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云溥
一個野心勃勃的政客在美國政壇呼風喚雨,甚至算計了美國總統(tǒng)并取而代之?!都埮莆荨罚∥衣犚娔阍诤?。
不,我們要說的不是這部熱門美劇,而是它的制作方和播出平臺Netflix,美國最大的在線影片租賃和流媒體服務商。
這家公司是靠出租DVD起家的。區(qū)別于傳統(tǒng)的DVD租賃門店,Netflix的商業(yè)模式是把消費者挑選影片并下單的一切流程搬到互聯(lián)網(wǎng)上,然后通過郵遞的方式把DVD送達客戶手中。
一家出租DVD的電商,聽起來一點都不新鮮吧?但你需要注意的是,Netflix創(chuàng)辦于1997年,網(wǎng)站正式上線是在1998年4月。那個年代,亞馬遜才剛成立兩三年,還在賠本賺吆喝;Facebook的創(chuàng)始人扎克伯格正在讀高中;而現(xiàn)在人們熟悉的蘋果iTunes商店還沒影呢,這東西連同iPod要到2001年才問世。在上世紀90年代后期,DVD光盤還是新生事物,人們想在家看部電影,需要去租或買一盒又厚又沉的錄像帶。
Netflix就是這樣的一家互聯(lián)網(wǎng)創(chuàng)業(yè)公司,或者說電商先驅。今天,它儼然已成數(shù)字娛樂巨頭,可以豪擲1億美元投資《紙牌屋》這樣的精品劇集,并和HBO等老牌電視大鱷搶奪用戶的客廳。Netflix的崛起其實和一個政客的奮斗存在某種相似之處:不斷挑戰(zhàn)大佬,殊死纏斗,直到把對手踩在腳下。
公司創(chuàng)立之初,Netflix險些被傳統(tǒng)模式下的巨頭絞殺。
因為Netflix試圖顛覆影片租賃門店。在1998年的美國,這個行業(yè)的龍頭老大是百視達(Blockbuster)。1985年,程序員大衛(wèi)·庫克(David Cook)創(chuàng)立了百視達。他開設門店并使用創(chuàng)新的電腦程序管理錄像帶庫存,幫助消費者快速找到最受歡迎的電影。1987年庫克把百視達賣給了韋恩·休依恩加(Wayne Huizenga),百視達開始加速擴張,到1994年已經(jīng)擁有遍布全美的3000多家門店。周末開車到附近的百視達租一兩盒錄像帶回家,是當時美國人非常流行的家庭娛樂方式。
不過別忘了,周一你還得把錄像帶還回去。百視達的收費標準是每部影片5美元,租期3天,逾期不還的話就要收取滯納金。一個廣為流傳的故事是,里德·哈斯廷斯(Wilmot Reed Hastings)在1997年的某天為自己租賃的《阿波羅13號》支付了40美元滯納金,他一怒之下創(chuàng)辦了Netflix,宣稱在這里“永遠沒有滯納金,想看多久看多久”。
哈斯廷斯是Netflix的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現(xiàn)任董事會主席兼CEO,他曾經(jīng)的搭檔、也是Netflix的另一位創(chuàng)始人馬克·倫道夫(Marc Randolph)早已離開公司。后者在2010年接受《連線》記者吉娜·基廷采訪時說,哈斯廷斯所謂40美元滯納金的創(chuàng)業(yè)故事純屬扯淡,創(chuàng)辦Netflix的念頭就是他們倆在上班的路上聊出來的。
1997年春天,倫道夫是一家名為Pure Atria的軟件公司的營銷主管,哈斯廷斯是這家公司的CEO。兩人在上班的通勤車上經(jīng)常聊些新奇的點子。當時美國的影片租賃業(yè)主要玩家是百視達、影庫和好萊塢視頻連鎖店,倫道夫覺得這三家大公司的用戶體驗很糟糕。他設想中的商業(yè)模式很簡單:建立足夠豐富的DVD影片資源庫,用戶在線挑選影片,足不出戶就能收到郵遞來的DVD。至于收費,起初可以參照百視達等門店的費率,每張碟片4美元租金加2美元運費,租片人可以保留碟片7天,然后再寄回來就行——如果用戶很喜歡這部電影,不想歸還碟片怎么辦呢?沒問題,按照零售價的七折購買即可。
哈斯廷斯愿意投資支持倫道夫創(chuàng)辦公司,他看到了這個計劃的誘惑力所在:
一、沒有滯納金這回事。該死的滯納金,見鬼去吧。
二、DVD很輕薄,適于郵遞。錄像帶也見鬼去吧。
三、1997年的好萊塢只有大約500部電影發(fā)行了DVD,但這個數(shù)量也比百視達那些門店里的庫存多得多?;旧?,用戶想看的片子都有(色情片就算了)。
四、更重要的是,比門店租賃要便宜。
但是,這個模式也有些現(xiàn)實困難:
一、郵費較貴。
二、DVD損壞和遺失的成本較高。
三、DVD播放機還不夠普及,價格昂貴,而且視頻格式還有點混亂,一些機器無法播放所有碟片。
四、令人頭大的是,如何說服那些愛逛門店的用戶喜歡上在線選購?任何試圖改變消費者習慣的商業(yè)計劃都很麻煩。
但無論如何,事情都得做起來再說。倫道夫帶領十幾個人的團隊辛苦工作6個月,做出了一個能為用戶提供影片選擇建議的推薦引擎,有點像中國人熟悉的豆瓣。1998年4月14日,Netflix上線了。好奇的人們涌入Netflix,當天有了一百多份訂單。需要發(fā)貨的DVD超過五百張,超出了倫道夫的預期。服務器崩潰了,庫房里的打印機也卡住了,工人們手忙腳亂。哈斯廷斯一度想在網(wǎng)站上掛出“店鋪太擠,稍后回來”,隨后所有人都意識到了:
這是互聯(lián)網(wǎng)店鋪,它永不關門。
如何說服那些愛逛門店的用戶喜歡上在線選購?任何試圖改變消費者習慣的商業(yè)計劃都很麻煩。但無論如何,事情都得做起來再說。
Netflix上線后只用了4個月,月收入就達到10萬美元,兩萬多張DVD處于流轉狀態(tài)。與此同時,DVD播放機的價格也從上一年同期均價1100美元跌至580美元。Netflix采取的市場推廣策略是聯(lián)合播放機制造商,在機器包裝盒里放置Netflix的優(yōu)惠券,承諾用戶可以在超過一千部電影的影片庫里任意挑選。到了1998年的圣誕節(jié),數(shù)以百萬計的DVD播放機售出,成了美國最受歡迎的圣誕禮物,一臺只要200美元左右——也就是說,不管是否喜歡并使用Netflix的服務,幾百萬美國人都知道,租賃電影有了新辦法。
倫道夫的營銷團隊繼續(xù)測試新方案。1999年7月,Netflix推出“天幕計劃”,允許客戶以每月支付20美元的代價一次租用多達6部電影,并可以無限期保留碟片。如果客戶歸還所有碟片,就可以再獲得6張DVD。
“天幕方案把快樂帶回了電影租賃市場,我們的客戶總能在電視機頂上放幾張片子,以便在心血來潮時觀看?!惫雇⑺乖诋敃r的新聞發(fā)布會上說,這是“準DVD點播服務”。
Netflix的用戶在迅速增長。到了2001年3月,哈斯廷斯宣布,Netflix有望在2004年擁有超過一千萬人的用戶群,到那時,獨立制片人就有可能繞過制片廠,直接在Netflix的平臺上發(fā)行他們的電影。
這是一個美好的愿景,現(xiàn)實是,Netflix與百視達在規(guī)模上仍相去甚遠。在2002年的巔峰時期,百視達擁有超過八千家門店和五千萬注冊用戶,其中活躍用戶有兩千萬,百視達的市值最高達到30億美元。
百視達CEO約翰·安蒂奧科注意到了潛在的挑戰(zhàn)者。雖然Netflix在2001年只有不到50萬用戶——哈斯廷斯的雄心壯志看起來像個笑話,但百視達還是推出了競爭策略:投入4.5億美元儲存DVD,用來淘汰1/4的錄像帶庫存。安蒂奧科看到了DVD這一新載體的前景,但他堅持認為在線租賃市場規(guī)模有限,門店仍是百視達的主陣地。作為門店的補充,百視達在2004年8月20日推出網(wǎng)站“百視達在線”。場面盛大的發(fā)布會上,安蒂奧科向競爭對手宣布:“你已經(jīng)正式喚醒了一個沉睡的巨人,現(xiàn)在讓我們出手吧!”
巨頭的卡位手法是正確的,但百視達犯了個嚴重的錯誤:它不愿舍棄正在帶來滾滾現(xiàn)金的門店業(yè)務,門店的客戶資源庫不與百視達在線共享。網(wǎng)站的廣告也不能提及滯納金問題,安蒂奧科認為這會給門店造成負面影響。
2005年底,Netflix的訂閱用戶達到420萬人,市值約為15億美元,百視達的市值降到6.84億美元。
后起之秀Netflix正在市場上發(fā)足狂奔,老大哥百視達轉身的動作還是遲緩了些。經(jīng)過測算,每獲得一個新增用戶,Netflix的成本是38美元,而百視達需要花費50美元。
百視達終于意識到門店的衰落不可避免,在線業(yè)務是大勢所趨。高管們開始向門店經(jīng)理施壓,要求他們向顧客推薦百視達在線。但是門店員工普遍消極應對,大家都很清楚,推薦店里的顧客去網(wǎng)上租片,等于把到手的業(yè)績推給百視達在線。百視達高管組成的抽查隊伍去門店暗訪,驚訝地發(fā)現(xiàn)一些門店經(jīng)理甚至把電腦都藏起來了,對前來咨詢的客人說“在線服務根本不行”。
“并網(wǎng)”方案實質上把雙方拉到了一個“看誰先死”的殘酷游戲中來。按照克里斯滕森在《創(chuàng)新者的窘境》中提出的觀點,在很多時候,巨頭的失敗并非由于喪失了原有優(yōu)勢,相反,正是由于巨頭固守優(yōu)勢領域,導致它忽略了破壞式創(chuàng)新的發(fā)起者。
百視達決心痛下殺手。百視達在線總經(jīng)理沙恩·埃萬杰利斯特策劃出了“并網(wǎng)”計劃,即把門店和在線業(yè)務合并:消費者只要支付給百視達固定的月租費,無論在線還是到門店,無論租賃還是歸還DVD,都可以獲得統(tǒng)一、便利的服務。
安蒂奧科批準在全美范圍內(nèi)強力推廣“并網(wǎng)”方案。立竿見影,將近100萬新用戶在很短時間內(nèi)被“并網(wǎng)”方案吸引到百視達,其中包括相當多原本訂購Netflix服務的用戶。
Netflix和百視達的高管都清楚,“并網(wǎng)”方案實質上把雙方拉到了一個“看誰先死”的殘酷游戲中來。財務專家們分析發(fā)現(xiàn),如果Netflix的用戶不斷外流,公司股價會在兩年之內(nèi)崩潰;如果百視達一面投入巨資推廣在線業(yè)務,一面忍受門店營業(yè)額的急速下滑,加上以往的高負債,可能只要一到兩個季度時間,“并網(wǎng)”就將導致百視達破產(chǎn)。
2007年1月21日,哈斯廷斯和安蒂奧科這兩位明爭暗斗的CEO在圣丹斯電影節(jié)期間終于會面。哈斯廷斯承認,“并網(wǎng)”是個偉大的命題,Netflix無力與之抗衡。但是,百視達要為每次店內(nèi)交易付出2美元成本,而且“并網(wǎng)”沒有限制用戶每月可以租賃的影片數(shù)量,這將導致百視達陷入致命的財務困境。
“那么,你有什么建議?”安蒂奧科說。
“讓我們買下你的用戶,Netflix擅長在線業(yè)務。”哈斯廷斯說。
“我不知道我們怎樣才能達成交易?!卑驳賷W科回答。兩人就此分手。
百視達拒絕了Netflix收購百視達在線的提議。這意味著兩家公司將血戰(zhàn)到底,至死方休。
但是一場意外的人事變動,終結了Netflix和百視達的戰(zhàn)爭。
事情出在百視達CEO安蒂奧科的薪酬合同上。按照董事會設定的激勵方案,安蒂奧科將因“并網(wǎng)”方案帶來的大量新增用戶,獲得高達760萬美元的獎金。但是,百視達的主要投資人卡爾·伊坎憤怒了。他無法容忍在整個公司陷入高額債務危機的時刻,CEO一個人拿走這么多錢。2007年2月下旬,董事會把獎金支票交給安蒂奧科,上面少了200萬美元。
安蒂奧科也憤怒了。他拒絕接受這張支票,并和伊坎發(fā)生了激烈爭吵。3月20日,百視達宣布安蒂奧科離職。
伊坎找來接替安蒂奧科的人選,是連鎖便利店7-11的前CEO吉姆·凱斯(Jim Keyes)。凱斯上任后幾乎全盤否定了“并網(wǎng)”方案,主張在百視達門店里增設食品和電子產(chǎn)品貨架,把單一的DVD租賃店變成像7-11那樣的綜合便利店。凱斯認為,顧客會喜歡在進店挑選影片的時候順便買點什么,比如飲料、比薩和iPod。而且,凱斯還準備提高在線租賃影片的價格,以彌補財務虧空。這等于宣布終結價格戰(zhàn),把那些被“并網(wǎng)”的低價服務吸引來的客戶再送回給競爭對手。“并網(wǎng)方案一直在摧毀百視達?!眲P斯對外界宣稱,百視達將重新振興門店。
徹底推翻既有戰(zhàn)略,用自己過往的職業(yè)經(jīng)驗指導新的工作——空降高管最容易犯的兩大忌諱,凱斯都占全了。
看到百視達把單月租金大幅提高10美元、達到34.99美元的新方案,哈斯廷斯和Netflix的其他高管應該有種“死里逃生”的狂喜。Netflix本已被逼至死角,對手卻在此時抽身而退,接下來發(fā)生的事情就沒有任何意外了。2009年春,Netflix的用戶數(shù)量跨過千萬大關,記者吉娜·基廷采訪哈斯廷斯,請他談談主要對手百視達。哈斯廷斯的反應相當夸張:“誰?我們的主要對手是Redbox,百視達不夠級別?!?/p>
哈斯廷斯有理由傲慢。在他的領導下,Netflix這只小螞蟻擊倒了大象:2010年9月23日,百視達發(fā)布公告稱,公司負債近10億美元,已經(jīng)提交破產(chǎn)保護申請。此前幾個月,卡爾·伊坎已經(jīng)拋售了自己持有的近17%百視達股票,在百視達從紐交所退市前抽身離去。
“他們是正派人,而且一直很努力?!痹诒粏柤皩Π僖曔_破產(chǎn)有何看法時,哈斯廷斯說,“這家公司很久以來一直想搞垮我們,結果他們自己日薄西山?,F(xiàn)在我對他們致以最衷心的祝愿,我們有下一輪新的對手了?!?p>
Netflix賭對了趨勢。當下正是數(shù)字娛樂產(chǎn)業(yè)勃興的時代,連傳統(tǒng)的有線電視運營商都被互聯(lián)網(wǎng)打得手忙腳亂?,F(xiàn)在,Netflix的主營業(yè)務已經(jīng)轉向在線流媒體,它的用戶夜間傳輸電影所需的帶寬已經(jīng)占到全美互聯(lián)網(wǎng)流量的35%。
2011年,Netflix超越蘋果iTunes商店,成為美國最大的影視節(jié)目在線運營商。用了十五年時間,Netflix從一家只有十幾個人的初創(chuàng)公司,成長為全世界最大的影片庫,提供超過20萬部電影的在線觀看和DVD租賃服務,用戶4100多萬,遍布全球。
2013年,Netflix收入43.7億美元,推出的《紙牌屋》、《鐵杉樹叢》等劇集在全球范圍受到熱捧。連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都在不久前(2014年2月)《紙牌屋》第二季上線時,發(fā)布推特表明自己是Netflix的用戶:“明天,《紙牌屋》,請別劇透?!?/p>
哈斯廷斯可沒打算一輩子靠出租DVD碟片盈利。他說過,他將在2030年左右的某個時候,親自交付Netflix郵遞的最后一張DVD。
現(xiàn)在看來,可能要再提前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