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隱喻作為人類思維和認知的一種方式,不僅存在于各類語言中,而且與社會文化息息相關(guān)。性別歧視作為一種普遍的社會現(xiàn)象,也體現(xiàn)在隱喻的運用之中。本文從概念隱喻的視角,探討英漢兩種不同語言系統(tǒng)中存在的語言性別歧視現(xiàn)象。
關(guān)鍵詞:隱喻 概念隱喻 英漢語言 性別歧視
一、引言
對“性別歧視”,《美國傳統(tǒng)辭典》給出的解釋是:“一類性別成員對另一類成員,尤其是男性對女性的歧視?!盵1]語言作為文化的載體,反映著社會的文化和觀念。“語言性別歧視”,顧名思義,是“性別歧視”這一社會現(xiàn)象在語言中的體現(xiàn),具體來說,包括語音、語調(diào)、詞匯、語法和會話等語言差異。英漢語言雖屬兩個不同的文化系統(tǒng),但在性別歧視中卻表現(xiàn)出許多相似的地方。本文以萊考夫的隱喻理論出發(fā),探討概念隱喻是如何在英漢語言中體現(xiàn)性別歧視的,以期幫助人們了解英漢兩種語言系統(tǒng)中相似的性別歧視隱喻式。
二、英漢語言相同的性別歧視概念隱喻
“隱喻概念”是萊考夫和約翰遜在1980年于《我們賴以生存的隱喻》一書中首次提及的,是萊考夫隱喻理論的重要概念。他們認為:“隱喻不僅是語言的一種形式,更是人類思維和行為的方式”“隱喻的本質(zhì)是用一種事情或經(jīng)驗理解另一種事情或經(jīng)驗?!盵2]概念隱喻就是對一般隱喻表達式的總結(jié)和概括,如“l(fā)ove is a journey”(愛情是旅程)就是從愛情和旅程的特點中概括出來的。而從這個概念隱喻又可以生成許多隱喻表達式,如“Our relationship is off the track”。
英漢雖然屬于兩種不同的語言系統(tǒng),但在語言性別歧視方面卻有著相似的概念隱喻。從這些概念隱喻中,我們可以找到對女性語言性別歧視的蹤跡。
(一)概念隱喻:Woman is a part of man.(女性是男性的一部分)
長期以來,男性在社會活動中一直占主導地位,是整個人類社會的核心。女性往往處于附屬地位,被視作男性的附庸。在西方,《圣經(jīng)》的開篇寫道:上帝創(chuàng)造的第一個人是男性——亞當,他被賦予命名各種生物的權(quán)利;而第一個女性——夏娃,卻是用亞當?shù)囊桓吖莿?chuàng)造的。亞里士多德也曾說過:“女人是殘缺不全的男人”。在中國,所謂的“三綱五?!薄叭龔乃牡隆保瑹o不表明了女性從屬于男性,是男性一部分。
首先,從對男女性的稱謂上看,英語中,最典型的莫過于“Mr.,Mrs.”和“Miss”了?!癕r.”是對男士的稱呼,此稱謂語并不帶有任何婚姻情況標記,已婚或未婚的男性都可被稱為“Mr.”。但對女性卻是區(qū)別對待:“Miss”指的是未婚女性;“Mrs.”指的是已婚女性,且用“Mrs.”時,女性必須用丈夫的姓,這標志著她是屬于某個男性的。在漢語中,由于自古以來女性地位低下,舊時女性往往有姓無名或無名無姓。婚后,女性以夫姓加妻妾身份稱呼,如“王氏”“二丫頭”“祥林嫂”“賈夫人”“孫姨娘”等;而男性對女性的稱呼也比較低賤,如“內(nèi)人”“拙荊”“賤內(nèi)”等。
其次,從表示職業(yè)的名詞上看:1.一般沒有特殊標記的都是稱呼男性的,如英語中的“president(總統(tǒng))、doctor(醫(yī)生)、professor(教授)、lawyer(律師)、judge(法官)”等;漢語中的“醫(yī)生、法官、總統(tǒng)、局長、主席、航天員”等。而稱呼女性,必須在這些詞上加上形態(tài)標記,如英語中的“female pilot、madam chairman、lady professor、woman doctor”;漢語中的“女醫(yī)生、女局長、女總理、女代表、女航天員”等。2.英語中大多數(shù)描述女性職業(yè)的詞都是在描述男性詞的基礎(chǔ)上加后綴-ess派生出來的,如“heir-heiress,host-hostess,actor-actress、waiter-waitress、count-countess、prince-princess”等。3.英語中含“man”的合成詞,如“policeman、salesman、businessman、fireman、statesman、postman”等,這些名詞泛指時涵蓋了男性和女性,女性是包含在男性中的。
另外,在兩性詞匯的語序上,英漢語言都遵循了男先女后的次序。如英語中的“he and she、king and queen、man and woman”等;漢語中的“父母、公婆、兒女、夫婦”等。
英漢語言中表達“女性是男性的一部分”概念的例子有:
(1)Mr. And Mrs. Black will come back next week.(布萊克先生和夫人將于下周回來。)
(2)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人生來平等。)
(3)You are as good as man and wife, so far prejudice and friendship go.(從你們彼此的偏袒和感情上來看,你們兩個人可以說是一對好夫妻。)
(4)The salesman showed her nearly all the hats in the shop.(這位售貨員幾乎把店里的帽子都拿給她看了。)
(5)這舍親姓鮑,是我的賤內(nèi)的姑爺。
(6)娘們兒有幾個想著她們的當家的給拉了伕去沒下落,她們就哭了起來。
(7)他們拿了一些吃的給她。
(二)概念隱喻:Woman is an animal.(女性是動物)
英漢語言中以動物來喻指男女的表達很多,不同的動物有不同的含義。英漢語言中用動物喻指女性,多有“女性弱小、順從、兇悍”等涵義,常用來貶低和丑化女性。常見的有以下幾類:一是喻指女性嬌小、柔弱、溫順的,如“l(fā)amb(羔羊)、chick(小雞)、dove(小鴿子)、bird(小鳥)”等;二是喻指女性兇悍、惡毒、說人閑話的,如“shrew(地鼠)、hen(母雞)、cat(貓)、vixen(雌狐)、bitch(母狗)、母老虎、母夜叉、河東獅”等;三是喻指女性外表漂亮但輕浮的,如“fox(狐貍)、butterfly(蝴蝶)、snake(蛇)、gull(鷗)、bunny(小兔子)、狐貍精、美女蛇”等。下表具體說明:
英漢語言中表達“女性是動物”概念的例子:
(8)Three women and a goose make a market. (三個女人一只鵝,市場里面鬧哄哄。)
(9)What a cat she is?。ㄋ媸莻€長舌婦?。?/p>
(10)Mary is a sexy kitten.(瑪麗是個性感的女人。)
(11)He found himself married to a vulgar shrew.(他發(fā)現(xiàn)自己跟一個俗不可耐的悍婦結(jié)了婚。)
(12)王夫人道:“唱戲的女孩子,自然是狐貍精了!”
(13)我曾經(jīng)做過一個噩夢,夢見一個母老虎,臉上擦著鉛粉。
(14)她真是個可憐的小羔羊。
(15)一個女人抵得上五百只鴨子。
(三)概念隱喻:Woman is a flower.(女性是花)
英漢語言中用植物喻指女性時,往往以花卉居多。由于花卉顏色艷麗或氣味芳香,將女性喻為花卉,側(cè)重的是女性外表的美麗和漂亮,這也從側(cè)面折射出社會對女性的歧視。英漢中用花草喻指女性的詞匯有許多,例如英語中用“bud of promise”和“rose bud”喻指“初入社會的少女”;用“l(fā)ilies and roses”喻指“花容月貌的女性”;用“as fair as a rose”和“as fair as a lily”喻指“女性外表美麗”;用“shrinking violet”喻指“膽怯、羞澀的女子”;用“clinging vine”喻指“依附男性的女子”等。漢語中有“面若桃花”“花容月貌”“如花似玉”“花枝招展”“閉月羞花”“人面桃花”“艷若桃李”“蘭質(zhì)蕙心”“出水芙蓉”“空谷幽蘭”“水性楊花”等。
英漢語言中表達“女性是花”概念的例子:
(16)At the time she was only a bud of promise.(當時她只是個初入社交界的未婚少女。)
(17)So, when people finally started focusing on lilies and roses in her comics, she was hesitant.(所以,當人們開始關(guān)注她漫畫中的花容月貌的女性時,她猶豫了。)
(18)She’s a shrinking violet.(她是個膽小的女子。)
(19)She is a rose of loveliness.(她是個可愛的美人。)
(20)I don't realize you are such a clinging vine.(我沒有料到你是這樣一個沒有獨立性的女人。)
(21)晴雯被逐,就如同一盆菜抽出嫩箭的蘭花,送到豬窩去一般。
(22)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23)人無百日好,花無百日紅。
另外,用花卉喻指女性也體現(xiàn)在英漢語言中的姓名文化上。如英語中常用“Lily(百合)、Daisy(雛菊)、Rose(玫瑰)、Iris(鳶尾花)、Violet(紫羅蘭花)、Laura(月桂花)、Jasmine(茉莉花)”等。漢語中也有類似的情況,如常用的女名有“芙蓉、梅花、秋菊、薔薇、萍、蘭”等。人們以花卉為女性取名,只是希望女性長得像花一樣美麗、漂亮。這些表達只側(cè)重于女性的外表,但很少涉及其他方面,對女性的性別歧視不言而喻。
(四)概念隱喻:Woman is food.(女性是食物)
英漢語言中將女性喻為食物的說法比比皆是。英語中常用各式各樣的食物來形容不同類型的女性。如用“peach(桃子)、plum(李子)、tomato(西紅柿)、dish(一道菜)”喻指美麗漂亮的女性;用“cheese cake(奶酪蛋糕)、crumpet(松脆餅)”喻指性感妖嬈的女性;用“a nut cracker(堅果脆餅)”喻指不受歡迎,讓人厭惡的女性;用“cookie”喻指可愛的女性;用“chocolate box”喻指美麗但無個性的女性;用“fresh meat(鮮肉)”喻指新入行的妓女;用“cherry”喻指處女。對女性的常用昵稱有“honey、sugar、sweet”,義為“親愛的,寶貝兒”。漢語中,最典型的莫過于“秀色可餐”一詞了,它喻指女性姿色美麗誘人;用“櫻桃小嘴”和“指如削蔥根”等形容漂亮的女性;將女性比作豆腐,“吃豆腐”就是指男性占女性便宜。
英漢語言中表達“女性是食物”概念的例子:
(24)I am so proud of you, my sweet?。ㄎ覟槟愀械津湴?,我親愛的!)
(25)I know how to make you feel better, sugar. I'll tell you a story.(寶貝,我知道怎么能讓你感覺好些,我給你講個故事。)
(26)I must say his latest girlfriend is a peach.(我得說他新交的女朋友十分漂亮。)
(27)Good Food! Delicious Women!
(28)不要去夜總會,那里只有一大堆方便面。
(29)這位姑娘真漂亮,真是秀色可餐啊!
這些表達突出了女性與食物可口美味等方面的相似之處,但實則反映了女性被動、低下的地位,因為在男性眼中,女性只是食物而已。
(五)概念隱喻:Women are goods.(女性是商品)
在英漢語言中,還習慣以商品或物品喻指女性。無論是在西方還是在中國,女性都被視為商品或財產(chǎn),是可以被隨意“賣掉”或“丟掉”的。英語短語“marry off(嫁女兒)”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它與短語“sell off”類似,很容易使人想到將某物被賣掉。而漢語中“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也是典型的將女性看作物品的例子,它將嫁出去的女兒的地位喻為像潑出去的水一般低微,從而看出女性社會地位的低下。
英漢語言中表達“女性是商品”概念的例子:
(30)Mrs. Brown was anxious to marry off her five daughters.(布朗太太迫切想把五個女兒都嫁出去。)
(31)She is nothing but a pretty doll.(她只是一個美麗的玩偶。)
(32)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
(33)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
(34)打老婆、罵老婆,手內(nèi)無錢賣老婆。
(六)概念隱喻:Woman is evil.(女性是邪惡的)
女性除了有美麗漂亮這些特征外,在英漢語言中也常與邪惡、罪惡等概念聯(lián)系起來,女性被視為不詳?shù)娜耍瑫頌碾y。在西方,女性被認為是萬惡之源?!妒ソ?jīng)》中,夏娃引誘亞當吃了禁果,致使他倆被逐出伊甸園;希臘神話中,美麗的潘多拉因好奇打開了裝滿罪惡的盒子,將災難和邪惡散布人間;厄里斯為了報復,挑起了特洛伊戰(zhàn)爭。在中國,女性被認為是“紅顏禍水”,會禍國殃民。典型的就是將夏商周三代的亡國分別歸結(jié)到“妹喜”“妲己”“褒姒”身上。還有楊貴妃、陳圓圓也都是“紅顏禍水”的例子。
英漢語言中表達“女性邪惡”概念的例子:
(35)No devil is so bad as she devil.(魔鬼也沒有女人那么壞。)
(36)Women are the snares of Stan.(女人是撒旦設(shè)下的陷阱。)
(37)Women are the devil’s nets.(女人是萬惡之源。)
(38)Woman has no souls.(女人沒有靈魂。)
(39) A nice wife and a back door often make a rich man poor.(漂亮妻子和后門往往使富人變窮漢。)
(40)最毒婦人心。
(41)牝雞司晨,惟家之索。
(42)折夫成城,折婦傾城。
(43)菜刀不磨成死鐵,女人不打成妖孽。
三、結(jié)語
語言是一面鏡子,反映著社會文化和價值觀念。由于中西方社會普遍存在著性別歧視現(xiàn)象,因此在概念隱喻的視角下,也體現(xiàn)在了英漢語言中。要從根本上消除語言性別歧視,有待于社會的發(fā)展。我們相信,隨著社會的進步,性別歧視現(xiàn)象會逐漸減少并消亡。
參考文獻:
[1]李琎.談性別歧視在英語語言中的表現(xiàn)與發(fā)展[J].南寧師范高等
??茖W校學報,2008,(1):94~98.
[2]李勇忠,李春華.認知語境與概念隱喻[J].外語與外語教學,
2001,(6):26~28.
[3]李智濤.語言性別歧視在英漢維三語中的體現(xiàn)——基于隱喻視
角的研究[J].河北聯(lián)合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6):133~136.
[4]張培芳.漢英語言中的性別歧視現(xiàn)象及其產(chǎn)生原因[J].洛陽工業(yè)
高等??茖W校學報,2006,(5):52~55.
[5]潘建.英漢語言性別歧視的比較研究[J].外語與外語教學,
2001,(3):14~16.
[6]吳依婷,占良穎.認知隱喻視野下的英漢語言性別歧視初探[J].
雞西大學學報,2011,(5):118~119.
[7]鄭珂.隱喻視角下的英語語言性別歧視[J].臺州學院學報,
2009,(5):43~47.
[8]陳穎聰.英漢隱喻概念中性別歧視的語言體現(xiàn)及成因[J].江西科
技師范學院學報,2007,(5):77~81.
(葉嬌琳 陳柏華 浙江寧波 寧波大學教師教育學院 315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