于我有關(guān)系。試望門外,誰也沒有。好容易待到晚飯前他們的短工來沖茶,我才得了打聽消息的機會。
“剛才,四老爺和誰生氣呢?”我問。
“還不是和祥林嫂?”那短工簡捷的說。
“祥林嫂?怎么了?”我又趕緊的問。
“老了?!?/p>
“死了?”我的心突然緊縮,幾乎跳起來,臉上大約也變了色。但他始終沒有抬頭,所以全不覺。我也就鎮(zhèn)定了自己,接著問:
“什么時候死的?”
“什么時候?——昨天夜里,或者就是今天罷?!艺f不清。”
“怎么死的?”
“怎么死的?——還不是窮死的?”他淡然的回答,仍然沒有抬頭向我看,出去了。
——魯 迅《祝?!?/p>
【技法點金】
在祥林嫂“死”這一事實面前,不同的人說著不同的話。從中我們可以看出他們不同的思想和地位:魯四老爺是封建禮教的衛(wèi)道士,所以冷酷;和祥林嫂一樣貧苦的短工因其思想局限,才會那樣說;還算可以的經(jīng)濟和覺悟,決定了“我”“只是怕?lián)?zé)”的行為準(zhǔn)則。
語言描寫包括一個人的獨白、兩個人物的對話、幾個人的會話等。而描寫人物的典型語言,描摹人物的聲音、語態(tài),可以反映人物的性格特征、思想感情和精神面貌,還可以推動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反映人物心理活動。
在運用語言描寫時,我們要注意兩點:(1)必須符合人物的身份、思想感情、性格?!笆裁慈宋镎f什么話。”只有弄清人物的思想,才能真實、自然地寫出他應(yīng)說的話,才能表現(xiàn)他的性格。人物要講自己的話而不是講作者的話。如孫犁的《荷花淀》中月夜水生從外面回家與水生妻的對話就符合人物性格、思想、覺悟:“女人低著頭說:‘你總是很積極的?!阕?,我不攔你。家里怎么辦?’……女人鼻子里有些酸,但她并沒有哭,只說:‘你明白家里的難處就好了。’”(2)語言必須簡練。人物的對話必須經(jīng)過錘煉,做到言簡意賅,冗長的對話只會削弱說服力。如老舍的《駱駝祥子》中,生性潑辣的虎妞斟上一杯酒遞給祥子,祥子不喝,請看虎妞怎說“不喝就滾出去;好心好意,不領(lǐng)情是怎著?你個傻駱駝!辣不死你!連我還能喝四兩呢。不信,你看看!”這段話極簡練地寫出虎妞的潑辣性格,并能讓人看出她對祥子的特別感情。
【牛刀小試】
一對賣甘蔗的夫婦,男主人,雙眼失明了。夫婦倆默契地配合著,甘蔗賣得很快。也許是男主人那雙眼睛引起了人們的同情,也許是他們的那份默契感染了路人,不一會兒,甘蔗全賣完了。
載著夫妻倆的三輪車從我身邊擦過。
蹬著車的妻子嗔怪著:“叫你別來,你偏要來,也幫不了什么忙。再說,眼睛在太陽底下曬多了,壞得更快?!闭煞蜉p聲地解釋說:“我不是幫你發(fā)甘蔗嗎?再說,你一個人出來,我咋放心?我雖然看不見你,但我知道,你操的心夠多的。幫一點是一點嘛!”妻子不再說話,低著頭繼續(xù)蹬車,冒著汗的臉上忽地飛上一片紅云。
……
我呆呆地站在路旁,一個同學(xué)拍了拍我的肩膀:“傻站著干嗎?”我仿佛從一場甜美的夢中醒來,一字一字地說:“我在看,看這最美的風(fēng)景?!?/p>
——王晶晶《最美的風(fēng)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