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輝
多年來,一直從事農村英語教學工作,教材改了又改,教法也隨之而變,但是萬變不離其宗,主要的考點和知識點還是固定的。我們這里屬于城鄉(xiāng)交界處,外來務工子女越來越多,學生學習能力很差,學習基礎特別薄弱,而我們又與市里同步,使用同樣的教材,參加同樣的考試,這給我們農村一線教師增大了壓力,我們不得不考慮在有限的時間內盡快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加快他們的學習速度,以使他們在有限的學習條件和參差不齊的自身水平下能夠迎頭趕上學習進度?;诖?,在農村這種特定環(huán)境下對英語教學的不斷探索,有以下幾點經驗共饗同行。
一、低起點,高要求,足夠耐心
由于各種不同的讀書條件、家庭環(huán)境以及學生自身的種種原因,我們的學生英語水平參差不齊,一部分學生會一些簡單的口語,一部分學生能書寫簡單的單詞,還有一部分學生居然連26個英文字母都認不全。面對這種“百花齊放”的教學局面,我始終把握一個宗旨:從零基礎開始。每每接初一新班,我都從字母教起,適當的使用課堂用語,反復強調字母的書寫和讀音,以及少量的音標發(fā)音,這無疑會給我們后期的教學成績帶來影響,但是如果不把眼光放在多數學生身上,接下來的英語教學就無法進行下去。這樣做,剛開始學生成績會差一些,但為了多數學生能跟著學,能聽懂課,學出自信。我不得不想盡各種辦法,既要完成課堂任務,又要照顧多數學生的接受力,這的確是個很大的挑戰(zhàn),更需要足夠的耐心和智慧。
二、好心態(tài),耐挫折,笑看終點
很多時候,全市英語考試的命題對基礎薄弱、底子偏薄的農村學生是很大的挑戰(zhàn),農村的學生要承受多次考試失敗的挫折,而教師要承受領導和家長的諸多不滿意。這樣,作為一線教師,我們的肩膀上就有了雙重壓力,既要給學生做思想工作,給他們擺事實、講道理,讓他們不要因為一兩次考試失利就對英語沒信心,選擇放棄。又要走過自己這道心理關卡:教師也是人,承受上下諸多壓力的時候,也會感到過灰心、甚至想到過放棄??擅慨斪哌M課堂,看到自己學生那求知的面孔,天真的容顏,一種無法抵御的責任感就又如潮水般拍打著一個教師的良知,調整心態(tài)吧!盡自己所能,用良心做事,陽光總在風雨后,沒有努力和付出,哪來的收獲和彩虹!
三、反復抓,抓反復,不厭其煩
鑒于英語這門學科的特點,加上農村特定的學習環(huán)境,學生很難有良好的英語語言環(huán)境。這樣,農村學校的英語教師任務就更重了:一邊教單詞發(fā)音,一邊教單詞用法,還要把單詞組成范句,還要教他們學會舉一反三去應用這些句子。有時候學生煩了、不學了,還得適時引導,調整教學內容,以適應學生的心理和學習適應性。每單元光單詞的學習至少三節(jié)課,至少考5、6次,這樣還有部分學生跟不上,一部分學生讀準單詞還是困難,心急吃不成熱豆腐,我在心里告誡自己最多的一句話是:“慢慢來,別著急”。老師要穩(wěn)穩(wěn)地在前面帶路,老師要是亂了,學生更沒轍。
四、一幫一,一帶一,薪火相傳
經過多年實踐和思考,我感到一個人的力量還是有限的,畢竟人的精力有限。于是,近幾年,我采用一幫一、一帶一的辦法,課堂上大家一起學,課后,把學得好點的學生分成組,一個好的帶一個差的,程度相當的,互相學習,互相督促。老師起督促作用,定期檢查,評出好老師和好學生的最佳組合。鼓勵、表彰進步大的組合。對進步不是很理想的組合,幫他們分析原因,查找不足,個別組根據需要進行重新分配。這樣,互相幫助的集體中,學生學習積極性大大提高,班級形成了很積極的學習氛圍,學習的火種被星星散開,學習熱情被逐漸點燃,學生的打鬧現(xiàn)象少了,好管理了,英語學習成績也進步了。
五、不拋棄,不放棄,心理疏導
由于農村家庭的各種原因和條件限制,有的學生一上八年級就出現(xiàn)嚴重厭學、掉隊,甚至輟學現(xiàn)象,有部分學生勉強繼續(xù)學習。這時候,我們老師的任務是:堅決留住這批學生。課余,通過談心、找家長、了解情況,適時鼓勵、交朋友等各種招數,無論如何也不放棄他們。在一個孩子有求知欲的時候,教師能做到的最美好的事情,就是:不拋棄,不放棄。尤其對英語教師來說,我們自身的職業(yè)素質,專業(yè)教育理念、教學思想、教學方式和方法,在與一個又一個家庭溝通的過程中,能否讓他們看到希望,無疑起著至關重要作用。
六、重語言,轉思維,大巧不工
在農村這種基礎薄弱的教學陣地里,怎樣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教學任務,還要有教學效果,這就需要我們自己去努力、認真思考和琢磨了。我的總結是:用精練的語言把英語思維和邏輯形象思維結合在一起,使背記單詞成為學生的樂趣而不是負擔,是教學工作的重中之重。例如:在教學中,把單詞拼音化,邏輯化,符合東方人的思考方式,最終使學生形成自己的學習個性,這是教育的大巧不工。
在農村,農家子弟都務農活,春播秋收,播種收獲;作為教師,每見耕耘收獲,更加為此感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