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斌 趙倩倩
紀伯倫說:“生命是黑暗的,除非有激勵。”
激勵是一種需要我們窮極一生智慧去學習的教育藝術。一個老師用心情、用愛去激勵學生,學生會因為他的激勵而從失敗的泥潭中爬起來,揚起前進的風帆,人生從而靚麗多彩,而教師本人在享受過程的同時,也品嘗到了教育者的幸福。
高中階段,正是學生人生觀、價值觀逐漸形成的時候。優(yōu)秀的班主任就應該是一個素質優(yōu)良的道德感召者,觀念超前,充滿睿智和人格魅力的哲者,具備廣博的科學素養(yǎng)、藝術修養(yǎng)和領導品質的儒者,充滿親和力的真誠傾聽者。用摯愛的情感、平等的視角、交友的心態(tài)去對待學生,重視學生程度不同的心里障礙,去聆聽、去觀察,針對不同的情況進行治療,給予學生精神上的關懷,把陽光終止于學生的心田,春風化雨,點滴滋潤,讓學生在人生道路的花季享受春暖花開,陽光柔柔的快樂。
曾經有這么一個故事,一句話改變學生的命運:皮爾保羅校長“妙手回春”。
“我一看你修長的小拇指就知道,將來你一定會是紐約州的州長?!币痪淦胀ǖ脑?,改變了一個學生的人生。此話出自美國紐約大沙頭諾必塔小學校長皮爾保羅之口,話語中的“你”是指當時一名調皮搗蛋的學生羅杰·羅爾斯。小羅爾斯出生于美國紐約聲名狼藉的大沙頭貧民窟,這里環(huán)境骯臟、充滿暴力,是偷渡者和流浪漢的聚集地。因此,他從小就受到了不良影響,讀小學時經常逃學、打架、偷竊。一天,當他從又窗臺上跳下,伸著小手走向講臺時,校長皮爾保羅將他逮個正著。出乎意料的是,校長不但沒有批評他,反而誠懇地說了上面的那句話并給予語重心長的引導和鼓勵。當時的羅爾斯大吃一驚,因為在他不長的人生經歷中只有奶奶讓他振奮過一次,說他可以成為五噸重的小船的船長。他記下了校長的話并堅信這是真實的。從那天起,“紐約州州長”就像一面旗幟在他心里高高飄揚。羅爾斯的衣服不再沾滿泥土、羅爾斯的語言不再骯臟難聽、羅爾斯的行動不再拖沓和漫無目的。在此后的40多年間,他沒有一天不按州長的身份要求自己。51歲那年,他終于成了紐約州的州長。
還有一則案例。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到一所小學去做實驗,內容是“未來發(fā)展趨勢測試”。實驗結束后他交給校方一份“最具潛質者”名單,并要求相關教師嚴格保密,以免影響實驗結果。8個月之后,羅森塔爾再來復試,果然名單上的學生表現(xiàn)突出。不料羅森塔爾的名單當初完全是隨機選擇的。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結果呢?這是因為在這一段時間中,老師對這些學生抱有極大的期望,不斷地激勵學生,給學生信心,引導他們去認識、發(fā)現(xiàn)自己內心深藏的無限潛力,這就是著名的羅森塔爾效應。
由此可見,作為班主任,我們在承認每個學生存在價值的前提下,應當通過尊重、關心、激勵,喚醒學生“心中的巨人”,恰如其分地運用好“激勵”藝術,不斷鞭策學生前進。如何激勵學生,發(fā)揮高效?
一、對你的學生保持高度但現(xiàn)實的期望
調查研究發(fā)現(xiàn),教師的期望對學生的表現(xiàn)起著巨大的作用。如果你表現(xiàn)得看起來期望學生有動力、刻苦和對上課感興趣,學生們會更容易這么做。在你布置作業(yè)、演講、引導討論和進行計分測驗時,對學生樹立實際可行的期望?!皩嶋H可行”在這里意味著你的標準既高得足以激勵學生盡力完成任務,又不會讓他們在試圖達到這些期望時不可避免地感到挫敗。為了鞭策學生完成任務,需要讓他們相信任務是可以實現(xiàn)的——也就是說,你需要盡早提供成功機會。
二、為學生設立可達到的目標
無法達到不切實際的目標會讓學生感到失望和沮喪,鼓勵他們聚焦于不斷的進步,而不僅僅是某次測驗或作業(yè)的分數(shù)。幫助學生評估他們的進步,鼓勵他們評論自己的作業(yè)、分析自己的長處、努力彌補不足。例如,讓學生提交一份自我評價表,并附上一兩份陳述說明。
三、告訴學生在課上要取得成功需要做的事
不要讓學生費盡心思去琢磨你對他們的期望,讓他們相信自己可以在你的課上表現(xiàn)得很好,確切告訴他們?yōu)槿〉贸晒π枰龅氖隆Uf一些鼓勵的話,諸如“如果你能解決習題冊上的問題,你就能通過考試。遇到困難的同學可以到我這里尋求額外幫助。”不要說什么“你落后了”,而是告訴學生“現(xiàn)在有一種能讓你學好的方法,我能怎么幫助你呢?”
四、加強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避免那些鞏固教師勢力或強調外在酬賞的信息,不要說“我要求”“你必須”或“你應該”等,而是強調“我覺得你會發(fā)現(xiàn)……”或者“我會對你的反應很有興趣。”
五、避免在學生中間造成激烈競爭
競爭會造成憂慮,會影響學習。減少學生們互相比較的趨勢。Bligh(1971)報告指出,比起個人之見的相互競爭來,在小組中的合作更有利于學生集中注意力、展示更好的理解力、完成更多的任務、更贊同教師使用的教學方法。不要公開批評學生的表現(xiàn),也不要在評價學生或組織活動時讓他們感到自己是與其他人對
立的。
在學生眼里,教師是智慧的化身、道德的典范。教師勞動的對象是不成熟的少年兒童,他們正處于動態(tài)的發(fā)展中,有著很強的向師性,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有可能給學生予扶危定傾。俗話說:“教育無小事,事事是教育;教育無小節(jié),節(jié)節(jié)是楷模?!睘槿藥煴恚斫讨赜谘詡?。不錯,教師擔當著教育下一代的重任。而21世紀呼喚著高素質、多層次的人才培養(yǎng),高素質、多層次的人才培養(yǎng)呼喚著素質教育,素質教育也呼喚著高尚的師德修養(yǎng)。唯有高尚的師德修養(yǎng),才能振興教育,也才能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愿廣大教育工作者在這半畝方田里勤耕力作,用自己豐富的知識、風趣的談吐來征服學生的心。用自己端莊的儀表,得體的舉止感化學生的行為。用自己高尚的師德,真誠的師愛塑造學生的靈魂,真正負起“三錢粉筆,萬鈞重擔”的為師之責,讓自己的生命之火為教育事業(yè)而燃燒。
(作者單位 黃斌:浙江省金華市義烏三中 趙倩
倩:浙江省義烏市大陳鎮(zhèn)中學)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