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磊 劉君 昌艷艷
·綜述·
動脈粥樣硬化與炎性因子的相關性研究
朱磊 劉君 昌艷艷
動脈粥樣硬化(AS)是心腦血管疾病主要的病理基礎, 而心腦血管疾病嚴重危害人類健康,雖然其發(fā)病機制尚未完全闡明, 但有很多證據表明, AS是一種慢性炎癥疾病, 在AS斑塊的形成、進展、不穩(wěn)定性斑塊破裂和血栓形成中炎癥起著非常重要作用。涉及到腫瘤壞死因子(TNF-α)、C-反應蛋白、同型半胱氨酸、纖維蛋白酶原、IL-6、IL-8、IL-18、IFN-γ、ICAM-1、MCP-1等, 本文就炎性因子在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及發(fā)展中的作用及機制作一綜述。
動脈粥樣硬化;炎性因子
動脈粥樣硬化相關性疾病, 比如最常見的冠心病、腦梗死等心腦血管疾病可嚴重危害人類健康, 是臨床中的高發(fā)病,其致死率、致殘率極高。目前臨床中的一些手段無法早期發(fā)現AS, 但如在AS早期形成階段, 將某些特征性標志物作為靶點, 比如臨床中易于檢測的腫瘤壞死因子、C-反應蛋白、同型半胱氨酸、纖維蛋白酶原等炎性因子, 從而可早期監(jiān)測AS, 對AS的發(fā)病機制的闡明、靶向治療有重要意義, 對其相關疾病進行早診斷、早治療, 減少致死致殘率, 可有效減少患者、家庭及社會負擔。
動脈粥樣硬化是一種在發(fā)病起始和發(fā)展的每個過程中都伴隨著免疫反應的慢性炎癥性疾?。?]。許多研究發(fā)現, AS具有變質、滲出及增生等炎癥的特征, 在脂質條紋、粥樣斑塊以及纖維斑塊、不穩(wěn)定性斑塊破裂和血栓形成過程中都有大量的炎性細胞和炎性因子的參與。由此可見慢性炎癥是動脈粥樣硬化在形成和發(fā)展的過程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高脂血癥及炎性反應是動脈粥樣硬化的重要特征, 它們引起多種炎性細胞的激活和增生, 并促使細胞因子的產生及其他炎性介質的出現, 介導機體的急性時相反應。從而, 作者認為炎性因子在心腦血管疾病病的發(fā)生、發(fā)展, 甚至預后等過程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目前已知的血清炎性因子, 如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可溶性細胞間黏附分子1(slCAM-1)、白細胞介素(IL-6)、C反應蛋白、核因子κB(NFκ-B)、基質金屬蛋白酶(MMP)、組織因子、同型半胱氨酸、纖維蛋白原、脂蛋白(а)等在心腦血管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的慢性炎癥反應中起著重要作用。
1.1 TNF-α TNF-α是一種具有廣泛生物學功能的多效細胞因子, 是神經、內分泌及免疫調節(jié)系統(tǒng)中的關鍵介質[2]。TNF-α可由T淋巴細胞、單核巨噬細胞、內皮細胞及平滑肌細胞等產生, 具有廣泛的生物學活性, 但其主要是有單核巨噬細胞產生。由研究表明, TNF-α可通過介導內皮細胞的損傷、抑制纖溶、促進凝血、促進平滑肌細胞的增生以及基質金屬蛋白酶的表達等途徑促使AS的發(fā)生和發(fā)展。而血管內皮的損傷使腫瘤壞死因子(TNF)促進IL-6的釋放,二者協(xié)同促使輔助性T細胞(Th)增加, 抑制性T細胞(Ts)減少, 大量形成免疫復合物沉積于血管內皮形成血栓, 從而參與了冠脈粥樣硬化的發(fā)生、發(fā)展[3]。
有相關研究發(fā)現, TNF-α與心肌缺血、腦缺血程度有關, TNF-α血漿水平持續(xù)增高與心肌梗死、腦梗死的發(fā)生危險性呈正相關。
1.2 IL-6 IL-6又稱前炎癥細胞因子, 它可通過體液和細胞免疫功能產生炎癥, 導致宿主防御和組織損傷, 參與AS的形成, 并同斑塊的穩(wěn)定性有關[4,5]。IL-6主要是由單核巨噬細胞分泌, 在血管損傷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 目前已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穩(wěn)定性的重要標志物之一。它主要通過促進血小板聚集、增強C反應蛋白及纖維蛋白原的表達以及調整其他炎性細胞因子的表達, 參與不穩(wěn)定斑塊的炎癥過程,血漿IL-6濃度增高提示斑塊易于破裂, 其與斑塊的不穩(wěn)定性密切相關[6]。
1.3 C-反應蛋白 CRP是標記全身性炎癥存在的一種敏感的急性反應物質, 大量的證據表明CRP參與和促進了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生、發(fā)展, 是冠心病發(fā)生的獨立危險因素[7]。CRP主要由細胞因子誘導肝臟產生, 當有急性炎癥或創(chuàng)傷等時, 血中CRP含量明顯升高, 它可使單核及淋巴細胞聚集,誘導血管壁上黏附分子的表達, 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局部的炎癥反應。有臨床研究發(fā)現, C-反應蛋白可能是腦卒中獨立相關的因素, 故具有重要的意義和實用價值, 且C反應蛋白在大多數基層醫(yī)院中既可檢驗, 經濟、方便。
1.4 同型半胱氨酸 同型半光氨酸(Homocysteine, Hcy)是一種含硫的非必需氨基酸, 在體內可通過肝臟和腎臟代謝。當體內游離的和與蛋白結合的總Hcy及混合性二硫化物水平增高, 稱為高同型半光氨酸。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HHcy)指空腹血漿的總同型半胱氨酸(又稱高半胱氨酸Hcy)水平高于15 μmol/L。目前許多專家學者認為, HHcy是多種疾病的危險因子, 與冠心病、高血壓、腦血管疾病、老年癡呆、腎病、糖尿病等多種慢性疾病相關。有研究顯示, Hcy增高與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密切相關, 可致動靜脈血栓形成, 是腦梗死發(fā)病的獨立危險因素[8]。許多學者也認為, 冠心病的發(fā)生也與血清中Hcy濃度升高有密切的關系[9,10]?,F已證實體內HHcy可通過多種途徑損傷血管內皮, 使血管內皮的功能發(fā)生障礙, 使血管活性因子的功能發(fā)生紊亂, 血管平滑肌細胞增殖及血管異常收縮, 使血小板的聚集、黏附增加, 加重了血管損傷, 造成惡性循環(huán), 最終導致動脈粥樣硬化, 促使冠心病、腦梗死的發(fā)生。近年來也有一些學者已將中醫(yī)相關理論引入到HHcy和腦梗死的相關性研究中來, 提出可從中醫(yī)辨證的角度對待疾病, 建議通過用中藥進行調脾健胃、補肝益腎等治療, 促進微量元素的吸收及利用, 有實驗表明[11],將丹參、大蒜素、天麻鉤藤方等用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的治療取得了一定療效。
纖維蛋白酶原、組織因子等在既往相關研究中已充分闡明原理, 本文不再贅述, 而對于slCAM-1、NFκ-B、MMP、脂蛋白(а)等, 因其檢驗試劑的特殊性, 不便于其在基層醫(yī)院及研究機構的檢測, 故不在此表述。
血清炎性因子在心腦血管疾病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重要標志物, 通過對TNF-α、白細胞介素、C反應蛋白等炎性細胞因子的作用進行拮抗, 可能是AS新的治療途徑。臨床中尤其是基層醫(yī)院, 對C-反應蛋白、纖維蛋白酶原、同型半胱氨酸的檢測方便、經濟, 臨床通過檢驗這些炎性因子, 可篩選出心腦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 有助于冠心病、腦梗死等疾病的早發(fā)現、早治療及預防, 為以上疾病的診療及對病情發(fā)展的預測提供一定的診療依據, 并為防治心腦血管疾病提供新的思路與方法。
[1] Kaperonis E A, Liap is CD,Kakisis J D, et al.Inflammation and atherosclerosis.Eur J Vase Endovase Surg, 2006, 31(4):386-393.
[2] 劉輝,陳俊拋.腫瘤壞死因子-α與缺血性腦損傷.國外醫(yī)學腦血管疾病分冊, 1998, 6(5):263.
[3] Daugherty A,Rateri D L.T lymphocytes in atherosclerosis:the yinyang of Th1 and Th2 influnence on lesion formation.CirRes, 2002, 90(10):1039-1040.
[4] 謝巍,周智.白細胞介素-2介導體內T細胞調節(jié)功能的研究進展.國外醫(yī)學(藥學分冊), 2006, 33(4):272-274.
[5] Verma S, Li S H, Badiwala MV, et al.Endothe in antagonism and inter-leukin-6 inhibition attenuate the proatherogenie effects of C-reactive protein.Circulation, 2002, 105(16):1890-1896.
[6] Schieffer B, Schieffer E, Hilfiker-Kleiner D.Expression of angiotensin II and interleukin 6 in hunman 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plaques potential implications for inflammation and plaque instability.Circulation, 2000, 101(12):1372-1378.
[7] Folson AR, Aleksic, Cateller D, et al.C-reactive protein and incident coronary risk in communities(aRIC) study.Am Heart J, 2002, 144(2):233-237.
[8] Derss U, Snow BW, Cartwright PC, et al.Comparison of laparoscopic versus open panial nephrectomy in a pediatric series.Endoscopy, 2005, 32(3):78-83.
[9] 楊麗君,沈建平.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與冠心病的中西醫(yī)研究進展.浙江中西醫(yī)結合雜志, 2010, 20(4):253-255.
[10] 胡勉,李懷軍,王勇杰.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對冠心病診斷價值的探討.濰坊醫(yī)學院學報, 2006, 28(3):207-208.
[11] 郝媛媛,劉德山,王淑麗.大蒜素對高半胱氨酸所致內皮細胞損傷的保護作用.山東醫(yī)科大學學報, 2007, 45(7):743-745.
Atherosclerosis and inflammatory cytokines correlation studies
ZHU Lei, LIU Jun, CHANG Yan-yan.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Northern Hospital Affiliated to General Hospital of Shenyang Military Region, Shenyang 110031, China
Atherosclerosis (AS) is a major pathological basis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serious harm human health, although its pathogenesis has not been fully elucidated, but there are a lot of evidence that, AS is a chronic inflammatory disease in the AS plaque formation, progression, and unstable plaque rupture and thrombosis in inflammation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Involved in 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 alpha), C - reactive protein, homocysteine, fiber protease, IL - 6 and IL 8, IL - 18, IFN -γ, ICAM - 1, MCP - 1, etc., in this paper, the inflammatory cytokines in the role of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therosclerosis and mechanism.
Atherosclerosis; Inflammatory cytokines
110031 沈陽軍區(qū)總醫(yī)院附屬北方醫(yī)院中西醫(yī)結合康復科(朱磊);遼寧中醫(y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yī)院腦病科(劉君);遼寧中醫(y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慢病科(昌艷艷)
劉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