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璐
【摘要】本文采用問卷調查法、訪談法、課堂觀察法及教學實驗法等研究方法對教師提問及其對學生口語輸出的影響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初中英語 教師提問 口語輸出
教師提問是在課堂教學中廣泛采用的一種互動模式,教師通過提問可以增加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從而提高學生口語輸出能力。教師提問得到了很多研究者的關注,但是對于學生口語輸出的研究較少??谡Z輸出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教師是其中一個主要的外在因素。本文研究目的是了解初中英語課堂教師提問的現狀,并探討改善初中英語教師提問是否會對學生口語輸出造成影響。
1 核心概念闡述
1.1 教師提問
問題是任何帶有疑問形式或功能的句子。提問是為了引發(fā)學習者的口頭陳述或手勢表達的反應。Kathleen Cotton 認為在課堂環(huán)境中,教師提問指的是一種傳達給學生學習的內容的教學提示或刺激,并指導他們要做什么以及如何去做。教師觀念中的提問,僅僅是從句子中是否包含問題這一角度來考慮的,而不是從能否引起學生的反應這一角度來考慮。在瑞格看來,只要學生發(fā)生了思維反應,能引起學生的討論,都可以算做是提問。
有學者認為,課堂提問是指在教學中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地設計若干問題用以啟迪學生思維,引導學生學習達到教學目標要求的一種常用的教學手段。還有學者明確指出課堂提問的本質實際上是一種是“對話”。提問是一種交往過程,交往的目的在于理解,因此提問的過程是教師通過問題的展現,促進學生進行的理解的過程。
在本研究中,研究者把“教師提問”界定為: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根據教學目的需求和學生的需要,設置一系列問題情景,以期得到學生的反饋的一種教學行為。
1.2 學生口語輸出
有效語言輸出是指由教師提問引出、由學習者完成的,符合或稍稍超出學習者語言水平且有重點結構、語義準確、交際功能完整的語言表達,其中包括口頭輸出和筆頭輸出。
口語輸出是師生互動的一個過程,在語言教學中非常重要??谡Z輸出一般指的是在二語課堂的互動活動中,由輸入和輸出產生的一種形式??谡Z輸出不僅是二語習得的產物,而且是二語習得的有效動力。強調其的目的是使學習者注意他們語言方面的問題,從而提高口語水平。 關于口語輸出沒有確切的定義,根據本研究的研究目的,本研究中的口語輸出是指在英語課堂上學生回答問題的流利性、準確性和復雜性情況。
2 教師提問對學生口語的影響
(1)初中英語教師對教師課堂提問有著足夠關注,但對口語輸出缺少關注
在訪談中,當問及被訪教師“是否在課堂上經常提問”,教師們異口同聲回答經常。當被訪教師又被問及“提問的目的是什么”,被訪教師說:就是檢查學生掌握所學知識的情況,還有教師認為提問是為了吸引學生注意力,避免學生走神??梢詮慕處煹脑捳Z中看出,教師們都意識到了提問重要性,并積極實施。隨后研究者又問被訪教師如何看待課堂提問與學生口語之間的關系,教師們都一致認為提問可以提高學生口語水平。提問使學生不得不用語言表述出自己的觀點,必然會對口語輸出水平有積極影響。當追問及被訪教師“那您在課堂上是否特意注重提高學生口語水平?”教師回答“沒有,中考又不考口語”。從中可以看出,教師雖然意識到提問的重要性,但并有注重學生口語輸出的重要性,更沒有注重通過提問來提高學生口語輸出。這說明教師對學生口語輸出缺少關注。
(2)教師課堂提問的問題類型單一
所有教師都反映他們會提前設計問題,特別是開放性問題,都會提前設計好。大多數教師表示會課前設置一些問題,不過只會設計開放性的問題。但是課堂上是否提問開放性問題要取決于教學時間。從課堂教學情況看,教師在課堂上提問的問題中很多不是教師備課時準備的問題。研究者問到“課上提問的問題是什么樣的問題”,教師回答:回憶性問題,或者是在書上能直接找到答案的問題,也會提一些沒有固定答案的問題,讓學生討論。有老師說一般不會提問開放性問題,因為預想到學生不會,怕耽誤太多教學時間。結合 10 節(jié)英語課堂觀察結果來看,教師課堂上大多提問的是回憶性或事實性問題,綜合性和評價型問題很少。這說明教師課堂提問的問題類型單一,促進學生口語輸出的推理性和開放型問題偏少,這不僅不利于學生口語輸出,也不利于學生思維的發(fā)展。
(3)教師課堂提問后候答時間不夠充足
當問及“提問后,您一般怎么做?”被訪教師回答會給予學生思考時間,隨即追問等待時間是多久,大多數教師表示要根據問題的難易程度,簡單的問題會不給思考時間,稍難的問題會給1 到 2 分鐘的時間思考。對比課堂觀察結果,教師行為有很大差異,在課堂上教師不給學生思考時間,或者給 1 到 2 秒的時間。從中看出,教師為了把握教學時間和完成教學內容,不會在等待學生回答上給予太多時間,使得學生思考時間減少,口語輸出相對減少。
(4)教師課堂提問后反饋內容過于簡單,反饋方式以簡單性正反饋為主
當問到“當學生回答正確時,您通常怎么做?”大多數被訪教師回答會鼓勵表揚學生。只有2 位教師表示除表揚肯定學生回答外,還會追問一個“why”,當被追問緣由時,兩位教師都是為了讓學生能夠多說一些。當問到“當學生回答錯誤時,您通常怎么做?”所有老師都說不能批評學生,那樣影響學生的積極性。有的老師會直接給學生糾正,自己說出正確答案。有的老師不會直接自己糾正,而是讓其他學生糾正。有的老師表示會引導學生自己糾正,但是會考慮學生程和教學時間,引導似乎做的不充分。結合 10 節(jié)英語課堂觀察結果分析,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回答正確回答采用簡單的表揚肯定,比如說 GOOD!GREAT!等。對學生的錯誤回答,大多教師會直接改正。還有一種情況是教師對學生的回答不做任何反饋。從中可以看出,教師雖意識到應該對學生回答進行反饋,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卻往往忽略這個教學行為。由此可以得知,教師對于學生回答傾向于簡單性的正反饋,糾正性反饋采用較少,其中直接改正采用較多。
【參考文獻】
[1]周軍平.教師話語與第二語言習得.《外語教學》.2006,3.P69-72
[2]劉雄姿.外語課堂教學中糾錯性反饋研究綜述.《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0,5.P74
[3]盧仁順.“輸出假設”研究對我國英語教學的啟示.《外語與外語教學》.2002,4.P3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