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約稱有數(shù)以萬計的俄軍在俄烏邊境集結、可能準備入侵烏克蘭,但西方國家并無阻止俄羅斯干預烏克蘭的策略。北約已基本排除出兵保護非北約國家的可能性。
對西方而言,真正的“紅線”在于:倘若俄羅斯攻擊巴爾干地區(qū)的北約成員國,則將觸發(fā)北約自衛(wèi)條款,可能引發(fā)與北約和美國的廣泛戰(zhàn)爭。
一名匿名的西方官員稱:“我們進入了新的格局。事實上,要阻止普京侵犯烏克蘭或其他非北約的前蘇聯(lián)成員國,西方除了外交和經濟手段外,別無他法。當前最重要的是,防止任何對北約成員國的侵犯?!?/p>
專家認為,西方能向俄羅斯傳遞出的最有力的訊號是:俄羅斯每次出手鞏固其在已控制地區(qū)的地位,反而會使鄰近其他國家進一步靠攏西方。
WTO將其對今年全球貿易增長的預測上調至4.7%,同時警告稱,各種風險可能會破壞全球貿易復蘇。
WTO的經濟學家提到,2014年和2015年世界貿易和經濟產出前景好轉已經有一段時間,但主要經濟體仍然脆弱,包括一些發(fā)展中國家,貿易的下行風險很多。
盡管美國和歐洲經濟在2014年開局時已變得更為強勁,但發(fā)展中經濟體現(xiàn)在是幾個正在聚集的風險的焦點。這些風險包括印度和土耳其等國龐大的經常賬戶赤字,阿根廷等國的貨幣危機,以及中國再平衡經濟、從出口轉向國內消費的努力。
另外,地緣政治風險給這一預測帶來又一個不確定元素。從中東、亞洲到東歐,國內沖突和領土爭端如果升級,可能引發(fā)能源價格走高,擾亂貿易流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