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 汕
中國工商管理專業(yè)高等教育經過十幾年的發(fā)展,從規(guī)模上得到了擴大,但整體水平在世界上還處于相對落后的地位,發(fā)展至今,只有中國政府與歐盟于1994年11月共同創(chuàng)辦的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是中國唯一一所被世界承認的世界級商學院,是亞洲唯一一家MBA、EMBA和高層經理培訓課程都躋身全球100強的商學院。因此有必要分析并借鑒美國商學院MBA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特色及經驗,以提升我國工商管理專業(yè)高等教育的辦學水平,提高教學質量,真正培養(yǎng)出能夠為工商企業(yè)所用的實用性人才。
美國商學院的數量龐大,設有工商管理專業(yè)的綜合大學與專業(yè)商學院大大小小有幾千個,我們根據國際權威雜志公布的工商管理專業(yè)排名,有針對性地選擇那些在工商管理教學與研究處于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學作為研究對象,因為他們先進、科學、務實的專業(yè)建設引領了世界工商管理高等教育的發(fā)展方向。根據英國《金融時報》雜志公布的Global MBA Rankings 2012 排行榜,結合《(Business Week》、《Fortune》權威雜志的排名,工商管理專業(yè)綜合實力始終居于前位的大學是:紐約大學斯特恩商學院(New York University of Leonard N.Stern School of Business)、賓西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Wharton School of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Columbia Business School)、麻省理工學院斯隆商學院(MIT Sloan School of Management)、芝加哥大學商學院(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School of Business)、哈佛商學院(Harvard Business School)。
因此我們主要研究以上幾所著名商學院的MBA教育的辦學特色,以期為我國的工商管理專業(yè)的高等教育獻計獻策。
美國MBA教育已經形成比較完善的入學體系與培養(yǎng)體系,為世界MBA教育起到指導和示范作用。美國成為MBA教育王國。如果從1881年美國富商沃爾頓捐資在賓州大學設立沃頓商學院算起,美國的工商管理教育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從上個世紀40年代創(chuàng)建美國國際經濟管理研究生院算起,美國工商管理碩士MBA教育也有70多年歷史了。工商管理教育已成為美國高等教育最熱門、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為了規(guī)劃和評估MBA教育和項目質量,有一些專門機構 (全國性或地區(qū)性)定期對世界各商學院MBA項目進行評估和認證。成立于1916年的美國大學管理學院協(xié)會 (American Assembly of Collegiate Schools of Business簡稱AACSB)是最早的、權威性的商學院國際認證機構,許多商學院都以本校MBA項目獲得AACSB認證為追求目標,并以本校MBA項目能獲得AACSB認證為榮。根據2009年AACSB的官方統(tǒng)計數據,世界上通過AACSB認證的商學院總數為559家,占全球商學院總數不到5%,獲得他的認證代表了對商學院的全球最高水平的認可,在全美眾多MBA項目中能獲得AACSB認證的大約也僅僅有20%。目前一流管理學院與二流管理學院的差距越拉越大。一流管理學院的畢業(yè)生非常搶手,而一些管理學院的畢業(yè)生已很不值錢,甚至找不到工作。
美國大學的MBA教育大體有五種形式:全日制MBA、業(yè)余在職學習的MBA(利用周末或晚上上課)、國際合作辦學式的MBA、為高級在職人員開辦的EMBA、短期培訓式MBA課程班。前四種為學歷教育,后一種一般為非學歷教育。全日制MBA項目旨在吸收平均年齡較小的群體,學員年齡大約在25-30歲之間。這些學生一般缺乏實際經驗,他們必須學習各種管理知識,在學習管理知識基礎上掌握管理技能。非全日制MBA項目對年齡較大,有工作經驗的人有較大市場。這些人一般年齡都超過30歲,有5年以上工作經歷,學習工商管理知識的同時也掌握了相應的管理技能。除了校園MBA項目外,為了適應市場需要,許多商學院與公司聯辦或試辦公司內部EMBA項目也有所發(fā)展。
EMBA項目學員一般由公司推薦,學習費用由公司支付,一般情況下一周內安排一天時間學習,或把所有課程安排在晚上進行。EMBA項目實質上是一種具有MBA學位的經理人員在職培訓,它對已經升到公司中上級職位但沒有學位的經理人員具有重要意義。
“實用性”是西方人的價值觀,實用性反映在工商管理高等教育人才培養(yǎng)目標和培養(yǎng)方向上強調人才培養(yǎng)與社會需要相結合,特別強調工商管理教育是一種職業(yè)性、應用性與國際性的訓練。各著名商學院MBA的人才培養(yǎng)均提出了具有實踐性、創(chuàng)造性與國際性的目標(如表1所示)。MBA教育的培養(yǎng)目標與傳統(tǒng)大學教育完全不同,畢業(yè)生是具有從事商務管理能力的經營管理人才,這些人必須擁有較寬的知識面,有應付各種復雜商務環(huán)境變化的能力,以培養(yǎng)學生成為社會上富有責任感的公民,并能在國內國際商業(yè)活動中起引領作用,它應適應社會、經濟、技術的發(fā)展并反映經濟學、行為科學和數量科學方面新知識的應用。
表1 著名商學院MBA人才培養(yǎng)宗旨
商學院MBA的課程體系一般由通識課程、公共核心課程、專業(yè)核心課程與選修課程所組成。多數西方國家的大學的教學計劃都十分注重通識教育,即培養(yǎng)具有廣泛文化意識與現代科學技術的高素質綜合人才?;谕ㄗR教育的理念,美國商學院注重在MBA教學中將通識教育和專業(yè)基礎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通識課程的學分一般占到總學分的13%-16%,可見其對通識課程的重視。例如麻省理工大學斯隆商學院規(guī)定要獲得MIT的MBA學位,必須修完八門人文、藝術和社會學(Humanities,Arts&Social Science,HA&SS)課程,HA&SS每門課程的學分是9或12分,要獲得賓西法尼亞大學Wharton商學院的MBA學位必須修完7門HA&SS課程。
在進入專業(yè)課學習之前,MBA的學生必須先修公共基礎課程,以保證學生在修學專業(yè)課程之前已經掌握充分的理論基礎以及統(tǒng)計、會計等基本分析技能與工具。專業(yè)公共基礎課程主要集中在:高等宏微觀經濟學、統(tǒng)計學、會計學、管理學原理等課程。在專業(yè)課程設置上,商學院主要包括各專業(yè)核心課程、專業(yè)必修課與選修課程三個層次。專業(yè)課程的具體設置并不完全一致,但通過比較可以看出課程設置多集中在以下方面(如表2所示)。
1.實用性的課程設置
表2 著名商學院MBA人才培養(yǎng)課程體系
“實用性”這點也體現在了課程設置上。美國商學院MBA的課程設置在理論性知識的基礎上重點突出課程內容的實用性,注重提高學生的個人能力,目的是使工商管理專業(yè)的畢業(yè)生在以后的實際工作中能夠學以致用。在課程體系的設計中,各著名商學院的管理知識和管理技能的課程占課程總數的比重都比較大。如哈佛大學商學院開設財務與會計、領導與組織行為、市場營銷、技術與運營管理、戰(zhàn)略和商務談判等課程;CBS商學院開設管理溝通、市場營銷管理、組織行為學、金融操作與資本預算、操作管理、競爭戰(zhàn)略、組織領導、會計與控制和生產、技術與操作等課程。
2.豐富性的課程設置
各商學院根據客觀實際需要和在教學科研等方面的特長,適時更新課程體系,注重課程內容的豐富性與新穎性,相應地開出大量豐富的專業(yè)課。這些課程或緊密聯系實際,或緊緊扣住前沿理論的進展,如當代財務管理問題,或與職業(yè)道德教育相關如職業(yè)分析與職業(yè)道德、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等。課程內容新穎,更新速度快,以更好滿足學生不同的追求,為學生發(fā)展自己的興趣愛好及專長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對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非常有益。
3.系統(tǒng)性的課程設置
美國商學院注重課程體系安排的順序,循序漸進,分層次安排課程教學體系,拉開課程的難度級差,以幫助學生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掌握管理學的研究內容。在進入專業(yè)課學習之前,一般均有十分嚴密的前導課程安排,以保證學生在修學高級課程之前已經掌握充分的理論基礎和前導知識。例如在學習課程前,一般都要求學生修完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學習公司財務之前,學生一般都要將會計學原理、財務會計等管理類的基礎課程修學完畢。特別是在對廣大學生開設的眾多的選修課程,一般都有規(guī)定選修前提(Prerequisite),這既能保證每門課的授課質量和教學要求的嚴格貫徹,又能指導學生在種類繁多的課程中進行選擇。
美國著名商學院在工商管理碩士人才培養(yǎng)的教學過程中,不斷改進和創(chuàng)新教學組織過程,經過多年教學經驗的積累,各商學院的教學方法呈現多元化趨勢,形成了差異性、個性化的教學特色(見表3)。各商學院的教學方法中,已不僅僅局限于傳統(tǒng)的講授和案例教學兩種,還包括了現場調研項目、小組項目、計算機模擬決策活動、客座演講、項目研究、咨詢報告、角色扮演、專題研討、行動學習、辯論學習、參觀學習、學演示、解決問題、經驗訓練等教學方法。
哈佛大學商學院在教學方法上最突出的特色是案例教學。學院從1924年開始采用案例教學法以來,如今已經能夠每年增編300多個新案例,案例貼近現實,不提供現成答案,學生們在哈佛的學習期間,將參與完成800多個案例討論,模擬決策者的角色,在團隊合作的基礎上,通過討論、提問、質疑和評論使學員集思廣益,群策群力,培養(yǎng)學員獨立思考能力、分析問題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特別是對具體管理問題的判斷和決策力。
沃頓商學院重視學生領導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的培養(yǎng)?!坝白庸こ獭笔窃搶W院最突出的教學特色。影子工程對于學生而言可以起到四個作用:一是了解真實的管理場景和驗證學生的假設;二是深入理解管理過程中的機會和限制性因素;三是了解當代管理者面臨的挑戰(zhàn)以及學會如何應付挑戰(zhàn);四是體現領導的價值觀。對于實際的管理者而言,開始時會注意表現高層管理者與雇員間的聯系,改進時間的分配,進而提高工作的有效性。隨著年復一年的影子工程項目積累,管理者更傾向于通過真實的反饋工作,把它作為自我提高的工具。
美國著名學院以“高度國際化”而著稱,學院著力培養(yǎng)學生的國際化意識。在教學過程中從三個方面入手改進教學組織過程:一是強調教師的科研能力和國際化意識;二是開展國際交流項目,供學生進行案例研究和實地調研;三是利用學生來源的多樣性,開發(fā)學生從事國際商務的語言能力,訓練和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溝通和學習能力。
美國著名商學院歷來重視開放性,認為教育必須打破國界,強調教學的國際合作,以適應經濟全球化要求。
表3 美國著名商學院MBA人才培養(yǎng)的教學特色和評價分析
在生源方面,各商學院把視角擴大到國外(尤其是遠東國家),努力吸收更多的國外學生,促進校園文化國際化。在教師隊伍建設方面,努力建設具有國際化能力的教師隊伍,包括從各國教育界和工商界聘請教師,在加強學術交流的同時鍛煉教師隊伍。國際合作方面,積極在國外選擇長期合作伙伴,或是建立聯合MBA項目,或是建立本校MBA項目實習基地。在培養(yǎng)方式方面,將學生直接送到國外公司或大學短期學習、實習或考察,直接感受國外經營環(huán)境,為學生將來在國外環(huán)境中尋找就業(yè)機會提供良好幫助。
目前美國許多商學院比較重視遠東MBA教育市場。一些遠東學生在美國學習工商管理,這些學生可能是美國公司在遠東分支機構雇員,也可能是那些想進入美國的遠東公司的雇員,這些人員參與工商管理學習,為美國商學院實現國際化提供良好機遇。
各商學院在教學指導思想上特別強調實踐的重要性,并通過多種方式融入實踐活動。目前,密切結合企業(yè)的實際是各商學院進行實踐教學改革的主流。
美國的工商管理高等教育經過多年的發(fā)展已經形成了大學、公司及其它教育培訓機構共同推進的格局,其最鮮明的特點是教育培訓與企業(yè)經營發(fā)展有機結合,產學關系非常密切。從戰(zhàn)略發(fā)展上看,許多企業(yè)與學校有戰(zhàn)略合作關系。企業(yè)總裁等管理人員經常被邀請到學校講課。大學建設的經費主要由大公司資助。學校的教師經常為企業(yè)做研究和咨詢,企業(yè)與大學都把研究的重點放在企業(yè)管理不斷創(chuàng)新上。
美國各大商學院在教學中一般都設置了與企業(yè)合作的實踐課程。實踐課程的運作模式基本如下:商學院與企業(yè)建立合作項目,學校成立專門的實踐學習中心,該部門負責學生與企業(yè)之間的溝通與合作。實踐學習中心負責定期在提出申請的學生中挑選學生與選擇企業(yè),將挑選的學生組成本科生與研究生混合的團隊,這些團隊在導師的指導下以顧問的角色進駐這些選擇的企業(yè),時間為一個學期大約16周,在這學期內他們被分配一個特定的業(yè)務問題,與企業(yè)管理人員研究和合作開發(fā)解決方案,研究成果在學期結束時提交給公司。這種報告式的研究成果記入3學分,沒有考試,同時也沒有報酬。通過與企業(yè)合作的教學方式實現了雙贏的效果,企業(yè)使用廉價的成本得到了較好的可供選擇的問題解決方案,更重要的是學院的學生在實際工作中獲得了管理、溝通、協(xié)作、表達、專業(yè)技能等方面的寶貴經驗。
工商管理教育的培養(yǎng)目標與傳統(tǒng)大學教育完全不同。工商管理教育承擔應用型、非學術型人才的培養(yǎng)任務。工商管理教育是一種職業(yè)性的訓練。工商管理教育的誕生是隨工商管理作為管理學院的一個專業(yè)而產生的,從其誕生之日起,就明顯地打上了其“母體即管理學”的烙印。工商管理培養(yǎng)的是一種應用性的管理人才,因此工商管理教育特別強調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突出知識的職業(yè)應用性,重視培養(yǎng)學生職業(yè)適應能力和職業(yè)競爭能力。因此,我們培養(yǎng)的工商管理專業(yè)的畢業(yè)生應該是具備把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應用技術的職業(yè)性人才。
一個領先的商學院不僅在本國享有聲譽,而且應該是一個國際性管理教育中心。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加快,工商管理教育的國際化潮流將勢不可擋。
北京市政府在首都2010發(fā)展綱要中提出擴大教育對外開放行動計劃的任務,要進一步加強教育的對外交流與合作。大力吸引國外優(yōu)質教育資源來京合作辦學,鼓勵各級各類學校特別是職業(yè)學校引進國際優(yōu)質教學資源。2004年7月1日開始執(zhí)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辦學條例》對合作辦學的實施方式進行了規(guī)范。中外合作辦學是指外國法人組織、個人及有關國際組織同中國具有法人資格的教育機構及其他社會組織,在中國境內舉辦以招收中國公民為主要對象的教育機構,實施教育、教學的活動。廣義的中外合作辦學應當包括外國教育機構同中國教育機構在中國境內以及中國境外合作舉辦教育教學的活動。合作辦學對增加我國受教育群體接受優(yōu)質教育的機會、引進國外優(yōu)質教育資源、借鑒國外有益的教學和管理經驗具有重要的意義。面對科學技術的飛速發(fā)展,人才市場的不斷變化,國際間人才競爭的日趨激烈,工商管理教育必須面向世界培養(yǎng)人才。工商管理專業(yè)教學中注重逐步加大雙語教學的力度和范圍,廣開學生國際交流和實習的渠道,從而提高工商管理畢業(yè)生的跨文化適應能力和管理能力。
采取企學共建的辦學模式應以企業(yè)為本位組織教學。工商管理教育在長期的發(fā)展過程中,雖然建立了牢固的、以研究為基礎的學科體系和專業(yè)領域,但并不是專注于理論和分析方法,而應是圍繞企業(yè)的實際來組織教學,使教學更加密切結合企業(yè)的實際是國際各著名商學院著手進行教學改革的主流。國際、國內的成功經驗告訴我們,企業(yè)和學校聯合辦學,企業(yè)參與到工商管理教育中來,可以發(fā)展商界與學界的良性互動關系,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和更好的實踐條件,實現專家和企業(yè)家教學相結合,課堂教學和企業(yè)實踐相結合。
工商管理專業(yè)培養(yǎng)的是一種應用性的管理人才。因此我們的工商管理教育應滿足市場經濟和科學技術發(fā)展對管理人才的需求,專業(yè)設置應突出實用性和崗位性,使畢業(yè)生在人才市場競爭中處于更加明顯有利的地位。工商管理專業(yè)的課程設置要結合實際,兼顧理論與實踐科學,同時注重課程體系的不斷更新。從課程結構來看,工商管理的本科教育歷來負有一般性的文科教育和專業(yè)性的商科教育的重任,其學位課程大凡由兩部分組成即一般性的文科課程加上專業(yè)性的同商科和管理學科有關的課程。這就是說,工商管理教育課程設置就有相對于人文教育和工科教育而言的明顯特點,即課程設置的綜合化。工商管理課程設置只有拓寬覆蓋面,才能肩負起培養(yǎng)綜合性、復合性人才的重任。
[1]Undergraduate of Chicago Time Schedules[EB/OL].http://m it.Sloan.mit.edu.//,2012-8.
[2]University of Chicago School of Business[EB/OL].http://www.Chicago.edu//econ.html,2012-1.
[3]New York University[EB/OL].http://www.New York University.edu,2007-1.
[4]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EB/OL].http://www.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edu,2012-1.
[5]工商管理專業(yè)項目教改課題組.“面向21世紀管理學系列課程主要教學內容改革研究與實踐”項目中期報告 [R].中國人民大學,2012:2-9.
[6]余凱等.面向21世紀世界高等教育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述評[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10,(8):8-10.
[7]楊國藩等.21世紀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趨勢[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12,(6):12-14.
[8]曾康霖等.學科建設與人才培養(yǎng)[M].成都: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4:3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