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選修)——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第二單元自主欣賞篇目中有韋莊《菩薩蠻(其二)》一詩,在探究·討論第三題:“參見相關(guān)鏈接試比較膾炙人口白居易的《憶江南》詞三首的異同?!爆F(xiàn)將白詞其一與韋詞其二就意境的異同作如下探究與討論。
韋莊《菩薩蠻》(其二):
人人盡說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畫船聽雨眠。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還鄉(xiāng),還鄉(xiāng)須斷腸。
白居易《憶江南》(其一):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一、韋莊詞“似直而紆,似達而郁”
韋莊《菩薩蠻》是五首組詞中的第二首,是韋莊晚年留居蜀地回顧平生、思念故鄉(xiāng)之作,曲折地表現(xiàn)了“鄉(xiāng)園不可問”的焦慮無奈和“流離客思傷”的沉痛憂思,“老”的傷感包圍了所有的文字。從藝術(shù)表現(xiàn)方面來看,“尤能運密入疏,寓濃于淡”,“似直而紆,似達而郁”。
人人都說江南好,游人只適合在江南老去。春天的江水清澈碧綠更勝天空的碧藍,江南酒壚邊賣酒的女子光彩照人,賣酒時撩袖盛酒,露出的手腕白如霜雪。不到年老時,千萬不要回到故鄉(xiāng),回到家鄉(xiāng)思念江南之情會讓人愁斷腸。其實是反寫,表達的還是要還鄉(xiāng)的意思,作者欲回鄉(xiāng)而不得。“人人盡說江南好”,這其間所隱藏的意思,是自己并未曾認為江南好,只是大家都說江南好而已。
下面的“游人只合江南老”,也是別人的勸說之辭,遠游的人就應(yīng)該在江南終老。但中國還有句老話:“美不美,故鄉(xiāng)水,親不親,故鄉(xiāng)人?!表f莊這兩句詞,似直而紆,把懷念故鄉(xiāng)欲歸不得的感情都委婉地蘊藏在這表面看來非常真率的詞句?!爸缓稀?,合者,該也,什么人敢這樣大膽地對韋莊說你就該留在江南終老?在江南你是一個游人客子,而卻勸你在江南終老,那一定是你的故鄉(xiāng)有什么讓你不能回去的苦衷,所以才敢勸你在江南終老。
因為韋莊是在中原一片戰(zhàn)亂中去江南的,當時的中原如同他在《秦婦吟》中所描寫的“內(nèi)庫燒為錦繡灰,天街踏盡公卿骨”。在這種情況下,江南人才敢這樣直白地勸他留下來。韋莊詞“似直而紆,似達而郁”的特色,正體現(xiàn)在這表面率直而內(nèi)里千回百轉(zhuǎn)的文字中了。
白居易與韋莊詞相比,呈現(xiàn)如下特點:
二、白居易詞“一語天然萬古新”
白居易《憶江南》以“江南好”開頭,總領(lǐng)全詞,是對江南美景脫口而出的直頌。“風景舊曾諳”意思是,江南美景雖然不在眼前,但卻是極為熟悉的,這里包含著無限懷念之情?!叭粘鼋t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這是詩人追憶江南美景中印象最深的事物,也是“江南好”具體形象的描繪。這兩句勾出了江南春景的特色,它為讀者展開了一幅色彩絢麗的江南春景——火紅的太陽從東方冉冉升起,一片早霞倒映在江面上,上下輝映,光彩奪目;江邊帶著晨露的紅花是那樣鮮艷,這時朝陽把光輝涂在江花上,那花真是“紅勝火”了。“日出”、“春來”在上下句中是互文的,上句包含著“春”,下句暗含著“日”,這樣整個畫面不僅美,而且由于“日出”、“春來”這兩個主謂詞語的使用,渲染了一種蓬勃向上的氣氛。
據(jù)《樂府雜錄》,《憶江南》此詞又名《謝秋娘》,系唐李德裕為亡姬謝秋娘作。又名《望江南》《夢江南》等。分單調(diào)、雙調(diào)兩體。單調(diào)二十七字,雙凋五十四字,皆平韻。此詞寫江南春色,首句“江南好”,以一個既淺切又圓活的“好”字,攝盡江南春色的種種佳處,而作者的贊頌之意與向往之情也盡寓其中。同時,唯因“好”之已甚,方能“憶”之不休,因此,此句又已暗逗結(jié)句“能不憶江南”,并與之相關(guān)闔。次句“風景舊曾諳”,點明江南風景之“好”,并非得之傳聞,而是作者出牧杭州時的親身體驗與親身感受。這就既落實了“好”字,又照應(yīng)了“憶”字,不失為勾通一篇意脈的精彩筆墨。要用十幾個字來概括江南春景,實屬不易,白居易卻巧妙地做到了。所以,這首詞體現(xiàn)了白居易獨特的內(nèi)涵,正是“一語天然萬古新”。
綜上探究比較,兩首詞形成如下風格:韋莊詞表面顯得直率,其實情意曲折;口吻看似通達,而內(nèi)容其實沉郁,這正是詞中最好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