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宜茂
新修訂的《干部任用條例》,新增“動議”一章,強化了黨組織從干部選拔任用的啟動環(huán)節(jié)就應當發(fā)揮的領導和把關作用。但“動議”非“動”時才“議”,應把功夫花在平時,經?!奥犉溲?、觀其行、察其德”,多渠道、立體式了解干部,由表及里分析研判,才能真正把好“動議”關。
聽其“言”,看是否“實干不空談”。干部實干才能推動落實,實干才能促發(fā)展、惠民生。要仔細甄別、印證各種議論和評價的“真與假”“虛與實”。有的干部講道理頭頭是道,談思路一條一條,說經驗一套一套,操作起來卻言行不一,遇到問題繞道走。有的干部“十月懷胎”時不在,“一朝分娩”時來了。因此,黨委和組織部門不能被表象所迷惑,要善于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對其作風和業(yè)績進行全方位的印證。要在同各類干部打交道、溝通中,近距離地接觸干部,了解真實情況;要在基層群眾中了解、識別干部,真正用“大多數人”的客觀評價來識別干部。
觀其“行”,看是否“善干不蠻干”。干部不僅要實干,更要善干。具體做到會干事、干成事、不出事。在日常了解干部時,我們不僅要“聽其言”,更要“觀其行”。要堅持客觀公正、全面、歷史、辯證地看待干部的表現(xiàn),既要看工作能力和工作實績,又要看人格性情、判斷力、創(chuàng)造力、協(xié)調能力等;既看顯績,又要看潛績;既重視其在重要時刻、關鍵節(jié)點的表現(xiàn),也要重視干部的一貫行為,從日常細微之處來把握,要注意看其是否具有容得下不同意見的襟懷,以此來綜合識別干部是不是善干事。黨委和組織部門要注重在實際工作中,深入、準確地了解干部。重點看其在推動科學發(fā)展、改善民生,打基礎、利長遠等方面是否下了真功夫;看干部有沒有抓住機遇,迎接挑戰(zhàn)的氣魄,有沒有在基層一線、艱苦環(huán)境中堅守的耐心、積極進取的信心。通過多方面“觀其行”,把干部看清、認準,把那些有激情、有韌勁,低調務實、敢于擔當,開拓創(chuàng)新、實績突出的干部發(fā)現(xiàn)出來。
察其“德”,看是否“重德不逐利”。任何時候,都必須堅持“德才兼?zhèn)洹⒁缘聻橄取钡挠萌藰藴?。由于“德”具有隱蔽性、復雜性,黨委和組織部門必須多渠道觀察干部的“德”,既要從工作圈中又要從“8小時”外的生活圈中了解干部的“四德”,真正摸清干部是否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要了解干部在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時是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還是搞為我所用,選擇性執(zhí)行;在大是大非問題面前是立場堅定、堅持原則,還是做“墻頭草”兩邊倒。要了解干部在想問題辦事情時是從群眾的需要和利益出發(fā),還是從一己私利著眼;在做決策干工作時是以人民群眾是否滿意作為出發(fā)點和落腳點,還是以能否產生“短平快”“看得見”“摸得著”的政績來衡量。要了解干部在與自己的名、利、權密切相關的事情面前是出于公心、不徇私情,還是患得患失、難以抉擇;在各種誘惑和干擾面前是堅守原則、自覺抵制,還是自我放縱、隨波逐流。要真正為那些信念堅定、為民服務、清正廉潔的干部搭建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平臺,使黨和人民的事業(yè)薪火相傳。對于黨性不純、作風不正、官德缺失的干部,要絕不“動議”,而且堅決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