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
【摘 要】隨著近年來圍產期保健的開展.發(fā)生臨床胎位性難產的概率越來越低.但頭位性難產比例卻日漸增多,這對母嬰安全產生了很大的威脅。為了確保分娩順利進行,本文主要分析頭位難產的臨床治療方法。
【關鍵詞】頭位難產;治療
【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3-01119-02
1 前言
難產往往會導致胎兒缺氧,新生兒窒息等,如果處理不當或處理不及時,會給孕產婦及嬰兒帶來嚴重的威脅。孕產婦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升高、圍產兒病死率上升等問題日益引起產科醫(yī)護人員的重視,如何識別頭位難產對于難產的預防與治療十分重要[1]。本文對我院收治45例頭位難產患者進行總結分析,探討頭位臨床的治療方法。
2 正確識別難產
胎兒大小、位置等是造成頭位難產的重要因素,其中包括胎兒體重超過4kg、胎頭不正、胎頭復合先露、臍帶繞頸等。胎頭下降旋轉受阻以及胎頭俯屈不良都有可能引起難產。在本組45例頭位難產患者中,胎位異常有32例,占71.1%,其中出現(xiàn)持續(xù)性枕后位的患者為16例,占35.6%,出現(xiàn)持續(xù)枕橫位的患者為14例,占31.1%,出現(xiàn)前不均傾位、頦后位的患者為2例,占4.4%。骨產道異?;蜍洰a道異常為3例,占6.7%。胎兒臍帶繞頸導致胎頭不能銜接、并延長產程為5例,占11.1%。胎兒體重過大為5例,占11.1%。
頭位難產具有變化性、隱匿性的特點,患者除了出現(xiàn)嚴重的頭盆不稱、骨盆狹窄、胎兒巨大外,許多其他因素的存在使其難以在產前得到很好診斷,而大部分的頭位難產都是在產程經歷一段時間后才被發(fā)現(xiàn)[2]。一些程度較輕的胎方位不正或者頭盆不稱等問題,依然可以通過充分試產,使胎兒從陰道分娩。因此,難產和順產往往是互相變化的,在試產時,需要仔細觀察產程圖,及時發(fā)現(xiàn)其中的異常,分析影響因素,采取有效的處理措施,使?jié)撛诘碾y產盡可能轉變?yōu)轫槷a,這就需要醫(yī)護人員不斷總結經驗,加強對頭位難產的認識,從而提高助產水平,確保母嬰安全。
3 頭位難產處理方法
3.1一般處理方法
注意緩解產婦對產程的緊張與恐懼心理,鼓勵其多進食高能量食物,確保產婦有足夠的體力和營養(yǎng)。針對疲勞乏力的產婦,給予靜脈輸液,防止脫水、低鉀、酸中毒等。針對入院待產的所有產婦,如果是已臨產產婦,常規(guī)做宮縮應激試驗,若是未臨床產婦,則行胎兒電子監(jiān)護儀無應激試驗,檢查是否有胎兒宮內窘迫現(xiàn)象,預測胎兒宮內儲備能力,以便采取相應處理措施[3]。
3.2選擇分娩方式
在產婦分娩過程中,進行充分的、必要的試產,不能失去最佳時機,亦不可過早地干涉,通過認真觀察分析,確定最佳分娩方式。
3.2.1 在臨產后潛伏期內要維持有效規(guī)律宮縮,初產婦潛伏期正常約需6~8h,在此期間應防止對產婦的過度干預,另外,還給予產婦體力支持與精神支持,減輕其緊張焦慮的情緒,給予充分休息和充足的水分。對于超過8h仍沒有進展的患者,則給予靜脈推注地西泮10 mg,以改善產婦緊張心理,調整宮縮,加速產程進展,大部分患者能順利進入活躍期。
3.2.2在產程中,活躍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此時密切觀察胎頭下降、宮口擴張以及宮縮等情況,若發(fā)現(xiàn)宮縮乏力、宮口擴張延緩阻滯時,進行陰道內檢查判斷胎方位,預測骨盆和胎兒的關系,若發(fā)現(xiàn)頭盆不稱現(xiàn)象,則適當給予人工破膜,促進胎頭下降入盆,為陰道分娩提供良好條件。試產視產程情況來確定,若是在活躍初期,并且宮縮良好時可為6~8h,而在活躍晚期時不宜太長,特別是對于因宮縮乏力而應用縮宮素來加強宮縮的患者,在經過4h觀察沒有進展的情況下,不宜行陰道分娩,因為這時再加強宮縮容易造成子宮破裂。如果胎兒雙頂徑處于棘平產瘤大的患者,即使宮口開全也不可輕易行陰道助產術,防止對產婦與嬰兒產生更大傷害。
3.2.3陰道手術助產。經陰道試產后宮口開全,胎頭骨質部已下降至棘下,則行胎頭吸引術或產鉗助產。本組有8例患者性胎頭吸引術或產鉗助產術,占17.8%。
3.2.4徒手旋轉胎頭術。采用徒手旋轉胎頭來糾正胎方位異常是一種有效方法。由于骨產道異常,影響胎頭內旋轉,容易發(fā)生持續(xù)性枕橫位或枕后位。當持續(xù)性枕后位與持續(xù)性枕橫位處于第一產程晚期時,胎頭雙頂徑達到坐骨棘平面甚至更低水平時,可徒手使胎頭枕部向枕前位旋轉,讓胎頭矢狀縫和母體骨盆入口前后徑保持一致,之后可行自然分娩,或陰道助產[4]。本組11例患者經徒手旋轉胎頭術后陰道分娩,占17.8%。
3.2.5剖宮產術。當確診為異常頭先露同時伴有如下幾方面癥狀的產婦需行剖宮產術:充分試產后胎頭無法銜接,胎兒宮內窘迫,徒手旋轉胎頭失敗,嚴重胎頭位置異常等。剖宮產術的常見并發(fā)癥主要是切口延長、愈合不良等。由于子宮峽部的弓形動脈較子宮體部血管分支少,并且短小,缺少吻合支,常常導致切口處供血不足,造成愈合不良[5]。此外,宮頸組織主要是纖維組織,切口離宮頸很近,導致局部組織缺血壞死、感染等。因此,在試產時要堅持適度原則,對于充分試產后行剖宮產術而且胎頭位置較低的患者,將子宮下段切口緣向上牽拉,以增加切口周徑,減輕娩出壓力,取頭動作輕柔,避免切口撕裂。行剖宮產術的同時,還需做好充分的新生兒復蘇準備。本組26例患者行剖宮產術,占57.8%。
3.3頭位難產預防方法
預防頭位難產,主要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3.3.1做好孕期營養(yǎng)指導工作。為了保持胎兒體重在處于合理范圍內,避免胎兒體重過大,應防止孕產婦營養(yǎng)攝入過量,同時指導孕產婦進行適當活動;要進行適時地、有計劃地終止妊娠,以降低過期妊娠發(fā)生率;加強管理,對有糖尿病高危因素的孕婦做糖尿病篩查。
3.3.2糾正胎位異常狀況。及時矯正胎頭位置對防止頭位難產十分重要。在孕晚期特別是臨產前檢查確定胎位后,可對枕橫位或枕后位患者采取側俯臥位體勢,或通過運用手法將胎頭位置轉正,從而減少頭位性難產發(fā)生。
3.3.3保持良好產力。在產婦分娩過程中,胎兒大小和母體骨盆是不變因素,但產力以及胎兒位置是可以變化的,雖然產力異常不是導致難產的主要原因,但在難產的處理中卻有著關鍵作用。程度較輕的胎位不正,可通過加強產力將其轉變?yōu)檎砬拔?,以便順產,因此在產程中要維持正常產力[6]。采取導樂結合家屬陪伴分娩的措施,通過醫(yī)護人員的耐心溝通,緩解產婦的緊張與焦慮,增強產婦信心。同時,合理安排產婦休息,注意膳食。另外,醫(yī)護人員需密切觀察產程,準確辨別難產跡象,并及時進行陰道檢查。選擇正確的分娩方式,避免并發(fā)癥發(fā)生,降低圍生兒病死率。
4 結束語
產婦分娩是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分娩難易程度主要受到產道、產力、胎兒三個因素的影響。因此,分娩過程中,醫(yī)護人員要密切觀察患者情況,及時發(fā)現(xiàn)難產信號,維持良好產力,并矯正胎頭異常,促進分娩順利進行,以降低剖宮產率、減少圍產期母嬰并發(fā)癥、確保母嬰安全。
參考文獻:
[1] 郭文華.對143例頭位難產孕婦的臨床分析[J].求醫(yī)問藥(下半月).2012,14(11): 57-58.
[2] 董鳳喬.56例頭位難產的治療體會[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11,15(04):43-44.
[3] 洪蘭仙.頭位難產的產程護理干預對分娩結局的影響[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1,8(12):52.
[4] 郭義紅.頭位難產中體位改變配合徒手矯正胎方位的臨床價值[J].當代醫(yī)學.2010,15(21):62-63.
[5] 岑美娟,農青蘭,陸澤洪.294例頭位難產處理技術的臨床研究[J].求醫(yī)問藥(下半月).2012,3(08):54.
[6] 趙玉杰.頭位難產產婦120例的早期診斷以及處理[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2011,5(20):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