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慧霞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老師出題考學生這種考試形式的確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學生的學習,但是在素質教育的今天,單單靠這種考試形式已不能適應教育的發(fā)展,還應讓學生出題考老師,并把二者緊密結合起來,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近年來,在小學語文課教學中,每次單元復習考試之前,我都在考試的內容、試題的類型、時間長短等方面提出具體要求,讓學生在系統(tǒng)復習、搜集資料、深思熟慮的基礎上每人擬定一份試題,并把這些題親手做出來。這些完成后,我把這些試題匯集起來進行綜合分析,選出幾套符合《課程標準》要求、有一定廣度和深度的試題,由我在課堂上進行答題,并把解題思路、步驟說給學生聽,我的答案正確與否學生當場評判。同時,鼓勵學生對有疑問的地方進行質疑,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
我們所以說學生出題考老師是一種提高教學質量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因為:
(1)創(chuàng)建了一種輕松和諧的學習氛圍。每次教師出題考學生,許多學生都異常緊張,唯恐因考試成績不佳而受到老師和家長的責備。學生出題考老師則不同,學生出題時是自覺的,老師答題時學生做裁判,可以隨時向老師提出問題,他們的行為是主動的、心情是愉快的。在這種不尋常的環(huán)境中,學生的學習自然會事半功倍。
(2)知識的學習由被動變成了主動。為了出好題,每個學生都會系統(tǒng)地復習所學的知識,并查找相關資料,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的學習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得到了充分發(fā)揮,大大地提高了學習效率。
(3)學生的智力和能力得到提高。學生在出題時,必須通過分析、比較,最后達到規(guī)范條理,這個過程就使學生的認識能力、歸納綜合能力、文字表達能力、評判能力得到了鍛煉和提高。如我班學生xm就證明了這一點,他的弟弟去年上半年因多種原因學習成績下降,他就利用休息時間幫弟弟復習功課,并出一些練習題讓弟弟去做,像老師那樣對弟弟耐心講解和嚴格要求,使弟弟的學習趕了上去。
(4)促進教師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業(yè)務水平。學生出的題,有的難度較大,有的則相對膚淺,從中教師可以看出哪些同學掌握了學習內容,哪些同學還沒有完成學習任務,可以分析出他們知識掌握的廣度和深度,及時發(fā)現(xiàn)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從而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同時,對于學生在試題中涉及的重點難點問題,也促使教師去鉆研教材,改進教法。
學生出題考老師,老師有時也會在課堂上回答不出學生的問題,但會明確告訴學生:考題比較復雜,準確答案要等課下分析后再告訴同學們。大家非但沒有輕視老師,還被老師一絲不茍的治學態(tài)度深深感動,在學習中也養(yǎng)成了認真、仔細的好習慣。實踐證明,學生出題考老師彌補了“老師出題考學生”的缺陷,二者的有機結合促進了語文教學,提高了教育質量。
(山東省東明縣開發(fā)區(qū)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