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楊
摘 要: 板圖運用是高中地理教學的一種重要手段,依“圖”施教,既能增強學生記憶效果,使學生體驗成功,又能減輕教師負擔,從而達到雙贏教學的目的。本文就教材中板圖、插圖和彩圖在教學中的靈活運用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 地理課堂 板圖 插圖 彩圖
作為素質教育重要內容之一的地理科學,是研究人類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地理環(huán)境及人類與地理環(huán)境關系的一門科學。它對人們生活有很大影響,尤其對在知識經濟時代,在人地關系日益激化的今天,提升科學的社會經濟地位更加重要。
然而,由于種種原因,地理教學的發(fā)展滑入低谷,陷入困境。一方面,由于學生對地理科學存在偏見,被告認為是“副”科,為了減輕學習“負擔”而丟“副”保“主”,不能很好地學習地理知識。另一方面,傳統(tǒng)地理教學模式偏重知識傳授,即教師教一點,學生學一點。久而久之,學生產生依賴心理,只能被動接受知識,這種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缺乏靈活性,不僅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而且教師的“教”顯得蒼白無力。
針對以上情況,我認為,依“圖”施教,既能保證地理知識的傳授,又能減輕學生負擔,更對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培養(yǎng)興趣、活躍思維、開發(fā)智力、鍛煉能力、提高審美情趣、加深課堂印象、強化記憶效果等具有顯著作用,使學生在課堂上享受快樂,體驗成功。
地理教學中涉及“圖”的地方是很多的,除板圖是高中地理教學的一種重要手段外,還有插圖、地圖冊、教學掛圖、板圖及幻燈、投影、錄像帶、多媒體圖形等視聽材料都對教學具有重要意義,下面僅就教材中的板圖、插圖和彩圖在教學中的靈活運用加以分析。
一、地理課堂教學的形象語言——板圖
地理黑板輪廓圖是地理略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地理課堂教學中繪制黑板輪廓圖,一是省時,教師繪一幅黑板略圖,技高者兩秒鐘完成,一般不會超過五秒;二是省功,掌握了熟練的繪制技巧,在課前準備中可以把大量精力用到教學各環(huán)節(jié)設計、課堂語言提煉、多媒體課件設計等方面,在課堂教學中地圖隨手拈來,十分方便;三是鮮明,普通教學掛圖,嚴格按地圖的定義,使用地圖比例尺,采用地圖投影和地圖符號,使用眾多地圖要素,在地圖上表現(xiàn)的內容較復雜,即使是專題教學掛圖也是如此,而黑板略圖特別簡明,中心突出,地理事物的存在、變化特點鮮明;四是靈活,黑板略圖在使用過程中不受圖幅限制,表現(xiàn)詳細的地理事物時可以畫出大圖幅的地理略圖,表現(xiàn)簡略的地理事物時可以畫小圖幅的略圖。在表現(xiàn)地理事物的存在、狀態(tài)、運動時,還可以適當采用夸張、引申、抽象的方法,靈活地表現(xiàn)地理事物的特點;五是實用,運用黑板略圖進行課堂教學,雖不能取代教學掛圖,但相比而言,非常實用。在傳授相關知識的過程中,邊講邊繪黑板略圖,有利于知識的傳授,在知識的鞏固過程中讓學生熟悉地理略圖,有利于知識的落實,在對學生的個別輔導中用地理略圖輔導學生學習,效果更理想。
在地理教學中,板圖設計無疑需要追求創(chuàng)意,提高品質。而且應該緊扣教材,圍繞目標,為講清重點,突破難點服務,為教得生動,學得主動服務,設計板圖時可以以文化圖,也可以以圖變圖。例如有的國家和省市輪廓圖,經過細心觀察和想象,并加以不致失真的適當夸張,經過簡化,可以模擬勾畫成各種實物形象。具體為:①意大利(踢足球的靴)與陜西(鑰匙);②青海(鼎)和廣東(直升機)③江西(泛蒙古人種側面人頭)和湖南(歐羅巴人種側面人頭)。還有如山東(烏龜)、黑龍江(天鵝)、云南(孔雀)、內蒙古(飛翔的鷹)、遼寧(一輪新月)、緬甸(燃燒的火炬)、澳大利亞(瓜皮帽)等,只要張開想象的翅膀,任何一輪廓圖都可以被賦予新的便于我們記住的形狀。
在地理教學過程中,經常在黑板上畫出板圖,既可檢查學生對地理知識感知的情況,又可進一步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地理思維品質,是提高學生空間感知能力的重要途徑之一。
二、插圖能使學生按照認知規(guī)律學習教材中的知識
各種地理事物如果以語言文字形式直接傳授給學生,則未免枯燥乏味,更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果教師引導學生把地理事物通過課本插圖反映出來,則不僅能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還能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使學生變“要我學”為“我要學”。通過閱讀課本插圖,掌握地理事物的名稱和空間位置,從而把抽象的地理事物感性化,使獲取的地理知識不易忘記,更不須死記硬背,既減輕學生負擔,又提高學習效率。比如:在教學中國區(qū)域地理的北方地區(qū)時,教師可引導學生讀課本插圖,從圖中直接感知北方地區(qū)的位置:位于大興安嶺、青藏高原以東,內蒙古高原以南,秦嶺淮河以北,東臨渤海和黃海,還可直觀地分析北方地區(qū)的地形、河流等地理事物。當學生形成空間感知后,只要一看到北方地區(qū)的輪廓圖,就會對其位置、地形、河流等地理事物產生條件反射。
三、彩圖可補充和延伸課本上的知識,擴大視野,激發(fā)興趣
教材中的彩圖展示了優(yōu)美的自然風光、民族風情、古代文化藝術寶藏及工農業(yè)取得的成績等,是抽象地理事物的真實反映,看起來直觀。在教學過程中恰當?shù)乩枚嗝襟w引導學生欣賞彩圖,能擴大學生視野,陶冶學生情操,更能激發(fā)學習興趣,使抽象的地理事物具體化。
總之,在素質教育的新形勢下,我們要走出地理教育的低谷,就必須深化地理教學改革,增強學科活力。除以上依圖施教外,幻燈、投影、計算機等現(xiàn)代化視聽工具應用于地理教學中,更能使學生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促進學生多快好省地掌握知識與技能,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思維能力、想象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達到最佳教學效果,這樣,地理教育一定會迎來新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