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撞地球”(高空墜蛋)比賽是一項富有知識性、技術(shù)性、應(yīng)用性與挑戰(zhàn)性的科學(xué)實踐活動,已在許多國家的中小學(xué)廣泛開展并得到推廣,深受學(xué)生的歡迎。現(xiàn)將與之相關(guān)的問題作一介紹。
一、比賽規(guī)則
1.總體要求:將一個采取了一定保護措施的雞蛋從一定高度 的樓頂自由釋放,在雞蛋不破碎的前提下,整個裝置的質(zhì)量(不包括雞蛋)越小,落地點距指定點越近,其比賽成績就越靠前。
2.具體細則:選用一個50g左右的雞蛋,從5樓(約15~20m)高處落下,保證雞蛋不破碎,落到一個半徑為1.5m的圓中,裝置的質(zhì)量盡量?。ㄔ?0g以內(nèi))。
二、理論依據(jù)
1.動量定理:設(shè)雞蛋的質(zhì)量為m,雞蛋落地時速度為v,雞蛋與地面的碰撞時間為t,地面對雞蛋的平均作用力為F,由動量定理
2.要素分析:要使雞蛋不破碎,就要設(shè)法減小F。一方面可以
通過增大阻力來減小落地時的速度v,另一方面可以通過增大與地面的緩沖時間t來減小碰撞力。
三、可行性方案
比賽獲勝的大前提就是雞蛋不破,雞蛋一旦破了,選手便會被淘汰。因此,最重要的是要保證雞蛋不破,然后再考慮如何使裝置的質(zhì)量盡可能小,使裝置的穩(wěn)定性盡可能高。保證雞蛋不破就要較強保護措施;裝置的質(zhì)量盡可能小就要選用密度小的材料;穩(wěn)定性要盡可能高,一是落點要投得準,二是裝置受大氣影響盡可能小。常見的可行性方案有以下幾種:
1、降落傘型
顧名思義,就是利用降落傘,增大空氣阻力,以使雞蛋連同整個裝置的落地速度減小。這類裝置安全性極高,能使整個裝置達到較小的落地速度。裝置的質(zhì)量也不會很大。唯一的缺點就是:受大氣擾動影響太大,會使實驗裝置飄忽不定,定位準確性較差,從而影響比賽成績。
2、外包裝型
就是運用較多的減震材料(如泡沫、棉花、各種填充材料)將雞蛋嚴嚴實實地包裹起來,通過這些材料的緩沖作用,達到減小作用力,保護雞蛋的目的。這種方案由于受空氣阻力影響很小,所以準確性較高。由于所使用的材料都是密度極小的,故可將整個裝置的質(zhì)量降到最低。但美中不足的是:整個裝置是自由下落狀態(tài),到達地面時速度較大,安全性稍差些。
3、不倒翁型
就是使整個裝置像不倒翁一樣,把重心盡可能降低,使得裝置下落時能保持穩(wěn)定狀態(tài),確保始終讓一個面著地。那么保護工作只需要在這一個面做好就行了,從而節(jié)省了材料。這種方案可以避免空中翻滾現(xiàn)象,定位可靠性、準確性很高。美中不足的是:為了確保裝置的重心降低 ,勢必要在底部放上一個質(zhì)量較大的物體,這就大大加重了整個裝置,將影響比賽成績。
4、多面體型
就是把整個裝置制作成一個多面體,將雞蛋用結(jié)實的繩子固定在多面體的中央,使整個雞蛋懸空。裝置落地后,不論哪個面著地,雞蛋都不會著地,雞蛋就完好無損了。種方案無需額外的材料,只需要制作多面體的骨架和幾根線即可,用料極少,因而裝置的重量會大大降低。因受空氣阻力的影響較小,所以穩(wěn)定性也較好。但此方案有一個大的缺點是:多面體不易扎制,結(jié)實程度不高,落地后可能會散架,打破雞蛋。
5、螺旋槳型
就是在整個裝置上方安置一個螺旋槳,靠流動的空氣推動或遙控,使螺旋槳轉(zhuǎn)起來,以提高安全性和準度。這極像直升機的飛行原理。這種方案因螺旋槳的轉(zhuǎn)動而減小了裝置落地時的速度,安全性更高。存在的問題是:保證螺旋槳是中超尚且平穩(wěn)旋轉(zhuǎn)有難度。
6、鹽水袋型
就是配密度很大的氯化鈉溶液,讓雞蛋飄浮在上面,落地后鹽水就充當(dāng)了緩沖材料,保證雞蛋不破。這種方案新穎獨特,用鹽水作緩沖,安全性較高,受到空氣阻力的影響很小,準確性較高。唯一的缺點是:難以控制裝置在空中翻滾,整個裝置的重量問題也是不容忽視的。
7、吸管組型
就是用幾根吸管綁在一起做成吸管組,將幾組吸管組搭成金字塔形,將雞蛋夾在中間,用膠條固定。吸管由于是中空的,可以起到緩沖作用。這種方案的材料來源廣泛,重量輕、體積小,因而準確性較好。美中不足的是安全性要差一點,因為吸管的緩沖作用畢竟有限。
四、結(jié)論分析
比賽結(jié)果受當(dāng)時的天氣狀況(風(fēng)力大小、風(fēng)向),場地情況(裝置落點的地面松軟、堅硬程度),裝置制作情況(裝置整體或局部的牢固程度),雞蛋的大小和形狀(雞蛋的形狀越規(guī)則、體積越小,越不容易破)等眾多因素的影響。
處處留心皆學(xué)問。高空墜蛋,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但只要我們?nèi)グl(fā)現(xiàn)、去實踐,就一定能成功。
第一作者簡介:張?zhí)铮?980--), 男,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