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學軍
摘 要:正確的擺臂技術對于提高短跑水平有積極的作用,同時影響到身體獲得向前的水平速度及身體的協(xié)調(diào)能力。在短跑訓練中,擺臂技術往往被教練員所忽視,從而抑制了運動員水平提高的速度與幅度,而且現(xiàn)代短跑技術重視擺臂技術,正確的擺臂技術有利于短跑成績的提高。
關鍵詞:擺臂技術;訓練方法;短跑成績;建議
衡量短跑成績好壞的直接方式是所需時間的長短,也就是用最短時間跑完一定的距離。所以,運動員想提高運動成績就得與時間對抗,還要靠身體各部分和短跑各環(huán)節(jié)緊密配合來完成。短跑中最基本、最簡單的技術就是擺臂的動作了,所以一般在基層學校的教學中和教練員在訓練運動員中經(jīng)常被老師和教練所忽視。由于經(jīng)常忽視擺臂動作這一點,從而就影響和減慢了短跑成績的提高。
一、正確的擺臂方法能夠加大后蹬力量
不擺動雙臂會大大減弱后蹬的力量,而且僅僅依靠支撐腿蹬地無法達到腿部能力的最大限度發(fā)揮,進而影響跑步的幅度和速率,直接導致跑步成績的降低。腿部蹬地力增強,利于將髖部更好地送出和步幅加大。力學分析證明,胳膊后擺時與人體水平前進方向相反,從而產(chǎn)生了一對反作用力,此時后擺胳膊的力加大了人體前進的推力,進而加快跑步速度。
二、正確的擺臂在跑步中能保持人體的平穩(wěn)
我們經(jīng)??梢钥吹绞ルp臂的人在走路時為了保持身體平衡肩膀會前后擺動。同理,在跑步的過程中,在腳步的幅度和速率加大時,如果想保持身體平穩(wěn),僅依靠肩膀擺動是不夠的,此時就應該加大胳膊前后擺的幅度,在保證人體平穩(wěn)的同時再加大跑的速率。因此,我們可以得出維持身體平衡正確的擺動雙臂起到非同小可的作用。
在日常跑步中,常見的有胳膊上下打鼓式的擺動方式和左右交叉式的擺動方式,這兩種擺動方式都無法很好地調(diào)動人體的肌肉保持身體平衡,而且會影響步幅和步頻的發(fā)揮。在跑步過程中,兩腿快速擺動,速度越快,步幅越大,身體前傾角度也越大,這樣就得需要身體異側的手臂的擺動力度和幅度的加大來維持身體的平穩(wěn),從而能夠保證跑進過程中水平向前的速度。例如,日常教學訓練過程中,常會看到運動員在終點撞線的那一刻摔倒的現(xiàn)象。這是由于撞線時運動員的軀干前傾,頭部也向前,而且雙臂也置于身體前方,這樣身體重心就會前傾導致摔倒,撞線時正確的雙臂擺動方式應該置于身體后側,這樣才能維持人體平穩(wěn)。
三、擺臂可以加大跑步速度
根據(jù)正確的擺動雙臂的方法能夠使身體保持平穩(wěn)的原理,若加大了胳膊的擺動的速率和幅度,就會使大腿面高抬,髖部更充分地送出,進而還可以增大步幅,同時,前后擺臂的方式可以使人體運動軌跡主要圍繞脊柱為軸進行旋轉(zhuǎn),盡量避免身體重心左右的搖擺來減少運動中身體能量的無端消耗,使能量的利用效率得以提高,進而縮短跑步時間。
通過查找一些文獻資料中的案例,發(fā)現(xiàn)短跑過程中運動員擺動雙臂的方法對其成績具有影響。運動員在跑步過程中存在幾種擺臂方式,比如,左右擺,上下擺,夾臂跑或小幅度擺臂跑等方式。據(jù)力學分析,這幾種擺臂方式并不能發(fā)揮兩臂在短跑中的經(jīng)濟性和實效性,會影響成績。
根據(jù)上述問題,本人通過查找文獻資料、對師大田徑隊教練進行跟蹤訪談,針對專門性的擺臂方法的訓練,綜合出以下幾個有實效性的訓練方法:
1.原地不負重的擺臂練習
兩腳以前后開立的方式站立,兩胳膊前后輕快放松地擺動,這種練習方法在生理學上講,此時沒有任何負荷,可以達到最大的減短收縮的練習,可以加快最大的擺臂速度。
2.拉橡皮筋的練習
像原地前后擺動雙臂一樣練習,只是給兩臂增加了對抗力,橡皮筋在一定的范圍內(nèi),拉力和兩臂拉長的長度成正比。所以,擺動時兩臂與軀體角度越大,它所受到的阻力也會相應的增大。
3.手握啞鈴進行前后有力的擺動雙臂
4.克服自己身體重量的練習
如:俯臥撐,可以訓練增強兩臂肌肉群和肩部肌肉群的力量。
5.加快速度的平推或上舉杠鈴的練習
以上的練習本著全面發(fā)展兩臂擺動時所需的速度和力量,從而綜合快速地提高擺臂效率。
四、結論與建議
1.結論
①運動時跑的項目中最基本、最簡單的技術動作就是擺臂了。在短跑的過程中大腿面的前擺抬腿不足,步子就小,或者坐著跑等的不正確的動作都與擺動雙臂方法的不正確有關。所以,要清醒地認識到正確的擺臂方法對短跑有積極主動的作用。
②正確的擺臂方法對發(fā)揮短跑的經(jīng)濟性和實效性有很明顯的效果。
③本文通過對擺臂技術動作理論分析和在短跑過程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對案例的閱讀和田徑教練員的訪談得出結論:正確的擺臂技術動作,對提高短跑成績有很直接的關系。
2.建議
①對剛接觸和學習短跑的學生或運動員要嚴格按照科學的、合理的擺臂方法進行專項練習,使他們形成擺動雙臂的正確的動力定型。
②在教學實踐以及訓練運動員的時候要注意引導學生雙臂和雙腿的協(xié)調(diào)配合,讓學生去感知由于擺臂的不同所引起擺腿的幅度和力度的不同。
參考文獻:
[1]朱恩廣.身體素質(zhì)訓練的手段和方法.田徑,2011(7).
[2]周西寬.體育學,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