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淑貞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3—0093-01
在我告訴學生這節(jié)課是寫作課時,他們最直接的反應是:哎吆!痛苦之狀,無以言表。問他們:為什么?他們七嘴八舌紛紛向我“訴苦”:語文課上寫作文都無話可說,更何況是用英語寫作。我不禁咂舌,這可是一群十七八歲,意氣風發(fā)的少年??!他們身處于一個信息如此膨脹的年代,能夠從電視以及網絡中接觸到很多的信息,他們的視野比那些70,80后要廣闊的多,他們應該才思泉涌才對,怎么正好相反呢。我覺得無非有兩個原因:第一,他們的視覺享受多了,而真正靜下心來,讀點文章,尤其是英文文章,并從中學習反思的機會少了。第二,現(xiàn)在的所要求的寫作內容,與他們相差甚遠,他們是真正的無感而發(fā),我記得我的一位老師曾經講過:你怎能逼著和尚去寫言情小說?我想也許毒品離他們的生活很遠,他們沒有切實體會,而這些學生中間就有很多網癮少年,何不從這方面入手。我的具體做法是這樣的:
1.把握結構(模式)。No Drugs中的文章故事性強,從主人公吸毒——偷盜——戒毒一宣傳禁毒的經歷中描述了吸毒的危害性。而學生的文章也可以從上網成癡——逃學——戒除網癮——正確認識網絡,樹立正確人生觀入手來組織語言。學生只要掌握了文章的框架,文章就容易寫了。我制作了表格以幫助學生對文章結構有個更清晰的認識。
2.填充內容。這一環(huán)節(jié)要讓學生來完成。學生們對這個任務也表現(xiàn)得很積極。總結一下他們的觀點。
網癮成因:壓力大(學習以及與人相處),想從網絡中尋求刺激,緩解壓力;精神空虛想結交朋友;家庭原因(學生們對這一點很忌諱,我也沒有讓他們詳細敘述)等等。
網癮危害:逃學,離家出走,搶劫,情感淡漠,人際交往面狹窄等。
解決辦法:有的同學說了這么一句讓我們全班同學震驚的話:戒網癮比戒毒癮更難!他給我們講了這樣一件事:他的中學同學為了上網,經常與家人發(fā)生矛盾,父親的棍棒,母親的眼淚都沒有阻擋他去網吧的腳步,不給錢就偷,開始是偷家里的,后來是偷別人的,父母親都很難過。我注意到學生們在聽這一段的時候,很專注也很動情,都起來出謀劃策,以幫助這位同齡人戒除網癮。有的說把這位少年綁在家里(像戒毒那樣)不讓他去網吧:也有的說把他送公安局(但有很多同學反對,認為出來以后他要是繼續(xù)上網怎么辦?),可笑的是還有的說把他們家方圓幾百里的網吧都關掉(雖然這種想法很幼稚,但是這位同學急于幫助別人的心意受到大家的表揚)。
3.組織學生正反方辯論。鑒于上一個環(huán)節(jié)的討論,我又提出了一個問題:網絡的利與弊。因為我發(fā)現(xiàn)同學們沒有正確看待網絡,一味把它定位為罪惡的根源,實際上我們都清楚,網絡是個載體,應該正確看待并利用好網絡,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觀點。在辯論中,同學們群情激奮,各抒己見,我要求同學們把觀點寫在黑板上。最后,呈現(xiàn)在黑板上的內容是這樣的:
4.布置任務。第一個:根據(jù)表格虛構一個故事。要求:字數(shù)不限,但是必須運用本模塊所學語法,標點準確。第二個:你覺得網絡的優(yōu)點(或缺點)是什么?闡述你的理由。要求:字數(shù)200,表達準確,標點正確。
很長時間以后,同學們還表示對這堂課印象深刻。我覺得,我們不能選擇學生,但我們可以選擇授課方式,我們不能改變環(huán)境,但我們可以改變自己,我們要積極創(chuàng)新,在新形勢下不斷尋求一條適合我們自己學生的教學之路。任何東西都可以變,但是我們忠誠于教育事業(yè),熱愛學生的心不能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