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玲
古人有“文以意為主”“一意到底”,不能“兩意并出”等見解,這里的“意”就是“中心”,也叫“主題”或“主旨”。立意就是確定文章的中心。不論寫什么文章,總有一個目的,或想告訴人一件事,或想說明一個道理,或要贊成什么和反對什么。這個寫作目的是在審題的基礎上,經(jīng)過精心思考首先確定的。確定了寫作目的,習作才能有一個中心,習作才能圍繞這個中心考慮寫些什么內(nèi)容和怎么去寫。
那么,學生習作怎樣才能快速立意呢?要想快速立意,提高寫作才能,首先要知道立意的一些具體要求。
一、立意要正確,有意義價值
無論是誰,寫文章總是為了讓別人讀后受到教育或啟發(fā)的。因此,文章的立意一定要正確,有意義,有價值。我們使用的蘇教版教材里,很多課文的立意都是很有意義和價值的。如《沉香救母》《木蘭從軍》《臥薪嘗膽》《軍神》《“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九色鹿》《徐悲鴻勵志學畫》《第一次抱母親》《師恩難忘》《司馬遷發(fā)憤寫<史記>》《高爾基和他的兒子》《錢學森》《記金華的兩個龍洞》,等等,這些課文都能夠從不同側(cè)面給人以教育或啟發(fā)。如果讓我們寫一篇《我佩服的一個人》的習作,若寫一個人偷瓜技術(shù)很高,自己很佩服,那思想就不正確了;若寫刻苦學習、樂于助人的同學,是有意義的;若寫保家衛(wèi)國、舍生取義的戰(zhàn)士,是有價值的。這個題目可寫的人和事很多,只要立意是正確的,文章的主題就會有一定的意義和價值。
二、立意要鮮明,有明確觀點
文章立意正確只是最基本的要求,比立意要求稍高的要求是文章的立意要鮮明,文章要能夠體現(xiàn)作者明確的觀點,而不能含糊不清。贊成什么或反對什么,都要旗幟鮮明,而不能模棱兩可。習作的中心要反映客觀事物的本質(zhì),上升到理性的高度,而不能只停留在感性認識上,形不成明確的觀點。記敘文雖然有時不能明確表示作者的觀點和態(tài)度,但要通過所寫的內(nèi)容明顯地顯現(xiàn)出來。如《麻雀》選取了一只老麻雀不懼強大的狗,舍命拯救小麻雀的事為題材,其立意是歌頌愛的力量。如果只寫麻雀和狗之間有趣、驚險的爭斗,立意就不鮮明、觀點就不明確了,文章的意義也就大打折扣?!丁澳惚仨毎堰@條魚放掉”》雖然沒有明確表明作者的觀點,但只要我們細心體會,就能發(fā)現(xiàn)是提倡遵守社會公德,要“慎獨”,而不能自私自利,其立意是鮮明的,觀點是明確的。這篇文章的主旨在我們今天社會文明程度不夠高的情況下,現(xiàn)實意義顯得尤為重大。
三、立意要集中,有清晰線索
一般來說,一篇文章只能有一個主題;多主題的文章也是有的,這不在我們小學生的習作范圍之內(nèi),所以,我們姑且不論。如果一篇文章主題不夠集中,選材顯得很零亂、分散,那么所寫內(nèi)容就會似是而非,若即若離。避免主題不集中、選材零亂、分散的最好辦法就是要安排好文章的線索,一條線索(貫穿主旨的“紅線”)把所有材料貫穿起來,文章就是一個整體,表達的就是一個主題?!赌咎m從軍》是寫花木蘭代父從軍的故事,“代父從軍”從開端到結(jié)尾,跨越的時間漫長,空間廣大,但一線穿到底,思路非常清晰,主題非常鮮明?!稁煻麟y忘》是寫作者劉紹棠回憶小學時代田老師的故事,文章里雖然也寫到母親等人和事,但都是圍繞田老師來寫的,所以內(nèi)容非常集中,絲毫不給人以雜亂的感覺。
四、立意要深刻,有新穎材料
一篇文章所表達的中心思想應當比較深刻,讀后覺得津津有味,深受啟發(fā)。中心思想深刻,也就是要中心思想突出,突出是指超過一般地顯露出來。文章中心思想要突出,就應該想方設法選取新穎的材料。立意要深刻,選材要新穎,辦法很多,如另辟蹊徑,寫別人想不到的事情;善于反思,運用逆向思維來思考一切,等等。教材中的《九色鹿》《軍神》等課文選材都是很新穎的。我們強調(diào)立意要深刻,選材要新穎,并不是說寫文章一定要選新穎的材料,否則就寫不出主題深刻的文章來。事實上,選一般材料的文章,只要選得巧妙,照樣能夠表達深刻的主題。如《落花生》雖然寫的是種花生、收花生、議花生這平常的小事,但卻深刻地表達了“做人要做對別人有用的人”這一深刻的主題。
上面談了立意的要求。那么,學生習作怎樣才能快速立意呢?
一、根據(jù)題目立意
小學生習作多為命題習作。要想快速立意,根據(jù)題目立意就是一個好辦法。因為小學生習作題目一般來說不會有寓意(言外之意),多數(shù)習作題目本身就能提示文章中心。如《記一個助人為樂的人》,“助人為樂”就是要表現(xiàn)的中心;《偉大的友誼》,表現(xiàn)了馬克思和恩格斯之間友誼的無私和偉大;《記我的母親(父親、同學……)》《我的老師》《我的同桌》《一件有趣的事》等等,都可以直接根據(jù)題目來快速立意。
二、根據(jù)材料立意
大多數(shù)文章的題目沒有對文章的中心作出明確規(guī)定,那么就要根據(jù)題目的要求選擇材料,然后對所選的材料進行分析,弄清這些材料所能表達的含義,最后根據(jù)材料確定中心。如《錢學森》題目只是一個人名字,看不出所要表達的中心,但作者根據(jù)自己掌握的材料,寫了錢學森聽到祖國解放后,毅然放棄美國優(yōu)越的生活條件而回國的故事,歌頌了錢學森熱愛祖國的偉大精神。根據(jù)材料快速立意,要求我們學生要從小就養(yǎng)成積累寫作素材的習慣。沒有較多、較好的寫作素材,是難以快速立意的。
三、從不同的角度立意
同一個事物,若從不同的角度去記敘描寫,會有不同的含義?!短羯焦ぁ愤@個題目,按一般思路,多贊揚挑山工吃苦耐勞的精神,或為旅客歡樂而甘愿奉獻的精神??烧n文卻從挑山工不走直線走曲線,看來走得很慢卻常??偱艿接慰颓邦^這方面寫,從而表達了“一步踏不實不行,停停住住更不行”這富有哲理意味的深刻的主題。
總之,學生習作要想寫成功,必須要有個好的立意。習作的生命就在立意。評價習作有許多標準,但決定習作質(zhì)量高低的主要是中心。中心是習作的靈魂,所有的材料、表達方式都是附麗于它的。因此,學生在提筆寫作之前,寫作的中心一定要十分明確,并且用它來統(tǒng)率全篇,貫穿始末。
(江蘇省新沂市合溝鎮(zhèn)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