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數(shù)學復習中,最常見的教學方式就是例題教學,例題的講解是數(shù)學教學中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很多時候,例題教學都是以教師的分析、講解為主,學生被動接受,例題后的練習往往是模仿為主,所以就會出現(xiàn)學生上課時一聽就懂,但自己做卻不會的現(xiàn)象.究其原因,是學生在例題教學中沒有真正理解問題的本質(zhì),所以在遇到問題時不能準確的思維,或者有自己的思考,但遇到困難無法突破.這就需要教師在例題解決過程中,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充分挖掘?qū)W生的思維,讓學生在不斷的嘗試下,在“做”中學習數(shù)學例題,幫助學生突破思維障礙, 提升學生的數(shù)學能力.
下面是高三復習課中一道經(jīng)典的解三角形例題,課前學生預習后解出來的很少,課堂上通過討論,學生提供了三種思路,八種解法,充分展示了學生的思維,使得該例題的教學綻放異彩,整理出來與大家分享.
1 活用正余弦定理,構建方程組解決
思路1 由于已知角B的余弦,可求角B的正弦,要求角A的正弦,只需求出角A所對邊BC及角B所對的邊AC的長.設BCa=,ACb=,通過余弦定理構建關于a b,關系求解.
2 巧妙作出輔助線,構建三角形解決
思路2 解法三中中線長公式實際可由余弦定理推出,進一步可將三角形補成平行四邊形,利用四邊平方和等于對角線平方和即得.解法三強化了學生對中線長公式的認識,同時有學生提出補形成四邊形將相關數(shù)據(jù)轉(zhuǎn)化到同一個三角形中即可求解.進而,有學生提出“遇到中點找中點”,也可由AB或BC中點作輔助線將數(shù)據(jù)轉(zhuǎn)化到同一個三角形中求解.
以上八種解法全部由學生討論得到,作為例題的教學,雖然花了不少時間,影響了整節(jié)課的進度,但是筆者認為很值得,因為學生在各種不同方法的解題過程中層層深入,深刻認識了中線問題的多種思考途徑,思維碰撞時時激起,對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興趣、解題能力的提高大有幫助.正如陸游的詩所說:“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學生解題的經(jīng)驗沒有生硬的從教師處得來,完全出自于自己的實踐,其認識的程度必然透徹,形成的思想方法必定長久存留在自己的腦海中.這恰恰是高三復習課例題教學應該追求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