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來不來”是東北方言中常用的帶有主觀評量意義的時頻副詞。它多用于口語語體中,一般在句中作狀語,多數(shù)情況下后面緊跟表示“少時、少量”的副詞“就”“還”,構(gòu)成“來不來(就/還)X”句式,“X”一般是獨立性強的小句或者其他復雜的句法形式,內(nèi)容上一般是說話人不期望、不喜歡發(fā)生或違反常規(guī)的表消極意義的動作、行為或狀況。“來不來”具有主觀性,與普通話中“動不動”比較,它能表達更為豐富的語義內(nèi)容。
關(guān)鍵詞:“來不來” "時頻副詞 "句法 "語義 "主觀性
一、引言
在現(xiàn)代漢語中,“來不來”這一語言片段表示正反疑問,例如“你到底來不來了?”除此以外,“來不來”還是一個比較活躍的東北方言形式,多用于口語語體中。人們經(jīng)常用這種語言形式表達某件事或情況(多是說話人不希望發(fā)生的)出現(xiàn)的時間早于說話人的預期,表達說話人對所述情況或動作的不滿、抱怨情緒。例如:
(1)這孩子來不來就不聽話了。
(2)來不來你就開始厭學了!
(3)他還會頂嘴了,來不來!
“來不來”的這種用法也可見于一些具有東北方言色彩的文學作品中:
(4)老大家娃兒的東西,不但說不還,別人問他一句,他還一兇二惡的,來不來就開口罵?。ê问抗狻多l(xiāng)場上》)
(5)“來不來,老子今天先吃了一頓‘燜肉’!”(李曉明《平原槍聲》)
(6)不知出了什么事情,忙說道:“石柱,有話好說好道嘛!為什么來不來就動武?!”(馬峰《呂梁英雄傳》)
《東北方言概念詞典》將“來不來”定性為頻度副詞,釋義為:動不動(事情發(fā)生在預計發(fā)生時間之前)。例如:他還沒當官呢,~就長脾氣了。|我還沒咋地呢,這~說話就不好使了。但是該釋義并沒有充分顯示“來不來”區(qū)別于普通話中“動不動”的獨特語義內(nèi)容,不僅如此,其他方言詞典對其釋義也并未有全面恰切的概括?!皝聿粊怼钡恼Z義內(nèi)容及話語功能有其不可替代性,與普通話中的“動不動”在句法分布、話語功能等方面均有不同之處。本文試圖結(jié)合“來不來”在東北方言中的使用情況,分析其特有的句法、語義功能。
二、“來不來”句法功能
(一)句法分布及共現(xiàn)成分
從句法分布上看,“來不來”一般在句中作狀語,多數(shù)情況下后面緊跟表示“少時、少量”的副詞“就”“還”,構(gòu)成“來不來(就/還)X”,“X”一般是獨立性強的小句或者其他復雜的句法形式,內(nèi)容上一般是說話人不期望、不喜歡發(fā)生或違反常規(guī)的表消極意義的動作、行為或狀況。例如:
(7)a.你來不來就敢頂嘴了。
(7)b.你來不來還敢頂嘴了。
例(7)a中的“就”言“早”,是典型的帶有主觀性的表達形式,“來不來就X”表示“X”不應該發(fā)生或者發(fā)生的時間早于言者的預期;例(7)b“來不來還X”中的“還”表示意料之外的語氣,值得注意的是,“來不來”與“還”組合時,后面的動詞性成分一般是復雜形式。例如:
(7)c.?你來不來還罵人。
你來不來還會罵/罵上人了。
(二)句法位置
“來不來”句法位置靈活,作為狀語可以出現(xiàn)在句首、句中和句末。另外,“來不來”相對獨立,可以和語氣助詞“的”或者單獨用在句子前面或者后面。例如:
(8)來不來(的),(你)就嫌棄我。
(9)來不來(的),還管不了你了呢。
(10)你還不愿意干活了,來不來(的)。
主語多是除第一人稱以外的人稱代詞及其他表人名詞,主語的語義角色為施事,多是后面動詞性成分中動作的發(fā)出者。例如:
(11)來不來你還不愿意搭理我了。
(12)他來不來還會頂嘴了!
(13)你(們)來不來就不愿意學習了。
(14)來不來你(們)就不愿意學習了。
三、“來不來”的語義內(nèi)容
在語義上,“來不來”與“現(xiàn)在”“目前”等時間名詞相通,都含有“時間”意義;“來不來”有時可與時頻副詞“動不動”替換使用,表示某動作發(fā)生的頻率,含有“頻率”意義。
“來不來……”可以與“現(xiàn)在就……”“還沒……就……”替換使用,基本語義保持不變。例如:
(15)你來不來就不聽我的話了。
——你現(xiàn)在就不聽我的話了。
——你還沒到可以不聽話的時候,就不聽我的話了。
總體來說,“來不來”在句中一般表示以下三個涵義:
1.動作輕易發(fā)生;
2.動作發(fā)生過早,違反常規(guī);
3.言者對這一行為或動作表示不滿或厭煩。
這三種語義互相交叉,在不同的情景環(huán)境下,這些語義體現(xiàn)的強弱程度可能不盡相同。概括起來,“來不來”語義原型是某動作或情況在不合適的時間或未具備條件的情況下發(fā)生,現(xiàn)在出現(xiàn)這種情況是意外的,說話人已對往后情況的發(fā)生有所預期。
語義上“來不來”中“來”的含義與“越來越X”中的“來”含義相近,都表示“程度隨時間發(fā)展”之義,含有“時間”意義,其用法與其他時間副詞“現(xiàn)在”“目前”等相近,但又不完全等同。依據(jù)“來不來”句法分布及其語義內(nèi)容,我們認為“來不來”是含有主觀評量義的時頻副詞。屈承熹(2005)認為評量(evaluation)副詞通常表達說話者的態(tài)度,所以他們都帶有說話者的預設,有時候甚至于帶有對聽話者的某些想法的預設?!皝聿粊怼痹诰渲谐霈F(xiàn)時,后面一般是獨立性強的小句或者其它復雜的句法形式,說話人不期望、不喜歡發(fā)生或違反常規(guī)的消極意義上的動作、行為或狀況,多數(shù)情況下是動詞或動詞性成分含有“來不來”句子的特點?!癡P”在本文中主要指動詞或動詞性短語。
四、“來不來”的主觀性
除“時間、頻率”等基本意義外,“來不來”還具有明顯的主觀性,有“主觀評價”義,人們經(jīng)常用這個語言形式表達某件事或情況(多是說話人不希望發(fā)生的)出現(xiàn)的時間早于說話人的預期、違反了常規(guī),表達說話人的不滿、抱怨情緒。
“來不來”的主觀性可以從兩個方面得到證明:
第一,“來不來”與表示時間的名詞“現(xiàn)在”在意義、用法上最相近,一般可以用“現(xiàn)在”替換,但替換后語義上有差別:時間名詞“現(xiàn)在”多用于陳述、表明時間,不含有預設信息和主觀評價;“來不來”除了時間意義之外,還能夠表達“過早”之義,包含小量條件的預設信息,蘊含有言者認為動作發(fā)出者不該如此的含義,表達說者的主觀態(tài)度、帶有說話人的主觀評價。例如:
(16)a.這孩子現(xiàn)在就不聽我的話了。
b.來不來她就開始不愿意學習了!
(17)a.這孩子來不來就不聽我的話了。
b.現(xiàn)在她就不開始不愿意學習了。
例(16)a、(16)b只是客觀陳述一件事情,主觀化程度較低或沒有,例(17)a、(17)b中“來不來”的主觀性凸顯,使整個句子都充滿強烈的主觀色彩。
第二,“來不來”的主觀性還體現(xiàn)在其語義感染力非常強。有“來不來”參與的構(gòu)式,如“來不來(就/還)X”中“X”一般是違反常規(guī)的消極意義上的動作、行為或狀況,但有時“X”可以是常規(guī)的行為。例如:
(18)他來不來還穿上名牌了。
(19)這人來不來就打瞌睡了。
“來不來”有明顯的主觀性,其語義感染力非常強,受“來不來”語義的影響,使得例(18)中“穿上名牌”和例(19)中的“打瞌睡”這種常規(guī)行為也變得不再正常,過于輕易、過早發(fā)生,以致違反言者的預期心理,引發(fā)言者的主觀評論,言者使用“來不來”不再是重點說明時間,而是重在表達感情色彩。
“來不來”不僅有時間副詞功能,同時還有預設信息的功能,可以表達說話者的主觀態(tài)度,其本身具有較強的主觀性,蘊含有言者認為動作發(fā)出者不該如此的含義。特別是在否定祈使句中,更能強烈地表達說話人“不滿”或“厭煩”的情感。否定祈使句本身含有對某事或某行為的不滿意義,進入否定祈使句的成分必然會受到這一句式內(nèi)在意義的制約,成為否定句表達自身語義的一個手段?!皝聿粊怼焙唾H義的“VP”語義上互相感染,使以這種形式表達出來的句子的不滿語氣和主觀色彩更為強烈,必要時可以有后續(xù)句作為支持,來進一步表達言者的感情。
在漢語里,時間副詞已有相當?shù)臄?shù)量,就語言的經(jīng)濟性來說,“來不來”完全可以忽略甚至自動消亡。但實際情況是,“來不來”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仍然廣泛存在,且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與“來不來”具有的較強的主觀性評價色彩意義是分不開的,這也是“來不來”區(qū)別于其他時間副詞的一個重要依據(jù)。[+主觀評價]使“來不來”的語義更為豐富且不可替代。
五、“來不來”與“動不動”
在現(xiàn)代漢語中,“動不動”為表示中頻意義的時頻副詞,含有“輕易”等預設意義,表達說話人的主觀評價?!冬F(xiàn)代漢語詞典》(第6版)注釋“動不動”為:“副,表示很容易產(chǎn)生某種行動或情況(多指不希望發(fā)生的),常跟“就”連用:~就感冒|~就發(fā)脾氣?!崩纾?/p>
(18)別動不動就舉國暴怒。(韓寒)
《現(xiàn)代漢語八百詞》中解釋“動不動”:表示極容易作出某種反應或行動,多用于不希望發(fā)生的事,如“他身體太弱,動不動就感冒?!薄斑@孩子動不動就打人。”
我們考察語料發(fā)現(xiàn),“來不來” 表示頻率意義時相當于“動不動”,兩者可替換使用,語義上表示極容易作出某種反應或行動,多用于不希望發(fā)生的事,一般用于否定祈使句,且一般與“就”連用,不用“還”。
(19)求好看的現(xiàn)代小說,都市或校園,正常點的,別來不來就帶什么特異功能,我只想要正常人的。(百度搜索)
(20)張家界的馬甲導游們,別來不來就拿唐山大地震說事兒啊。(百度搜索)
(21)求小自考文憑真假事實,帖子別來不來就刪除。(百度搜索)
兩者也有互補分布的情況。前文我們提到,“來不來”具有主觀性,能承載言者強烈的主觀評價、態(tài)度,比“動不動”能夠表達更為豐富的語義內(nèi)容。當表達某種動作或者狀態(tài)的發(fā)生時間早于說話人的心理預期時,一般用“來不來”。
東北方言極為豐富,表現(xiàn)力很強。同時,它又與普通話血肉相連,所以具有很大的通曉性和可接受性。我們不僅要關(guān)注東北方言與普通話之間的相似性、關(guān)聯(lián)性,更要關(guān)注東北方言表義的細膩性、豐富性。
參考文獻:
[1]尹世超,梁曉玲.東北方言概念詞典[M].哈爾濱:黑龍江大學出版社,2010.
[2]屈承熹.漢語認知功能語法[M].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5.
[3]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6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
[4]呂叔湘.現(xiàn)代漢語八百詞(增訂本)[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
(劉丹 "黑龍江哈爾濱 哈爾濱師范大學文學院 "1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