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萍
【摘 要】“個”的用法在實際運用中不斷泛化,今天“個”的主要用法雖然還是量詞,不過因為數(shù)詞“一”的脫落,在量詞用法的基礎上,“個”逐漸發(fā)展出結構助詞、語氣助詞和詞綴等用法。我們從句法和語用兩方面分析“個”的各類用法,對“個”的功能會有更多認識。
【關鍵詞】“個”;用法;句法;語用
“個”字,在漢語中的用法自古而今都以量詞為主。古漢語中, “個”本來專門指竹?!墩f文·竹部》:“箇,竹枚也,從竹,固聲?!惫弊ⅲ骸爸^枚數(shù)也?!痹谟浿竦幕A上,“個”很快就發(fā)展成一般的量詞了①。直到今天,“個”的量詞用法已經(jīng)成為在普遍的用法了?!冬F(xiàn)代漢語八百詞》對“個”的量詞用法解釋是通用個體量詞,用于沒有專用量詞的事物。
但是“個”的用法在實際運用中逐漸泛化,它可以用在謂詞性成分前面,例如:“吃個飽”、“一個不注意”等,可以用在固定結構前面,如: “一個海底撈月”、“打他個落花流水”等,還可以用作詞綴,如:“今兒個”、“那些個”等。接下來,我就來說說“個”的各種具體用法。
一、量詞用法
首先說“個”的量詞的用法,最常見是“一個”做數(shù)量詞成為定語修飾名詞。隨著“個”用法的泛化,這一組合除了做定語,還可以充當其他句法成分。據(jù)陳志國的《“個”用法泛化句法分析》舉出“一個”這一組合充當主要句法成分的例子:
1)做主語:一個爛了,一個還很新鮮。
2)做謂語:每人一個。
3)作賓語:蘋果給我一個。
他詳細地闡釋“一個”在這幾個句子中的重要句法地位,但需要說明的是這些組合雖然說能做句子的主要成分,但是“個”的語義作用必須在具體的語境才能體現(xiàn)出來。如句(1)中要確切地知道句中的“一個”具體指的是什么,必須把它放入一個對話即上下文語境中:
甲:“這兒有兩個蘋果。”
乙:“一個爛了,一個還很新鮮?!?/p>
在這個具體的上下文語境中,“個”有他們兩人所共知的語義指向。但脫離這個語境,“一個”所指稱的對象對于聽話者來說就無從得知。所以“一個”充當句子的主要成分必須依靠具體的上下文語境,但本質為量詞的“個”這一用法已經(jīng)是它的應用擴展了。
二、“個”用在“動+個+補”結構中
上例中,“一個”組合能充當多種句法成分。不過“個”用法泛化的一種主要用法是“個”前數(shù)詞“一”習慣性脫落,“個”用在“動+個+補”結構中。在這個結構中,我們可以簡單的將“個”后的詞語分個類,主要有以下幾類:
1)“個”后的詞語為形容詞或動詞:a)、我要喝他個痛快。(趙元任《漢語口語語法》);b)、喝個精光;c)、講個明白;d)、跑了個快
2)“個”后的詞語為否定詞+動詞:a)、他滔滔不絕,說個不停。(周立波《山村巨變》);b)、又不是小學生,別問個沒完。(《書市購物導報》98年12月27日5版);
3)“個”后的詞語為成語或詞組:a)、把這半年來所受的冤屈和痛苦,都借聲音發(fā)泄個一干二凈。(艾蕪《石青嫂子》);b)、落個遺臭萬年
在這個結構中,從句法層面上說,將其視為結構助詞我認為更加合理,關于證明這個“個”字是結構助詞而非量詞。吳慧穎在《結構助詞“個”和“動+‘個+補”式結構》一文中作了詳細地闡述,我就不贅述了。
對于“個”的使用我們都一心專注于句法平面,換個思路想,在“動+個+補”的這個結構中,從語用層面思考“個”在該結構中的作用應該會讓我們有不同的認識。我認為在動補結構中,作為結構助詞的“個”有以下幾方面語用學作用:
1)“個”后為形容詞或形容詞性成語,“個”有強調加強的作用,同時表達了主體態(tài)度和希望。如“喝個精光”、“講個明白”、“舊世界打個落花流水”《國際歌》、“落個遺臭萬年”······朱德熙先生認為“個”和后面的成分組成體詞性結構,“個”后的成分為程度賓語,“個”字所起的是強調加強作用。
2)在結構“個+否定詞+動詞”中,“個”字表達了厭煩、不耐煩,渴望對方動作停止的情感,如a)又不是小學生,別問個沒完。(《書市購物導報》98年12月27日5版);b)他滔滔滾滾,說個沒完。(周立波《山鄉(xiāng)巨變》);c)她們肩挨著肩,手拉著手,評頭論腳,嘰嘰嘈嘈地小聲地吵嚷個不休。在這些例句中,我們可以很容易地體會出“個”的該結構運用語境,用在對話里,一般表明說話者希望對方停止動作,如果是心里活動或是旁觀敘述者的敘述,也和對話里所傳達的情感態(tài)度一致。
三、“個”用在動詞和賓語、數(shù)量詞之間
“個”在這些結構中的用法從語法層面上比較好分析,“個”在其中,可以加,也可以不加,沒有實在意義,對結構的完整性也沒有絲毫影響。只是加上“個”,句子的語氣顯得輕松、隨便一點,所以我認為“個”在這些結構中是作為語氣助詞存在的。例子如下:
1)三牛家西屋閑著,挺寬敞,又沒孩子吵,寫個字,看個書,都方便。(浩然《彩霞》)
2)這村里大人小孩有個頭疼腦熱,都來找他妙手回春。(劉紹棠《蒲柳人家》)
3)只能種點高粱,一畝地打個一二百斤。(蔣子龍《燕趙悲歌》)
4)每星期來個一兩趟(呂叔湘《現(xiàn)代漢語八百詞》)
這個結構中“個”做語氣助詞使語氣輕松隨便點,“個”字可以看做是一個語用標記語,語用標記語對句子真假值毫無影響,但是它表達出說話主體的語氣態(tài)度。
其次,我們把“看個書”、“寫個字”可以大體等價為“看看書”、“寫寫字”。動賓結構中加上“個”給聽話者傳達的信息是動作的實施難度小、動作時間也不長。而在“動詞+數(shù)量詞”結構:一畝地打個一二百斤、每星期來個一兩趟,“個”的存在更明顯地告訴聽話者動作實施次數(shù)少,這是我們漢語言的一種文化心理。
上述“個”在動詞和賓語、數(shù)量詞之間的兩種語用意義會讓我們對“個”看似多此一舉的使用有不同的認識。
四、詞綴用法
我總結了下“個”的詞綴用法,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
1)用在量詞“些”和時間詞后:a)我說過的那些個話,都是讓人害臊的話。(張潔《撿麥穗》);b)方言詞中的“今兒個、明兒個、前兒個”
2)用在副詞“這么”、“那么”后,如:他這么個聰明的人,肯定有辦法解決這件事。
3)用在“動+得+個+補”結構中:a)平常挑起整桶水來,走得個快?!缎聝号⑿蹅鳌?/p>
對于上面“個”做詞綴的幾種情況,我們逐一分析下。第一和第三種類型中,我認為“個”就是個單純的語用標記語,使句子語氣輕松。第二種類型中,“個”在語用層面上,還有轉移焦點的作用。如a)他這么個聰明的人,肯定有解決方法的。b)他這么聰明的人,肯定有解決的方法。從句法上分析,b句中的“這么”是修飾聰明的一個副詞。但在a句中加上“個”這個后綴后,“這么個”作為整體它指示的是他這個聰明的人。
以上是我對“個”字用法泛化后幾類用法的分析?!皞€”的非量詞用法很多情況上是作為一個語用標記語存在的,不過在具體用法具體語境中,“個”會被賦予更具體的語用意義。
注釋:
①曹廣順.說助詞“個”[J].古漢語研究,1994(4).
【參考文獻】
[1]呂叔湘.現(xiàn)代漢語八百詞[M].商務印書館,2010.
[2]祝克懿.析“動+個+形/動”結構中的“個”[J].漢語學習,2000(3).
[3]陳志國.“個”用法泛化的句法分析[J].語言與翻譯,2007(3).
[4]吳慧穎.結構助詞“個”和“動+‘個+補”式結構[J].中州學刊,1982(3).
[5]曹廣順.說助詞“個”[J].古漢語研究,1994(4).
[6]王志武.“個”非量詞用法及其詞性[J].煙臺師范學院學報(哲社版),1999(3).
[7]索振羽.語用學教程[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8]朱德熙.語法講義[M].商務印書館,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