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魚,這可是項(xiàng)技術(shù)活。如何把魚“吃出花”來,就更是個(gè)藝術(shù)活了,且看古清生在他的《食有魚》中娓娓道來。霞浦香魚、澧水鱖魚、兇猛鲅魚、江蟹生……40多道民間佳肴,材料卻只有一種——魚品。各式各樣的魚品在書中以各地人文美景為盤,令人滿口生津,齒頰留香。
用“吃貨”來形容這位美食家是不公平的。深埋在他內(nèi)心深處那份屬于文人的情懷,讓“吃”也變成一種精神追求,一種生活方式。他寫魚的這種風(fēng)度,有烹小鮮的瀟灑,有大鍋蒸的豪邁,更有我醉欲眠卿且去的自在。在他的筆下,吃魚本身已變得不那么重要,在旅途上、在自然里的那種心態(tài)才最令人艷羨。
讀古清生的散文,是在文字中領(lǐng)略美食。紙上的味道別有魅力,仿佛回到味蕾的故鄉(xiāng),感受那說不盡的鮮美與回嘗。老古烹飪的魚可是一條條浸著濃厚散文味道的魚,品讀它時(shí),魚香和書香一起撲鼻而來,絕對是食魚之人的上乘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