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師應高度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各類活動,增強學生在各種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通過多種途徑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比绾尾辉偈悄侨諒鸵蝗盏膯纹n文教學呢?下面我僅以《春聯(lián)》為例,談談當自己輕輕推開《春聯(lián)》的窗后,呈現(xiàn)在師生面前的更廣闊迷人的“春聯(lián)”風景?!洞郝?lián)》一課用精練的語言,生動地說明了春聯(lián)的作用、種類、特點及讀春聯(lián)的好處。教學時,我充分發(fā)揮了教材的“例子”功能,帶領學生走進了“春聯(lián)”的百花園……
一、品春聯(lián),感知內(nèi)容美
《春聯(lián)》一課,對四年級孩子來說,構(gòu)不成閱讀的挑戰(zhàn)。所以,在讀通課文后,我直接切入對春聯(lián)“內(nèi)容美”的感知。
師:請認真誦讀這四副春聯(lián),說說每副春聯(lián)是什么意思。
生1:“又是一年芳草綠,依然十里杏花紅”這副春聯(lián)描繪了美麗的春光。
生2:“春回大地千山秀,日照神州百業(yè)興”這副春聯(lián)展現(xiàn)了祖國欣欣向榮的景象。
生3:“梅開春爛漫,竹報歲平安”這副春聯(lián)表達了人們對新的一年的美好祝愿。
師:同學們說得很好。不過,這些都是課文中現(xiàn)成的答案。再用心讀一讀,說說自己獨特的體驗:你眼前浮現(xiàn)出什么?想到了什么?
(生讀春聯(lián),閉目遐想)
生4:“又是一年芳草綠,依然十里杏花紅”。讀著這副春聯(lián),我的眼前浮現(xiàn)出一大片紅花綠草,心里想:這樣的景色真美?。〈饲榇司?,要是能和三五好友去春游該多好啊!
生5:我補充一下,讀了“又是一年芳草綠,依然十里杏花紅”這副春聯(lián),我的眼前浮現(xiàn)出杏花十里、芳草無邊的美麗景象。心中無端想起“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這樣的句子,“又是”、“依然”似乎暗含著時光易逝、紅顏易老之意,告誡我們要珍惜時光。
師:(仿佛古人抱拳作揖)理解得真夠透徹!佩服!佩服!
生6:讀了“春回大地千山秀,日照神州百業(yè)興”這副春聯(lián),我仿佛看到了這樣的景象:春天到了,群山穿上了綠袍,戴上了紅花。放眼祖國大地,農(nóng)民在耕種,工人在生產(chǎn),漁民在捕魚,大街上商店林立,人群熙熙攘攘,各行各業(yè)欣欣向榮,家家戶戶富足安康。
……
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應往往是多元的。因此,教師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教師可以四副春聯(lián)為載體,讓學生運用已有知識領悟春聯(lián)豐富的語言內(nèi)涵。
二、析春聯(lián),感悟?qū)φ堂?/p>
《春聯(lián)》詳細解析了一副春聯(lián)的對仗特點,教學時不要僅僅停留于讓學生理解“對仗”這個知識點,而是要積極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學以致用。教學時我讓學生討論“風拂千條柳,雨□萬朵花”中的方框內(nèi)該補個什么字最恰當?
生1:老師,這里該填個“潤”字。
師:為什么呢?
生1:“潤”就是“滋潤”的意思,講春雨滋潤著花兒,花兒都開放了,春天來臨了。而且“潤”在這里作動詞,和“拂”相對仗。
一石激起千層浪,師繼續(xù)引導:剛才那個同學由三點水想到了“潤”字,那么還有其他三點水的可以用在這里嗎?
生2:“可以用‘洗。春雨洗去了花兒上的灰塵,讓花兒更漂亮?!薄暗菦]有‘潤好,洗去的只是外表的灰塵,滋潤是一直到花兒體內(nèi)的?!绷硪粋€學生給他評價。
生3:“可以用‘沐,花兒被春雨籠罩,就像在洗澡呢?!薄翱梢杂谩薄ⅰ翱梢杂谩h”、“可以用‘吻”……
在“讀、思、議、讀”的活動中,學生對春聯(lián)的對仗特點了然于胸。
三、吟春聯(lián),感受聲律美
感受春聯(lián)的聲律美,“平仄”這個知識點是繞不過去的,如何讓學生知曉“平仄”,又感受到“平仄”之美?教學中,我通過“像古人一樣吟誦”的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邊打手勢邊吟誦感受春聯(lián)的抑揚頓挫;又通過拉長平聲,縮短“仄聲”感受春聯(lián)的音韻和諧動聽。
師:今天讓我們來做一回古人,練習吟誦,讀出春聯(lián)的“聲律美”,好不好?(生激動)
師:吟誦是我國傳統(tǒng)的讀詩讀詞和讀文的方法。怎樣吟誦呢?教你一個秘訣:“平長仄短,依字行腔”。(具體講解)來,拉長平聲,縮短“仄聲”,一邊打手勢一邊試著吟誦。(生開始練習吟誦。)
師:誰想來吟誦給我們聽?你喜歡哪一副春聯(lián)就吟誦哪一副!不用舉手,一個接著一個來。
(生爭相上臺吟誦,個個搖頭晃腦,變腔變調(diào),煞有介事,眾生笑暈)
春聯(lián)的聲律美不是靠文中的兩個詞“抑揚頓挫、和諧動聽”就能讓學生感受到的,必須通過朗讀體味。課堂上,老師要留出這樣吟誦的時空,通過“指名吟—自由吟—示范吟—理解吟—齊聲吟”等方式,讓孩子們在春聯(lián)的特有聲律中徜徉,同時掀起這堂課一個新的高潮。
四、寫春聯(lián),感嘆文化美
在古代,“對對子”是最難考驗一個人的語言功底的,教師要有一個大課程觀,引領學生在春聯(lián)的海洋中自由遨游。首先引導學生從用成語組成的春聯(lián)開始練習:
“春回大地——”
“萬象更新。”
兩個成語就是一副春聯(lián),看學生臉上的開心樣,我也喜洋洋的。
“國泰民安——”
“人壽年豐?!?/p>
“家庭和睦。”“事業(yè)有成?!薄?/p>
接著,學生開始自編春聯(lián)了。“春風細雨入大地,桃紅柳綠迎新春”,雖然還不夠工整對仗,但這是學生邁出的第一步。
“龍騰虎躍迎新年,鶯歌燕舞慶佳節(jié)?!?/p>
“春風送暖佳節(jié)到,鑼鼓喧天新年至?!?/p>
……
春聯(lián),祖國文化寶庫中的一枝奇葩,在自編春聯(lián)中,獨特的春聯(lián)文化已然在學生的心中生根發(fā)芽。
語文教學應樹立“大語文”的情懷,站得高,才能看得遠;課堂是一段旅程,作為這段旅程的導游,教師應該把學生的目光引向更高處、更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