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峰
在特殊教育教學工作中,班主任不僅是教育者,還是組織者、指導者,是學生全面發(fā)展當中的引路人。他們負責整個班級中學生的學習、生活以及勞動等,在特殊學生成長教育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筆者根據(jù)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闡述相關的工作經(jīng)驗。
對于接受特殊教育的各類學生來說,他們也有著廣泛的學習興趣,其表現(xiàn)欲也是很強的。在表揚他們的時候也會興高采烈的接受,如果獎勵給他們一些物品,他們也會像普通孩子一樣格外的珍惜等等表現(xiàn)。這些告訴我們不能再繼續(xù)采用以往的教學手段了,我們的教學形式需要改變了,以下是我在教學上的幾點策略,希望能夠?qū)ν衅鸬揭欢ǖ膸椭?/p>
一、要善于進行物質(zhì)獎勵
在日常的生活中,班主任應該善于帶領學生一塊學習和活動,讓他們能互相學習和成長。在這個過程中老師是教育者、引導者,告訴他們應該怎么樣去做,把教和學放在日常學習和活動中,對于表現(xiàn)好的學生則進行當面的嘉獎。比如,在大掃除時,讓學生們打掃班級衛(wèi)生,老師可以把任務分配下去,然后逐個教給他們應該怎么樣去完成任務,告訴他們只要好好完成自己的任務,就會得到獎勵。這個過程中學生可能需要很長的時間,教師應該耐心并適時的給予幫助,對于表現(xiàn)好的學生不僅要當面提出口頭的表揚,還要給予一定的物質(zhì)獎勵,讓其他的學生羨慕。特別是年齡小的孩子,無論是盲生、聾生還是智力障礙的學生,物質(zhì)獎勵可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在下一次大掃除時,一些學生就會有積極的表現(xiàn),此時教師應該按照學生的要求去做相應的分配,并告訴他們只要像上次受到表揚的同學那樣做好了就會有獎品。這樣,同學們就會努力地去打掃衛(wèi)生,一方面教育了孩子,另一方面老師的任務也有所減輕。
二、要善于進行精神鼓勵
在對特殊學生開展教育教學工作的時候,班主任教師可能會較多地采用物質(zhì)獎勵。事實上,精神獎勵在對特殊學生教育上也會起到很好的作用。比如,教師在上課的時候,要設置一些比較簡單的題目讓學生來回答,如果學生出現(xiàn)不敢正視老師逃避回答問題的時候,教師應該給與他們肯定熱切的眼神亦或者是用話語來鼓勵他們,向?qū)W生傳達信心,告訴他們老師是抱有希望的,他們是有能力回答的,老師對他們的信任是不會消失的。通過這種心靈的溝通,給與他們動力,產(chǎn)生了學習的動力,才能促使他們?nèi)W習解答各種問題。
三、要善于藝術化的贊美
我們都知道,人類是喜歡被人夸獎的,是喜歡聽一些好話的,對于特殊的孩子來說他們也是一樣的。在個人的教學實踐中發(fā)現(xiàn):如果經(jīng)常表揚他們,告訴他們“你是最棒的”,就會發(fā)現(xiàn)其學習勁頭更強;在讓他們完成任務的時候,如果告訴他們“老師是相信你的,我知道你一定是可以的”,就會發(fā)現(xiàn)其自信心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另外,他們還會重復的做一件被老師肯定的事情。在課堂上,教師應該充分運用各種藝術化的贊美形式去鼓勵這些特殊的孩子去學習,尤其是那些膽小的學生。
四、要善于組織游戲活動
在日常生活學習中,這些特殊的學生對于游戲是特別感興趣的。雖然他們不能和普通的孩子一樣有著健全的身體和精神思維,但是他們還是會一些比較簡單的游戲,也能找到玩伴。教師在選擇一些游戲的時候,內(nèi)容、形式都應該適合他們的觀察、認識、感覺以及想象能力。為了能夠讓他們能在游戲中獲得知識,教師可以設置一些不僅能夠增進其身體發(fā)育,還能提高其思想品德的游戲。孩子們通過做這些游戲,既可以培養(yǎng)他們的思維活動,還能讓他們能夠模仿成人動作,使得他們運用各種記號、符號的能力得到培養(yǎng)。
五、要成為師生聯(lián)系紐帶
家長在這些特殊學生的教育工作中起到相當重要的作用,是他們的首任教師。這些特殊學生在學校和在家中的時間是差不多,在家中的表現(xiàn)是需要班主任以走訪學生家里或者通過電話、信件的訪問來取得同學生家長之間的聯(lián)系,在最大程度上去爭取家長配合,做好學校對孩子們展開的各項教學工作。對于這些特殊的學生來說,他們是不能與社會脫節(jié)的,有的也是要進入社會的。對此,班主任應該創(chuàng)造一些條件來讓他們走進、認識、了解并融入到我們的社會當中去。教師應該鼓勵這些特殊的學生積極參加各種社會性的實踐活動。在對特殊孩子教育中,家庭、學校以及社會只有密切聯(lián)系,通力合作,讓教育的合力得以發(fā)揮,才能讓這些特殊的學生更快速地走進并適應當今社會,讓社會能夠坦然的接受。
在特殊教育事業(yè)中,班主任作用巨大,關系到這些特殊學生的成長與發(fā)展,影響著學生的整個人生,所以班主任應該對特殊學生的生活學習負責。教師應該善于發(fā)現(xiàn)并注重培養(yǎng),努力的去塑造雖然身有殘疾,但個性和人格都健全良好的學生。班主任要對學生的個性做全面了解,在此基礎上有針對性的開展心理輔導。讓學生克服一些不良的心理傾向和負面的思想情緒,與此同時,在日常學習當中向他們灌輸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