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合昌
摘 要:從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來搜集物理教學資源,以幫學生理解、記憶。
關鍵詞:現(xiàn)實生活;物理;教學資源
新課程改革,特別是教材改革,新教材在農(nóng)村投入試用。結(jié)合農(nóng)村當?shù)氐膶嶋H,現(xiàn)實生活中不少地方方言術語、趣味性強的小故事、生活實際問題,能夠適當?shù)?、選擇性地引入物理教學,方可取得較好效果。以下是我個人在教學實際中積累的一些素材。
一、生活中的方言術語
“力重”,課本中是指熱值,是指燃料的放熱本領。教師教學本知識點時,可以這樣設問:做飯、燒水時,你覺得麥草、干木柴、煤哪一個“力重”?學生容易接受,并輕松地引入熱值概念,教師省事,學生樂學。
“瓷實”,是密度的替代名詞,同樣胖瘦、相同身高的兩位學生,體重不一樣,體重大的“瓷實”,其實書面語言中,就是密度大。對石塊、木塊、鐵塊密度大小,學生接受容易多了。以下術語不詳細說明。
“停電了,沒電了”中的“電”是指電流。
“用電,耗電”中的“電”是指電能。
二、趣味性小故事
“下油鍋”的故事講的是早期一種騙人的迷信活動,巫師為了迎得眾人信任,他準備倒入鍋里的兩瓶“食用油”,其實,一瓶是食用油,另一瓶是醋。倒入鍋里的混合液體沸騰時的溫度正好是醋的沸點,巫師的手可以伸進完好。本來醋和油的顏色一樣,眾人誤以為兩瓶都是油,試想油的沸點300多攝氏度,巫師的手倘若伸進油鍋,不成烤雞爪才怪。通過小故事,最起碼學生對液體的沸點有了感性認識,還增加了對物理學習的趣味,增強了學生的探究欲望。
三、現(xiàn)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1.校園里,有大功率用電器接通的時刻,特別是發(fā)光的燈泡突然間會變暗,這是什么緣故?按理說,并聯(lián)使用的用電器多了,不會影響其他各支路兩端的電壓和電流,發(fā)光的燈泡亮度不變才是。順著矛盾找原因,拓展學生思維。該問題可以放在串并聯(lián)電路的知識和電功率知識學完后提出來。
2.家庭線路,兩線頭連接處往往容易發(fā)熱,甚至有時“打火”,這是為什么?特別當兩線頭連接松動時有這樣的現(xiàn)象發(fā)生,一般連接緊固時不會發(fā)生發(fā)熱現(xiàn)象。學完了焦耳定律,可以提出該問題,讓一部分有余力的學生課后思考解決。
以上所言,屬我個人觀點,提出來供大家指正、參考、商酌??傊?,物理教學要體現(xiàn)學科知識的應用性,聯(lián)系生活實際,從生活中會學到知識,同時能把學到的大量知識應用于生活,會解決實際問題。
(作者單位 甘肅省禮縣龍林鄉(xiāng)初級中學)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