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思想品德課堂講究的是一個“情”字。“親其師,信其道?!睂W生在感情上更親近老師,學習效果肯定會更好。老師的教學可以說是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但是要讓學生明理,在我看來,動情是關鍵。在思想品德的課堂上,如果學生動了情,哪里還需要擔心完不成教學目標?老師就是要春風化雨,以情動人,這樣,才有助于學生培養(yǎng)健全的人格,發(fā)展情感和智力,并且有助于促進學生的道德實踐,有助于學生的可持續(xù)性發(fā)展。
【關鍵詞】初中思想品德;情感教學;教學目標
初中思想品德課是非常重要的一門課,乍一看,她好像只是在傳授書本上的道德知識,其實不然。思想品德課堂教學應當是開啟學生內(nèi)心世界,培養(yǎng)學生品德觀念的情感過程。思想品德課堂講究的是一個“情”字?!坝H其師,信其道?!睂W生在感情上更親近老師,學習效果肯定會更好。老師的教學可以說是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但是要讓學生明理,在我看來,動情是關鍵。在思想品德的課堂上,如果學生動了情,哪里還需要擔心完不成教學目標?老師就是要春風化雨,以情動人,這樣,才有助于學生培養(yǎng)健全的人格,發(fā)展情感和智力,并且有助于促進學生的道德實踐,有助于學生的可持續(xù)性發(fā)展。反之,缺乏情感體驗會消退學生的學習熱情,使認知目標的實現(xiàn)變得困難。思想品德教育主要不在于對道德知識死記硬背,而在于體驗和實踐,離開了學生的真實體驗,無異于趙括打仗,紙上談兵。情感教育是以感受體驗為基礎的,學生大多渴望體驗活生生的現(xiàn)實生活。在教學中,要不斷創(chuàng)造條件,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情感體驗適應思想品德課程改革和實踐的需要,有助于學生培養(yǎng)健全人格,發(fā)展情感、智力,有助于促進學生的道德實踐,有助于學生的有效學習。
一、促進師生的情感交融,用好老師的眼神
和學生做朋友,這是進行情感教學的前提。老師的作用不僅僅限于傳道授業(yè)解惑,如果換個角度,像朋友一樣和學生相處,親近學生,了解學生、關注學生,引導學生,才能讓學生從內(nèi)心深處喜歡老師、尊重老師?!坝H其師,信其道?!睂W生首先喜歡的是思想品德老師,進而才喜歡學習思想品德課。師生關系中,老師起到的作用是非常關鍵的,所以教師要轉(zhuǎn)變教學觀念,在課堂教學中要創(chuàng)設一個親切、友好的教學環(huán)境。我們強調(diào)老師的眼神。老師的眼神是非常重要的,我們要善于運用眼神表達自己的情感信息,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在不同的情境下,老師還要學會給學生送去不同的眼神:當發(fā)現(xiàn)有學生注意力不集中的時候,用眼神去暗示、提醒;當學生回答問題的時候膽怯、畏縮,用眼神去鼓勵、支持;當學生犯錯誤的時候,眼神應當嚴厲而誠懇;當學生有所進步的時候,應當換成贊許、信任的眼神。
二、創(chuàng)設具體化的情境,培養(yǎng)多元化的情感
在具體的課堂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善于創(chuàng)設情境,將師生的情感體驗融入到課堂教學活動中,讓學生在一個寬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學習。比如每次上課伊始,我都會讓學生先談一談對最近時事新聞的自我感受,大家一起討論。這樣效果很好。由于新聞都是最近發(fā)生的,和我們離得很近,又新鮮又形象,很容易引起大家的共鳴。每次討論時事新聞,課堂都熱烈得不得了。我本人的語言也是比較充滿激情的,能夠以飽滿的情緒,旺盛的精力講授每節(jié)課,同時也注意語言的抑揚頓挫。時而高昂熱烈,時而深沉凝重,時而重炮似的排比,時而雨絲般的描述,娓娓道來,使學生們的情緒隨我的語調(diào)而變化。在講解中融入情感,用情感吸引學生。但是,我深知,課堂不只是老師表演的舞臺,最重要的是大家參與進來。所以,當我的情緒感染到大家的時候,也就是課堂充滿激情碰撞的時候。
三、開發(fā)課堂內(nèi)外的情感資源,傾聽學生的心聲
《課程標準》指出:應建立融合、開放、發(fā)展的課程觀,充分發(fā)揮課程資源的人文教育功能,優(yōu)化教學資源組合,有效實施教學目標。有效激發(fā)學生情感體驗的根本途徑就是傾聽。現(xiàn)在的學生是很聰明的,他們的想法充滿了青春的激情,也呈現(xiàn)了多元化的趨勢。我們不能簡單否定學生的想法,要讓學生與教師一起參與到課程資源的開發(fā)過程中,發(fā)現(xiàn)和體驗到其中充滿生命力的內(nèi)涵。正所謂“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這種鮮活的生活氣息是其他課程所無法比擬的。在這個過程中,傾聽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技巧,老師應當尊重學生不同的想法,并且應當讓學生敢于表達自己的看法,然后,大家進行討論,老師再加以引導。對課程資源的開發(fā)是教師和學生一起參與的創(chuàng)作過程,通過熱情參與、積極探究,學生自然而然就形成對知識的個人化理解和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在傾聽的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學生由不愛發(fā)言變得喜歡發(fā)言,課堂氛圍由死氣沉沉變得活躍開放。做一個優(yōu)秀的傾聽者,能夠讓學生打開心門,老師才能真正走進學生的世界。
四、課堂教學模式多元化,活躍的課堂才能情感共鳴
教師在課堂上就像一個導演,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和參與者,要想使學生有效地獲得這些知識,就取決于老師能否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情境。人的情感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chǎn)生的。那么,怎樣才能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情景呢?課堂教學模式的多元化是必不可少的。就像我開頭提到的,讓學生講新聞,評新聞,就是一種很好的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的方式。這種方式我要大力向各位推薦,簡單實用,方便操作,每次講評新聞的時候,學生的思維非?;钴S,而且,完全起到了課堂熱身的作用,上課從講評新聞開始,課堂自然而然進入了一種思想積極碰撞的氛圍,情感共鳴非常強烈。
另外,課堂教學模式多元化的方法還有很多,比如富有情感的語言描述,比如形象生動的投影、錄音、錄像、教學課件等電化教具,實物展示、小品表演等等,都可以讓學生“融情于景,觸景生情”。營造生活化的學習情景,可以觸動學生的心靈,使學生在愉悅的氣氛中學習,做到以境生情,以疑引情,以趣激情,以思入情,使學生由直覺引發(fā)的道德情感,升華到理性的道德情感。在我的課堂里,充滿了歡聲笑語,不同的教學模式交替運用,學生哪有學不好的道理?反之,如果只是帶著一本教科書進入教室,整堂課除了老師的講解,就只剩下黑板上的板書,那么,學生在上課時,昏昏欲睡,調(diào)皮搗蛋也就可能很正常了。
總之,在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學生情感因素的培養(yǎng),關注學生情感體驗,充分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初中思想品德課的教學過程,既是傳授知識的過程,也是開啟學生心靈的情感過程。如果我們用好了老師的眼神,將課堂內(nèi)容變得具體化,善于傾聽學生的發(fā)言,允許多元化的思想碰撞,并且采取各種各樣的課堂教學模式,那么,我們一定能夠建設一個充滿的情感的思想品德課堂,也就一定能夠春風化雨,潛移默化,讓學生在情感的交流中得到思想的凈化,靈魂的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