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翔
前言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加工重量較大的材料的鋸床導料裝置。本實用新型鋸床導料裝置,包括導料槽,導料槽由開口向上的槽鋼制作,在導料槽的左右兩端的底板上分別開設(shè)有左安裝孔和右安裝孔,在左安裝孔內(nèi)固定安裝有第一銷軸,在右安裝孔內(nèi)固定安裝有第二銷軸,第一銷軸的軸線和第二銷軸的軸線均與導料槽的長邊垂直,在第一銷軸上轉(zhuǎn)動地安裝有第一托輥,在第二銷軸上轉(zhuǎn)動地安裝有第二托輥,第一托輥和第二托輥的最上端均高于導料槽的底板。本裝置使用較小的推力,就能夠推動型材在導料裝置上移動。
一、權(quán)利要求書
(一)一種鋸床導料裝置,包括導料槽(2),所述導料槽(2)由開口向上的槽鋼制作,其特征在于:在導料槽(2)的左右兩端的底板上分別開設(shè)有左安裝孔(3)和右安裝孔(4),在左安裝孔(3)內(nèi)固定安裝有第一銷軸(5),在右安裝孔(4)內(nèi)固定安裝有第二銷軸(6),所述第一銷軸(5)的軸線和第二銷軸(6)的軸線均與導料槽(2)的長邊垂直,在第一銷軸(5)上轉(zhuǎn)動地安裝有第一托輥(7),在第二銷軸(6)上轉(zhuǎn)動地安裝有第二托輥(8),所述第一托輥(7)和第二托輥(8)的最上端均高于導料槽(2)的底板。
(二)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鋸床導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托輥(7)和第二托輥(8)的最上端比導料槽(2)底板的上端面高1~3毫米。
(三)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2所述的鋸床導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導料槽(2)的左右兩端的底板上還設(shè)置左托板和右托板,所述左托板的下端通過第一汽缸與導料槽(2)底板連接,所述右托板的下端通過第二汽缸與導料槽(2)連接,第一汽缸和第二汽缸均固定安裝在導料槽(2)底板的下底面上,第一汽缸和第二汽缸的活塞桿均穿過導料槽(2)底板后,分別與左托板和右托板固定連接。
二、鋸床導料裝置分析
(一)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鋸床工裝,特別是涉及一種用于加工重量較大的材料的鋸床導料裝置。
(二)背景技術(shù)
如圖1所示,鋸床在鋸料時,要將被加工的材料,如型材1放置在導料槽2內(nèi),導料槽2由開口向上的槽鋼制成,當型材1需要鉅其它位置時,需要將型材1在導料槽2內(nèi)移動,由于型材1的重量較大,當推動型材1時,需要克服的摩擦力較大,因而費時費力。
(三)實用新型內(nèi)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shù)問題是提供一種結(jié)構(gòu)簡單、成本低、操作簡便的鋸床導料裝置,使用較小的推力,就能夠推動型材在導料裝置上移動。
本實用新型鋸床導料裝置,包括導料槽,導料槽由開口向上的槽鋼制作,在導料槽的左右兩端的底板上分別開設(shè)有左安裝孔和右安裝孔,在左安裝孔內(nèi)固定安裝有第一銷軸,在右安裝孔內(nèi)固定安裝有第二銷軸,第一銷軸的軸線和第二銷軸的軸線均與導料槽的長邊垂直,在第一銷軸上轉(zhuǎn)動地安裝有第一托輥,在第二銷軸上轉(zhuǎn)動地安裝有第二托輥,第一托輥和第二托輥的最上端均高于導料槽的底板。
本實用新型鋸床導料裝置,其中所述第一托輥和第二托輥的最上端比導料槽底板的上端面高1~3毫米。
本實用新型鋸床導料裝置,其中所述導料槽的左右兩端的底板上還設(shè)置左托板和右托板,左托板的下端通過第一汽缸與導料槽底板連接,右托板的下端通過第二汽缸與導料槽連接,第一汽缸和第二汽缸均固定安裝在導料槽底板的下底面上,第一汽缸和第二汽缸的活塞桿均穿過導料槽底板后,分別與左托板和右托板固定連接。
本實用新型鋸床導料裝置與現(xiàn)有技術(shù)不同之處在于本實用新型通過在導料槽底板上安裝第一托輥和第二托輥,能夠?qū)Я喜蹆?nèi)放置的型材與導料槽底板的滑動摩擦力變?yōu)樾筒呐c第一托輥和第二托輥的滾動摩擦力,因而使用較小的推力推型材,就能夠使其在導料裝置上移動。
下面結(jié)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鋸床導料裝置作進一步說明。
(四)附圖說明
(五)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鋸床導料裝置包括導料槽2,導料槽2由開口向上的槽鋼制作,在導料槽2的左右兩端的底板上分別開設(shè)有左安裝孔3和右安裝孔4,在左安裝孔3內(nèi)固定安裝有第一銷軸5,在右安裝孔4內(nèi)固定安裝有第二銷軸6,第一銷軸5的軸線和第二銷軸6的軸線均與導料槽2的長邊垂直,在第一銷軸5上通過軸承轉(zhuǎn)動地安裝有第一托輥7,在第二銷軸6上通過軸承轉(zhuǎn)動地安裝有第二托輥8,第一托輥7和第二托輥8的最上端均高于導料槽2的底板。本實施例中第一托輥7和第二托輥8的最上端比導料槽2底板的上端面高1~3毫米。
本實施例中,在導料槽2的左右兩端的底板上還設(shè)置左托板和右托板,左托板的下端通過第一汽缸與導料槽2底板連接,右托板的下端通過第二汽缸與導料槽2連接,第一汽缸和第二汽缸均固定安裝在導料槽2底板的下底面上,第一汽缸和第二汽缸的活塞桿均穿過導料槽2底板后,分別與左托板和右托板固定連接。當型材1放置在導料槽內(nèi)時,通過左托板和右托板托住,此時型材1不與第一托輥和第二托輥接觸,當需要推動型材1時,控制第一汽缸和第二汽缸,將左托板和右托板放下,使型材1與第一托輥和第二托輥接觸,從而能夠方便的在導料槽內(nèi)推動型材1。
以上所述的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進行描述,并非對本實用新型的范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設(shè)計精神的前提下,本領(lǐng)域普通技術(shù)人員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shù)方案作出的各種變形和改進,均應(yīng)落入本實用新型權(quán)利要求書確定的保護范圍內(nèi)。
(作者單位:1.安徽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2.凱盛重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