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芳
印度大詩人泰戈爾說過:“花的事業(yè)是甜美的,果的事業(yè)是珍貴的,讓我干葉的事業(yè)吧,因為葉總是謙遜地垂著她的綠蔭的?!碧ど先咧v臺,就意味著選擇了葉的事業(yè)。教師的一生,與花為伴。與花為伴的一生,富有詩意而美好。
然而,在我平凡的教育生涯中有這樣一件事讓我深刻感受到了教育所蘊含的魅力,即作為教師,對待學生要用心去交流,用愛撐起一片蔚藍的天空。
2009年,懷著對未來的憧憬,跨出大學的殿堂,邁上三尺講臺。如今,我已在三尺講臺度過了四個春秋了,時間雖不長,但是充實的班主任工作讓我感受頗深,其中有著親眼目睹學生成績上升時的喜悅,也不乏被淘氣學生氣出的淚水。
靜下心來,細細品味,班主任工作其實也是一門藝術(shù)。這種藝術(shù)形式對作為班級管理者的班主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作為班級的組織者、教育者和指導(dǎo)者,班主任應(yīng)該站在新的高度為學生規(guī)劃人生,為班級設(shè)計藍圖,與時俱進,與班級體共進退。做好一個班主任,其實不難,關(guān)鍵在于要有愛心、責任、耐心,只要你用心去體會這幾個字,把每個學生都當成是自己的孩子,盡心盡力去做你該做的,你就是一名成功的班主任!
2010年9月,我擔任了舒蘭市第六中學七年一班的班主任。經(jīng)過了幾個月的時間,基本已經(jīng)了解班級里的學生。有一天,有這樣的一個女孩子竟走進了我的視野。
她在班級里是團支書,是一個出生在農(nóng)村的文靜而開朗的女孩子,學習上求上進,課上積極發(fā)言,平日里主動的幫助同學,老師交代的任務(wù)也能主動承擔,如班級的黑板報,是她組織同學進行設(shè)計;每次學校組織的捐款活動,即使自己的家庭不富裕,也能夠慷慨解囊,組織同學完成任務(wù)。
可是就這樣一個優(yōu)秀的孩子卻發(fā)生了變化:上課無精打采的,不愿意發(fā)言;課下就趴桌子,也不愿意和同學玩了;最重要的是成績也下降了。一天,女孩子找到我說:“劉老師,我不想讀書了?!蓖跬瑢W的一句話著實讓我吃驚不小,但我并沒有表現(xiàn)出很驚訝的神情,而是很冷靜的和她聊了起來,才知道家里姐姐出車禍了,以至于無心學習,面對著父母親疲憊的身軀以及家里的負擔,在看到自己成績的下降,內(nèi)心感到是十分的內(nèi)疚。于是,產(chǎn)生的輟學的想法。
了解情況后,我給王同學分析了當前的形勢,并告誡她只用成績來回報父母才是最好的解決方式,而非小小年紀選擇放棄學業(yè),來解決問題。經(jīng)過了一番講解后,王同學的臉上終于露出了往日那燦爛的笑容。那段日子,在老師和同學的鼓勵和幫助下,王同學也走出了自己成為家庭負擔的陰影。那一刻,我們又重新看到了那個充滿自信、樂觀的女孩。
如今,王同學的成績又是名列前茅,每每看到她,我由衷的感到欣慰,欣慰之余,也體會到了班主任的細微之處,它需要班主任用細心去觀察班級,然后耐心的去感受去傾聽學生的心語,在我們看來是小事可對這些學生來說卻是大事,是關(guān)于成長的煩勞,只能用愛心去溫暖學生,當然在這同時也溫暖了自己。
師愛像滴滴甘露,即使枯萎了的心靈也能蘇醒;師愛像融融春風,即使冰凍了的感情也會消融。教師用心的和學生交流,就會在學生心中播下希望的種子,使其茁壯成長;教師要甘當綠葉,因為愛,才能一生與花為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