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華 劉萬紅
【摘要】目的 比較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在冠脈搭橋心臟手術麻醉中的血流動力學指標變化情況及二者之間的等效劑量關系。方法 隨機將18例冠狀動脈搭橋心臟手術患者分為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兩組,每組9例,全程記錄患者入室后、氣管插管后、搭橋前后以及手術結束時患者的各項血流動力學指標和舒芬太尼、芬太尼的實際用量。結果與結論 兩組患者的血流動力學指標中除CVP在搭橋前舒芬太尼組有所升高外,其余各項指標無顯著差異;而使用單次推注方法麻醉舒芬太尼的等效劑量為芬太尼的1/8-1/10,且次數要少于芬太尼組。
【關鍵詞】舒芬太尼;芬太尼;冠狀動脈;搭橋手術;麻醉
舒芬太尼是芬太尼衍生物的一種,屬于強效阿片類鎮(zhèn)痛藥物。舒芬太尼與U受體的親和力是芬太尼的7-10倍,鎮(zhèn)痛效用時間則為芬太尼的2倍,舒芬太尼具有更強的鎮(zhèn)痛作用和穩(wěn)定的血流動力學效應,并且長時間的應用不會出現蓄積,繼芬太尼之后被廣泛的應用各類心臟手術的麻醉。雖然國內已有眾多學者在研究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在心臟搭橋手術麻醉過程中的作用,但限于舒芬太尼在國內的應用時間比較短,非常有必要進一步研究舒芬太尼的藥效學。筆者通過對2013年8月至2013年12月間的18例冠脈搭橋心臟手術患者的觀察和分析,就舒芬太尼和芬太尼的使用情況及對患者的血流動力學情況報告如下。
一、對象與方法
1.研究對象
本研究的18例冠狀動脈搭橋手術患者均為我院患者,其中男13例,女5例,為ASAII-III級,全部為非停跳搭橋。筆者隨機將18例患者分為舒芬太尼組和芬太尼組兩組;舒芬太尼組9例,其中男7例、女2例,平均年齡在63±28歲,平均體重為69±11kg;芬太尼組患者也為9例,其中男6例、女3例,平均年齡為58±10歲,平均體重為78±15kg。研究開始之前,均征求患者意見,全部為知情同意。
2.研究方法
(1)麻醉方法
在手術前,禁食8小時;在麻醉之前的30分鐘,肌注嗎啡0.1-0.15mg/kg、東莨菪堿0.3mg。在患者入室后,對患者的心電圖、無創(chuàng)血壓和脈搏血氧飽和度等進行監(jiān)測,并開放外周靜脈和行橈動脈進行穿刺測壓。對于局部麻醉,則使用下行右鎖骨下靜脈穿刺置管術,經右頸內靜脈置入7.5F右心漂浮導管,開始觀察記錄入室后的患者血流動力學指標變化數據;然后開始誘導,使用的麻醉誘導藥物為依托咪酯和哌庫溴銨,劑量分別為4-8mg和0.15mg/kg。對于舒芬太尼或者芬太尼則參考術前血壓值緩慢推注,在平均動脈壓降幅大于等于20%或者收縮壓等于120mmHg時停止推注,在推注停止約5分鐘后進行觀察血流動力學平穩(wěn)情況。手術過程中以丙泊酚配以異氟烷持續(xù)輸注維持麻醉,劑量分別為60-100mg/h和0.6%到1.0%,同時間斷的推注舒芬太尼或者芬太尼,MAP維持在70-90mmHg之間。
監(jiān)測指標
監(jiān)測指標主要為兩組患者入室后、氣管插管后2分鐘以及搭橋轉機前、搭橋轉機后的各項血流動力學指標,如:MAP、CVP、MPAP、PCWP、CI以及混合靜脈氧飽和度和心率等,包括切皮前追加的舒芬太尼或者芬太尼。具體的麻醉時間為誘導開始到手術徹底結束。同時,重點記錄手術過程中麻醉維持期間內兩組的舒芬太尼和芬太尼的給藥劑量以及給藥次數。
3.統(tǒng)計方法
本研究數據分析使用SPSSl3.0軟件進行,兩組的各項監(jiān)測指標之間的比較采用較為科學的t檢驗方法。
二、結果分析
結果數據顯示,舒芬太尼組的麻醉時間長度為290±54分鐘,麻醉的維持時間長度為172±22分鐘;而芬太尼組的麻醉時間長度為306±92分鐘,麻醉的維持時間長度為210±39分鐘,經t檢驗顯示兩組之間不存在顯著性的差異。兩組術中關于患者的血流動力學指標監(jiān)測,數據顯示除了CVP在搭橋轉機前舒芬太尼組與芬太尼組相比有所升高外,舒芬太尼組和芬太尼組兩組的其它各項血流動力學指標的平均值之間不存在顯著差異。關于麻醉維持期間的舒芬太尼和芬太尼的給藥劑量和給藥次數則存在明顯不同(如表所示)。無論是誘導還是維持給藥,在保持患者血流動力學各項指標相對穩(wěn)定的情況下,舒芬太尼的等效劑量約為芬太尼劑量的1/8到1/10,而給藥次數舒芬太尼組則要明顯少于芬太尼組。
舒芬太尼組和芬太尼組的給藥劑量和給藥次數比較
三、結論討論
舒芬太尼是芬太尼的N-4噻芬基衍生物,關于其化學和藥理作用始見于1976年的一篇報道,而關于舒芬太尼的麻醉臨床研究則始于上個世紀80年代的國外,伴隨關于其藥理研究的不斷深入,其應用的范圍也在不斷的擴大,并開始影響到國內,國內已有研究表明,舒芬太尼與芬太尼相比其藥理學的不同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特點:第一,鎮(zhèn)痛的效應更強,鎮(zhèn)痛效應為芬太尼的7-10倍;第二,治療的指數更高,安全性也更好;第三,持續(xù)輸注情況下不會像芬太尼那樣出現明顯的蓄積,因此其負作用也更小。
關于舒芬太尼更適用于心血管手術麻醉,國內研究表明與芬太尼相比舒芬太尼可以使患者的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更加的穩(wěn)定,其中舒芬太尼在用于冠狀動脈心臟搭橋手術麻醉誘導時低血壓發(fā)生率明顯降低,如果復合其他藥物,如小劑量的咪唑安定、依托咪酯等,對于由于氣管插管引起的應激反應有明顯的強抑制作用。而冠狀動脈心臟搭橋手術麻醉過程中使用舒芬太尼,可以獲得更加穩(wěn)定的血流動力學變化,尤其是獲得較高的每搏心輸出量和較低的外周阻力,有利于患者心肌氧供、氧耗的平衡。
本研究則是以冠狀動脈搭橋手術麻醉術中患者的血流動力學穩(wěn)定為目標,充分比較舒芬太尼和芬太尼二者在手術前后以過程中的效用差異,同時觀察二者的臨床應用等效劑量情況。整個研究表明,在冠狀動脈搭橋手術過程對患者使用舒芬太尼和芬太尼都可以達到維持患者循環(huán)系統(tǒng)及血流動力學各項指標穩(wěn)定的目的,只是舒芬太尼組中患者的CVP有所升高外,其他各項血流動力學指標與芬太尼組無顯著差異。但是在相同藥效情況下,舒芬太尼組的給藥劑量和給藥時間上明顯低于芬太尼組,在麻醉誘導期間舒芬太尼約為芬太尼的1/8,麻醉維持其間舒芬太尼約為芬太尼的1/10,給藥次數舒芬太尼組要明顯少于芬太尼組。因此,可以說舒芬太尼在冠狀動脈搭橋手術麻醉中應用的價值要大于芬太尼。
參考文獻
[1]朱志華,趙國慶,孫海.舒芬太尼對老年患者全麻誘導應激反應的影響[J].臨床麻醉學雜志.2009,(01).
[2]彭章龍,于布為.舒芬太尼和芬太尼用于冠脈搭橋手術麻醉誘導的血液動力學變化[J].中華麻醉學雜志.20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