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輝 張振中
所謂高效課堂,是指教育教學效率或效果能夠有相當高的目標達成,并取得教育教學的較高影響力和社會效益的課堂。它是有效課堂的最高境界,是以高效教學為支撐的。其本質就是:采用最適合教師和學生的課堂組織形式,把學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課堂教學上來,使學生最大限度地學到知識、提高個體能力。同時,高效課堂也是一種理想教學境界的追求,教師不僅教得輕松,且要教好;學生不僅學得愉快,且要學好。那么,在今后的工作中,如何促進課堂更加高效呢?筆者認為應該做到以下幾方面:
一、幫助教師尋找工作動力
常聽有的教師說:“現(xiàn)在工作沒勁”。這個“勁”是什么?就是工作動力,一個教師沒有工作動力,一定做不好教育工作,作為我們教育工作管理者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幫助教師尋找工作動力,提高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一是要不斷激勵和滿足教師的各種正當需求,科學測定,一個人平時表現(xiàn)的工作能力與水平和經過鼓勵可能達到的能力和水平,二者之間存在50%的差距。二是要不斷喚起教師適度的工作危機感。提醒和鼓勵教師與時俱進,思想、知識得到及時更新,要定期給自己充電,不斷提高師德水平和自身素質。三是要不斷為教師提供發(fā)揮作用的“舞臺”,以活動促高效。管理者應該引領教師通過舉行各種活動,來打造高效課堂,統(tǒng)一制定方案,流程,以活動為載體,以比賽為契機,提高教師打造高效課堂的能力。管理者還要認清,教師中的人才要得以重用,用人不公是最大的不公,人才浪費是最大的浪費,以此來提高教師工作的創(chuàng)造力,激發(fā)工作熱情。
二、給學生營造良好的受教育氛圍
教師上好一節(jié)課的前提是首先要有個良好的教學氛圍。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常常面臨沖突情境,使之成為阻礙教學效果達成的負面因素,處理得當,沖突可以成為教育全體學生、內化規(guī)范的契機;反之,則惡化師生關系,干擾教學進程,削弱教學效果。教師常常關注學生認知方面,而忽視情感因素。處理好師生關系,對打造高效課堂尤為重要,教師要與學生交流思想,指導學生健康成長,做學生的知心朋友,樂于傾聽學生訴說,設身處地為學生出謀劃策,排憂解難。其次,要滿足學生的合理要求,以知心朋友的身份,對學生提出真誠的希望和良好的建議?!坝H其師,信其道”,這種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很有凝聚力的。第三,教師不要忽視微笑的魅力。上課時,如果教師經常板著面孔,一臉嚴肅,學生犯小錯誤,便嚴厲批評,班級集體死氣沉沉,學生木訥,失去同齡人應有的積極、開朗的性格,老師上這樣的課也是身心疲憊,又何談“師教好”、“生學好”呢?更何談高效呢?
三、優(yōu)化課堂教學
要打造高效課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優(yōu)化課堂,教學生如何認知是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
1. 優(yōu)化課堂教學目標。課堂教學是為達到既定的教學目標而進行的教學活動,因此教師要科學地安排每一分鐘,合理地設計教學過程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保證在45分鐘內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
2. 優(yōu)化課堂教學過程。一節(jié)高效率的課堂,一定是讓學生在心理上處于最佳的求知興奮度和學習狀態(tài),學生要充滿求知的愉悅感,調動學生的良好情緒,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的主體意識和主體精神。教師也應該是全身心地投入到一種境界,完全進入到一種引領學生主動探索知識的過程,教會學生如何去學習。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認為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作為教師,要經常啟發(fā)學生自已動手、動口、動腦,自已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才能懂得學什么、怎么學;才能使學生真正在有限的時間內獲得最精華的能量,使智慧得以發(fā)展。
首先,教師要優(yōu)化教學內容,全面掌握教材、分析教材,讓前后的知識形成一個知識鏈,形成知識體系,做到總體規(guī)劃,做到知識資源合理、科學地整合。這樣教師教學才能游刃有余,運籌有度。不會使課堂慌亂脫節(jié),不會遺漏知識點。
其次,要合理優(yōu)化教學方法。教師在上每節(jié)課的時候,教學方法是同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對象的心理特點和教學手段、教學組織形式密切相關的。課堂教學是師生共同參與、相互作用的一個復雜的雙邊活動的過程。教師承擔著整個教學活動的組織工作,在教學過程中起著主導作用,教師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是辯證統(tǒng)一的,互為因果、互相反饋的。教師的教學藝術就在于緊緊把握住這種對立統(tǒng)一的契機,使學生的主體作用在教師的主導作用下,發(fā)揮出良好的學習優(yōu)勢。所以,教師要用恰當的教學方法處理好教與學的關系。另外,有些科目的知識是抽象的,而學生的認知特點是形象、具體、直觀的。這就需要教師從學生的認知實際出發(fā),注意化抽象為形象。只有教學方法合理、科學,才能更好地服務于課堂教學任務,才能給學生留下更深刻的印象,達到更好的課堂效果。
第三,優(yōu)化教學手段。教學手段的優(yōu)化是取得良好教學效果的保證。一堂好課,離不開多媒體課件、教具、學具、板書設計。恰到好處地運用教具、學具、課件等直觀教學手段,有利于學生形成明確的概念,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蹦軌蛘{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把知識能更快地化復雜為簡單,化抽象為形象,更好地掌握知識。但無論哪種教學手段都忌拖沓冗余,不能為吸引學生眼球而過于花哨,那樣只能是嘩眾取寵,浪費時間,使課堂浮于形式,不僅不能輔助教學,反而會畫蛇添足。
第四,要精心設計板書。使板書猶如一幅清晰的情境圖,能幫助學生鞏固知識,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第五,是優(yōu)化學生的反饋訓練。課內活動既有口頭、也有筆頭,教學設計中要留有時間,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學生有條理地思考問題。習題訓練要面向全班,要精心設計,題目要有啟發(fā)性,題型要多樣,功能要不同,梯度要適當。力爭在有限的時間內,高效地落實好本節(jié)課的知識內容,并且要有滿意的反饋效果。
總之,打造高效課堂是全面的,教育管理者、教師、學生,每個角色的作用都不可忽視,每個環(huán)節(jié)都要精心、用心,只要這樣,我們就一定能打造出高效的課堂,沒有最好,只有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