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歲的父親最近在看美劇《傳世》,這是一向只沉迷于抗戰(zhàn)劇的他追的第一部美劇,問其原因,他說他只是想看看孫子生活的時代究竟是什么樣的。是的,《傳世》里,斯皮爾伯格為我們描畫了未來的生活場景。事實上,無數(shù)的影視劇都已提前為我們模擬了未來社會的形貌。
《黑客帝國》中的全透明顯示器讓世間萬物都變成可操作的鼠標鍵盤,還有《鋼鐵俠》的人工智能電腦助手J.A.R.V.I.S.……一系列科幻影視劇中所出現(xiàn)過的技術,有很多已經能在現(xiàn)實世界里找到相對應的產品。
用古代人的視角來看今天的世界,會讓他們覺得不可思議,人們可以一整天只跟一臺機器在一起,而這臺機器也神奇地幫他們實現(xiàn)了大部分的生活需求:工作、玩樂、購物,他們甚至可以對著屏幕哭笑自如地渲瀉七情六欲;而當代的人如果可以穿越到下下個世紀,也許會發(fā)現(xiàn)我們已經跟機器融為一體。王朔在《與我們的女兒的談話里》更是這樣暢想百萬年后的未來:人類漸漸會把自己進化成一個芯片,甚至智能生命就是一片粒子云。
智能生活正在慢慢滲透我們的現(xiàn)實,我們可以從浴室的鏡子上查收郵件、瀏覽新聞;家中有電子管家?guī)兔Y查來電、關閉門窗;可以和伴侶坐在汽車后座上聊天,口頭遙控汽車的去向,而幫助我們實現(xiàn)這些的,并不僅僅是那些觸手可及的新奇終端設備,還包括了人們難以直接感知的大數(shù)據(jù)、云計算等技術,以及永遠甘當“幕后英雄”的數(shù)據(jù)中心。
可實現(xiàn)的現(xiàn)在遠程搖控的智能家居
與我們同時代生活的一些被我們稱之為精英的人,已經開始提前享用高科技帶給他們的智能生活。
如果你有機會去比爾·蓋茨家做客,當然,只是假想一下,那么在步入他的家門之前,你需要事先別上主人準備好的貯存了你詳細資料的“電子胸針”,如果沒有它,防衛(wèi)系統(tǒng)會因為把陌生的訪客當做“小偷”或者“入侵者”而鳴警。當然,這枚胸針的作用不僅僅只在于識別,在它的內建微晶片里,預先設定了你偏好的溫度、濕度、燈光、音樂、畫作等條件,無論你走到哪里,內建的感測器就會將這些資料傳送至蓋茨家中的服務器,它將控調環(huán)境做出相應的調整。也就是說,室溫會被調到你覺得最舒適的程度;燈光也會根據(jù)你的情緒增減光亮、調換色調;音響會依照你的口味播放舒伯特或者爵士樂;墻上的大屏幕液晶電視,會自動顯示你喜歡的名畫或影片……這些察言觀色的討好動作都是自動完成,根本不需要拿著搖控器來調節(jié)。
能夠實現(xiàn)這一切在于家中所有家電家居設備,以及隱藏在它們身后的服務器,已被整合成為一個強大的云計算信息統(tǒng),比爾·蓋茨的這幢豪宅被鋪設了長達84公里的電纜,數(shù)字神經綿密完整,種種信息家電,就此通過連結而“活”起來,再加上宛如人體大腦的服務器隨時上傳下達,隨時隨地利用手機、電腦、電視等,對家里的一切實施監(jiān)控,并實現(xiàn)資訊共用與溝通,一切將盡在主人掌握之中。所有家電的零件都進入了數(shù)據(jù)庫,透過家電內部的芯片模組和軟件控制,當某一個零件出現(xiàn)故障或者需要更換的時候,不用撥打服務電話,零件可以自動發(fā)回指令給控制中心,如果只是一些簡單的升級程式,控制中心一端的工作人員輕點鼠標就可以維修完畢。
當然,不僅僅是走在科技潮流尖端的比爾蓋茨,普通人有足夠的財力支撐也可以實現(xiàn)上述的種種。在國內,癡迷于高科技的林志穎就用數(shù)據(jù)中心系統(tǒng)將自己在臺北的居所打造成了一個可以遠程遙控的智能之家。他家里所有的電器設備都通過運營商的數(shù)據(jù)中心和網(wǎng)絡與他的手機相連接,只要在手機上下指令,通過GPRS技術傳輸?shù)郊抑械姆掌?,他就可以輕松指揮家里的一切事務。比如在回家的路上,他就能通過手機遙控,先把燈、熱水打開,回到家直接泡澡。睡覺前,只要輕輕按一個鈕,整個房間里所有的燈就會自動熄滅。哪怕他在內地拍戲,只要手指輕輕一按,就可以關上臺北家中的窗簾。
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智能家居產品將不再只是富人的專利,它必然會走進每家每戶,就像現(xiàn)在的手機、電腦,20年前的普通老百姓,不可能想象自己也拿著手機到處打或者能買一臺電腦并裝上寬帶,而今,這些都已成為了生活的必備設施。
不遠的未來被云籠罩的智能生活
精英們的數(shù)字生活已經羨煞旁人,但是科學家在實驗室中的研發(fā)則能為我們展示更廣闊的未來。
早晨,你在舒伯特的鋼琴曲中醒來,床頭的那個小熊鬧鐘是你在大數(shù)據(jù)家居展淘回來的小玩意,它與你家中的數(shù)據(jù)中心HomeOS連接,而家中其他家居智能設備也一樣,都與HomeOS相連并有屬于自己的網(wǎng)絡地址。你的一舉一動,都會通過這些設備上傳到HomeOS,再同步到相關的云服務中,而后,這些服務會提供為你量身定制的體驗,例如根據(jù)你與朋友網(wǎng)上聊天的內容或者最近發(fā)的朋友圈狀態(tài)來進行情緒計算,而自動切換適合你心情的音樂。昨天你在朋友圈中點贊了朋友轉發(fā)的舒伯特鋼琴曲,今天早上聽到它也就不足為奇。房間感知到你起床的信號,窗簾徐徐拉開,金色的陽光灑進來,咖啡的香氣從廚房飄來,廚房電器剛剛自動為你做好了一頓美味早餐。
一邊刷牙,一邊用鏡子查收郵件、瀏覽新聞。在未來,我們的輸入/輸出設備會更多元化,最常見的輸出設備顯示器會越來越大,而且出現(xiàn)在房間的很多角落,甚至可能直接融入墻面中。我們的墻面、落地窗、汽車的擋風玻璃、電子公告板、廣告牌,甚至我們的衣服上,幾乎任何可以顯示的地方都可以瞬間成為可操作的顯示屏。而輸入設備,則從鼠標、鍵盤變成了語音識別、手機、投影儀、相機和無線射頻識別標簽。
洗完澡后,你開始進行常規(guī)的健康檢查,只需要將手伸進一個手機大小的盒子,這里面有一整套的健康測試儀器,而且都采用體溫感應技術,測血壓、血脂、心跳等指數(shù),自動完成,生成健康指標數(shù)據(jù),并將信息傳輸?shù)轿磥韽N房的營養(yǎng)配料表。
廚房也是一個整體的系統(tǒng),配備可以播放音樂、烹飪教學視頻、電磁爐、餐桌等多功能的烹飪臺,天花板上有一枚機器眼的投影儀,當你把攪拌機和一些菜蔬放在它下面,它會自動對其進行信息處理,然后用投影儀在桌面上打出相應的菜譜。冰箱也具有更為智能化的食物管理系統(tǒng),所有冰箱內的食物營養(yǎng)成分、時間及所有細節(jié)都會在冰箱觸控面板上呈現(xiàn)出來,觸控屏幕還可以提供烹飪食譜,讓你知道還缺少哪些食材以及去哪個商店可以購買得到。當然,更可以直接聯(lián)網(wǎng)在線訂購,讓超市人員送貨上門。
你在餐廳里享用早餐,這個餐廳是建立在廚房的基礎上,裝有遠程視頻裝置,你可以通過視頻形式,與遠方的親友聚餐,分享品嘗美食的心情。
吃完早餐,將垃圾倒入一個金屬筒中,這個城市的地下鋪設了一套先進的垃圾氣力輸送系統(tǒng),系統(tǒng)會對垃圾進行壓縮、處理、除臭、打包,完全可以做到眼不見為凈。
今天是休息日,你給自己的安排是做一天的導游,領一個外地的朋友游覽你所在的城市。出門,按下手機上的一個按鈕,汽車從車庫徐徐駛出,開到你的面前,這是一輛自動駕駛的汽車,與人類駕駛相比,它更安全。車上的云端智能系統(tǒng)不僅可以探測到360度范圍內的一切事物,包括它們的距離、速度和溫度,而且知道如何避開其他司機的視覺盲點,預知各個方向車輛的情況。它還會根據(jù)你平時出行的歷史數(shù)據(jù),提前規(guī)劃好一條最省時的路線,甚至還能與其他自動駕駛的汽車打招呼,與交通信號燈交談,使你不會把時間浪費在堵車和等紅綠燈上。汽車上的無線充電解決方案無需任何連接線,即可同時完成對多個設備和外設的充電,你可以為多種不同功率的設備充電,包括藍牙耳機、可穿戴設備,手機和平板電腦,以及2合1產品、筆記本電腦等。充電設備還可以同時進行備份數(shù)據(jù)、屏幕分享等操作。
接上朋友以后,你們開始按計劃去她想要去的幾個游覽地,名義上你是導游,但實際上你的用途甚至不及她的手機。未來,不僅僅是每個家庭被籠罩在云計算信息依托系統(tǒng)之下,城市、國家、甚至整個地球也都會因為云計算系統(tǒng)而形成了全新的秩序。即便去到一個陌生的地方,也會讓你像在自己的城市一樣,對周遭的一切了若指掌。甚至只要找開手機里的StreetMuseum App,將攝像頭對準眼前的建筑、馬路、橋、商店等任意一處景觀物體,就可以立即在手機上欣賞這一地區(qū)曾在歷史各個時期所發(fā)生過的事件、人物、故事、圖片等各種資料。在3D歷史和現(xiàn)實場景之間穿行,房屋、街道、高樓、深巷,都在此時變身為一個巨大的歷史文化博物館。
游覽的過程中當然要兼顧購物,走進商場,你們不必在試衣間前舉著大件小件狼狽排隊,也不必穿了脫脫了穿地浪費時間,只要在電子試衣間,讓讀取器識別出所選衣服,顯示屏上立刻就會出現(xiàn)你穿著這件衣服的效果。你還能看到推薦的配飾、尺碼,還可以把試穿效果發(fā)到網(wǎng)上與親朋好友交流分享……這個時代大部分的物件都配有RFID(無線射頻識別)標簽,以服裝來講,帶有RFID標簽的衣服不僅能夠在商場收銀臺顯示商品的價格,還能夠將衣服的布料成分傳遞給洗衣機和電熨斗,使洗滌、烘干程序和熨燙溫度均可以自動設定。家庭計算機可以通過RFID信息了解衣物的保暖、防風等性能,自動比較主人外出前穿戴衣物的保暖性能是否適應室外的氣候,包括當時的氣候和一段時間之后的氣候。
完成了一天的游覽,送別朋友后,你要去與獨居的母親共進晚餐。路過超市,你決定為她添置一些日用品。你用手機掃描食品包裝上的二維碼,手機屏幕上便出現(xiàn)了產品的產地、成分、是否有過食品安全召回記錄和其他購買者的評價信息。這個時代的超市已經沒有收銀臺,不需要你排長隊去埋單。將商品放入購物籃的一剎那,傳感器便能把商品的價格和結算信息傳輸?shù)侥愕氖謾C上,生成一個訂單。你確認訂單后,便可在手機上完成支付。
因為工作性質需要長期出差,你沒有辦法照顧到母親,她的身體不好,但醫(yī)療服務系統(tǒng)幫你解決了后顧之憂。這個系統(tǒng)包括借由RFID傳感追蹤老人狀態(tài)的智慧照護環(huán)境、居家環(huán)境的遠距醫(yī)療服務HomMed、可攜式小型醫(yī)院MDkeeper等。它提供一種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的醫(yī)療服務訪問——一輛配備有無線定位系統(tǒng)的急救車,可準確定位突發(fā)事故現(xiàn)場,利用無線網(wǎng)絡獲取實時的交通信息。在事故現(xiàn)場,通過便攜式和移動式設備監(jiān)測病人的脈搏、血壓、呼吸等數(shù)據(jù),通過無線網(wǎng)絡訪問分布式的醫(yī)療服務系統(tǒng),下載有關病歷數(shù)據(jù)等必要信息。除了基于定位系統(tǒng)的應急響應機制,該系統(tǒng)的功能還包括基于移動設備和無線網(wǎng)絡的遠程醫(yī)療診斷、遠程病人監(jiān)護,以及遠程訪問具有患者病歷信息的醫(yī)療數(shù)據(jù)庫。除此之外,你也為母親配備了記錄她的生活習慣的居家看護設備拐杖i-Stick、智慧餐盤,及使用手機提供隨身健康餐飲的顧問服務。
回到家中,你決定玩一會兒游戲。在迪士尼樂園玩過山車時脊柱發(fā)麻的又驚又喜的刺激感一定讓你印象深刻,而現(xiàn)在你坐在家中的椅子上就可以實現(xiàn)了,環(huán)繞觸覺技術用低成本的振動制動器構成低分辨率的網(wǎng)格,對人體皮膚產生高分辨率的、連續(xù)的、運動的沖擊。用戶不會感覺到現(xiàn)在普遍的觸覺技術中的離散的脈沖、嗡嗡聲,而是連續(xù)的、平滑的觸覺運動,就像人的手指在我們皮膚上滑過一樣。你能感覺到道路的坑洼、有物體落到車上,感覺到車輛打滑、制動、加速,甚至在車子碰撞、漂移和落地時的起伏、撞擊的感覺。
玩累了,洗漱完畢,你決定看一會兒個性化定制、智能推送的電視節(jié)目,睡意漸濃,完美的一天結束。
無限接近的人機交互生命總能找到一種存在方式
在當下,我們尚且稱網(wǎng)絡為虛擬世界,我們使用計算機軟硬件與網(wǎng)絡服務技術輔助自己的記憶,日志、博客、微博、Twitter??但在未來,普適性計算為我們省去了“上傳”這個步驟,完全不需要做更多額外的行為,吃飯、睡覺、起床、運動、工作、學習;喜、怒、哀、樂,所有一切生命體驗在發(fā)生的下一秒時間里,已經自動上傳至“云”中,或作為數(shù)字化的記憶,或被分析和挖掘以用于開發(fā)和提供相關的數(shù)字服務。我們不得不得承認,有時候計算機對我們的了解程度也許遠遠勝過于每天和我們一起生活的人。一個眼神,一句話,一個動作,連人都無法注意到的身體的細節(jié),只有它能一個都不漏地記住。
《鋼鐵俠》里提出了人機交互的概念,科學家的預言未必錯誤,因為科技最終會與人類融為一體。它同時也暴露出人們對隱私問題擔憂的擴大化,假如云計算觸及人類底線,那造成的后果將非常嚴重,而這個世界將亂作一團。
以色列的一家創(chuàng)業(yè)公司開發(fā)了一個叫做Face.com的網(wǎng)站,專門提供人臉識別技術應用,據(jù)稱,它們提供的人臉識別API技術可以達到非常精確的表情撲捉效果。今年8月,倫敦北部發(fā)生大規(guī)模騷亂,數(shù)字反犯罪者就計劃使用這一技術來鑒定參與騷亂的成員的身份。盡管許多人為這個想法叫好,但這種方法面臨著一些隱私方面的譴責。美國市場新聞網(wǎng)站的一名記者說,這“就像現(xiàn)代版的私刑,只不過把憤怒的村民的火把換成了API接口和算法”。
未來,人與機器的關系勢必會成為最重要的社會課題,導演斯坦利·庫布里克則在電影《2001太空漫游》中,利用智能電腦哈爾提出了一個令人興奮的設想:計算機對其本身和生活在三維世界中與其互動的人有知覺。
什么樣的生命才能被稱作真正的生命?《黑客帝國》的一句臺詞講道:“如果真實是指你能感覺到、能聞到、能嘗到、能看到的東西,那么,真實只是你大腦產生的電信號罷了?!痹谖覀兊奈磥?,科技不僅延伸了肢體感受的方式,也同時擴大豐富了“真實的世界”,看見的、感覺到的、觸摸到的,所有一切都已經正在不知不覺地慢慢“成型”。
《傳世》里,哈利貝瑞的兒子Ethan是一個擁有人類智慧和情感的人工智能機器人,他是否會隨著時間流逝,慢慢變得不受控制?這部劇展示的正是人類對于未來人機交互社會最大的擔憂,我們一方面幻想有機器貓那樣的好朋友,一方面又害怕《黑客帝國》中的未來。
是的,在為機器人設計程序時,你可以剔除人性的劣根性,賦予它所有美好的品質,于是你可以得到一個無論外表或內在都完全符合你想象的完美的愛人、兒女、朋友,但機器會不會有自己的意識?人類與復雜的生命形態(tài)之間是否可以存在一種溝通方式?
《鋼鐵俠》就別出心裁地拋出了關于科技的終極疑問:到底是人創(chuàng)造了科技,還是科技創(chuàng)造了現(xiàn)在的人?電影中暗藏著一個對比:Maya與Tony Stark,兩位走在科技最前沿的科學家,在經歷了瑞士那個短暫的夜晚之后,各自選擇了自己的道路。Tony Stark最終成功地從自己為自己鑄造的樊籠里走了出來,而Maya卻倒在了不斷追求科技的道路上。Maya與Tony Stark的結局也許值得我們深思:我們到底應該被科技控制,還是控制科技?《鋼鐵俠》的選擇是:正確地運用科技,不過分依賴科技;而《傳世》交出的答案則是:相信生命總能找到一種存在并延續(xù)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