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輝
【摘要】目的對臨床化學發(fā)光免疫法檢測AFP的分析性能驗證及實驗方法進行分析與探討。方法對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3月的60例臨床送檢血清標本的臨床資料進行統(tǒng)計分析,將上述案例隨機性地分成兩組,每組30人,即對照組與實驗組。對照組:采用醫(yī)院放射免疫法,實驗組:采用化學發(fā)光免疫法檢測。結果對臨床資料進行統(tǒng)計發(fā)現,實驗組的對照組,無顯著性差異,有很好的相關性。結論化學發(fā)光免疫法的準確性與精密度均優(yōu)于放射免疫法。
【關鍵詞】化學發(fā)光免疫法;放射免疫法;AFP;分析性能;實驗方法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1.672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1-0556-02
化學發(fā)光免疫分析是一種新型的標記免疫分析技術,是繼放射免疫、酶免疫、熒光免疫分析等分析方法之后的新一代標記免疫分析技術,是將免疫測定與化學發(fā)光相結合的新型技術。整個過程均在全封閉的反應體系中進行,且能夠全自動操作,儀器具有反應迅速,靈敏度高,檢測限低等優(yōu)點,總的來說包括抗原抗體特異性結合與化學發(fā)光兩部分過程[1]。甲胎蛋白(AFP)是原是胚胎的肝細胞,嬰兒兩個月便逐漸消失,但近些年發(fā)現AFP在部分成人體內出現,并發(fā)現它是原發(fā)性肝癌最靈敏,也是最特異的腫瘤標志物。為了進一步考察該儀器對AFP生物檢測限和AFP功能靈敏度的測量,我院參照IUPAC(國際純粹和應用化學聯(lián)合會)的規(guī)定評價方案,現將60例臨床送檢血清標本的臨床資料進行報道如下:
1材料與實驗方法
1.1應用材料與儀器檢測樣選用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3月的60例臨床送檢血清標本。
儀器采用美國Bayer Centaur 240全自動化學發(fā)光儀,并配套相關檢測試液(包括標記的抗原抗體、含磁性的固相顆粒、稀釋液、AFP清洗液、發(fā)光試劑等),均采用拜耳公司提供的試劑。放射免疫法采用上海產的γ計數儀(SN-682 型),并配套運用 AFP 試劑盒(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所研制)。
1.2方法檢測時運用AFP稀釋液作為空白樣品,取一新鮮的血清作為試樣,做重復性實驗,記錄每次檢測的濃度值和光強度值。核實兩者的精密度、靈敏度與檢出限等,數據處理采用線性回歸處理。
1.3統(tǒng)計學方法根據SPSS13.0軟件對提供的數據進行統(tǒng)計學的分析,計量資料為t檢驗,對所有統(tǒng)計結果采用均數±標準差(χ±s)的形式表示,運用軟件進行處理(檢驗水準α=0.05,雙側檢驗)作為統(tǒng)計學的評定標準具有統(tǒng)計學的差異。
2結果
2.1線性試驗以AFP稀釋液作為空白試劑,再根據要求將標準溶液稀釋成不同濃度的溶液,放射免疫法取5ppb、10ppb、50ppb、200ppb、400ppb為標準濃度測定標準曲線,化學發(fā)光免疫法取5ppb、10ppb、50ppb、200ppb、400ppb、800ppb為標準濃度測定標準曲線,結果兩組數據均有較好的線性關系。
2.2重復性試驗取一新鮮的血清作為試樣,兩種方法均進樣10次,查看兩者的重復性差別,兩組儀器均能滿足RSD<10%的標準。
2.3相關性試驗采用2.2中的方法用上述兩種檢測法對受檢血清標本進行適當定量分析。結果顯示,兩種方法無顯著差異(P>0.05),且相關系數r=0.995,回歸方程為y=-1.059+0.921x,兩組方法所得數據的相關性良好。
2.4回收率試驗取混合血清后,再加不同濃度的標準定值血清,用兩組方法分別對其進行平均回歸率實驗,實驗得出,放射免疫法的回收率為91.2-108.1%,化學發(fā)光免疫法的回收率為92.0-107.8%?;瘜W發(fā)光免疫法略優(yōu)于放射免疫法。
2.5檢出限以每次做的空白RLUs為基值,以該空白的RLUs值的3倍作為樣品中具有的AFP量,或稱本法的檢測低限。分別對兩種方法進行檢出限測量,得出化學發(fā)光免疫法的檢出限為0.95ppb,放射免疫法的檢出限為5ppb?;瘜W免疫法在檢出限上明顯優(yōu)于放射免疫法[2]。
2.6精密度試驗取三個梯度濃度(分為低、中、高三個梯度)的試劑分別進行精密度實驗,并運用兩種方法進行整理對比,見表1。
3討論
化學發(fā)光免疫技術作為一種新型的分析技術,既具有運用發(fā)光檢測時的高度敏感性,也同時具有免疫分析時的高度特異性。其原理為將激發(fā)態(tài)分子回到基態(tài)時所釋放而產生的發(fā)光現象,再運用化學發(fā)光系統(tǒng)來為抗原抗體的結合反應做指示系統(tǒng),從而進行定量檢測抗原或抗體的濃度方法,是一種直接的運用發(fā)光劑標記抗體的免疫分析方法。由于運用丫啶酯發(fā)光劑的優(yōu)點可以很好的減少非特異性干擾,反應較為簡單且迅速,反應靈敏度高,據有關資料顯示,該發(fā)光劑也很穩(wěn)定(有效期可長達1年以上)。
放射免疫法是目前臨床上較為常用的分析方法,其原理是放射性標記的抗原和非標記抗原全部同時與限量的特異性抗體進行競爭性可逆的結合反應,反應的靈敏度較低,標記物的有效期也較短(一般只有1個月左右)。從工作人員角度來說,也會對他們的身體健康帶來很多負面影響。從以上的結論可以看出,兩種方法的檢測結果無顯著性差異,且相關性較好。但從檢出限、靈敏度、精密度等方面進行比較,化學發(fā)光免疫法就明顯優(yōu)于放射免疫法,而且其試劑穩(wěn)定性高、毒性小,對環(huán)境無過大污染,方便、易操作且安全。
本實驗采用的全自動化學發(fā)光儀可以很好地對血清標本進行很好地采樣,處理和檢測,基本上能夠達到樣品隨到隨測,檢測迅速,很快可以得到檢測結果,大大縮短了檢測所用的時間,能滿足臨床上的檢驗需求[3]。從上述數據可以確認,該方法的檢測結果均可以達到臨床運用水平,又基于其高度特異性、靈敏度高、重復性好等優(yōu)勢,值得臨床進一步廣泛應用。
參考文獻
[1]張紅祥.化學發(fā)光免疫法與放射免疫法檢測血清AFP臨床分析[J].中國現代藥學應用,2010,4(7):41-42.
[2]孫蕾,鄭松柏,徐建華,張秀明,林蓮英.化學發(fā)光免疫法檢測AFP的分析靈敏度核實實驗及評價[J].現代檢驗醫(yī)學雜志,2007,22(3):61-62.
[3]張泉,杜英,秦東春.磁微粒甲胎蛋白(AFP)化學發(fā)光免疫檢測系統(tǒng)的研究及臨床應用[D].鄭州:鄭州大學,2011: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