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是歌手》的舞臺上,滿文軍有點像個異類。這一點,可能他自己也意識到了,要不然才會說:“如果飆高音就能取勝,那么節(jié)目就走進一個怪圈了?!痹谒难劾?,歌聲的本質(zhì)要大于一切,“高音的確夠炫,但不是說高的就是好的,好的音樂的確要能打動人,但好的音樂也會讓人心窩暖暖。好音樂有很多種,高音震撼,只能算是其中之一?!?/p>
他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從《我需要你》到《不愿一個人》,二者皆不是以炫技見長的歌曲。
說起來,這首周華健的《不愿一個人》,不少人都唱過。周華健的原唱,還是帶點爵士樂的影子,整曲的基調(diào)較慢,甚至有些迂回流轉(zhuǎn)和避重就輕。到了其他人那里,就變得五花八門了:范瑋琪和六弦用男女對唱的形式演繹過;馬來西亞組合2V1G干脆簡化了編曲,只以吉他作伴,將整首歌變得清淡、唯美;而蘇永康則在The Big Four的某站世界巡演上唱過,倒是粵語版連歌詞亦有改動,算是改變了先前的模樣。
這一回,《不愿一個人》到了滿文軍的手里,立馬就與其他人區(qū)分開來了。改動自然在所難免,但就形式而言,它還是相對簡單,這指的是滿文軍的演繹沒有去做疊加,對唱和伴舞的再演繹并不存在;至于歌曲本身,則采取了突出重點,鋼琴的固有成分得以保留,而弦樂的部分被放大,成了一條貫穿前后的主線。
正是這悠揚、深情的主線,引領(lǐng)著滿文軍,開始了一場自我闡述。事實上,無論是此前的《我需要你》和最近的《不愿一個人》,都是他剖開內(nèi)心,以此與聽者面對面的交流。如果說前者是直白的需求和希望,到了后者這里,則變得有些曲折。雖然它不如前者那么直白,乍一聽像是對他人的憐惜和想念,但在繞了一個大彎之后,還是落到自身的根本上,這是要跟過去揮別,要與寂寞決裂,要重新出發(fā)。
也許是經(jīng)歷了太多,讓滿文軍在表達(dá)這種暗藏于背后的決心時,并沒有想象中的鋒芒畢露。即便到高潮時,他明明可以選擇大爆炸似的快感,都選擇了讓它們點到為止。諸如“不愿站在那人群中孤立/不愿站在那人群中想你”的連續(xù)高音,都只是讓它倆維持到同一水準(zhǔn),沒有再做刻意的表演。但即便他沒做,這兩句的難度都不安于再升華。要知道,兩句之間的換氣幾乎是剎那之間,對于一般歌手來說,這甚至無疑于冒險和挑戰(zhàn)。但到了滿文軍這里,就成了除此之外,滿文軍大多時候的舉手投足之間盡是風(fēng)輕云淡。他放低了姿態(tài),丟掉了花哨的賣弄,而是以溫和與誠懇見長。但遺憾的是,這種大徹大悟并沒有被一些人所理解。在越來越快速的當(dāng)代,他們要的是立竿見影的效果,要的是直上直下的快感,卻忘記了生活的本質(zhì)應(yīng)該是自然和平淡。
所幸的是,滿文軍都懂這些。一如陳道明在所說的那般,“一個人的一生都是伴隨跌倒,站起來,跌倒,站起來。一個人的能力大小,就是他能很好地站起來,而且往前進,滿文軍做到了這一點?!痹诳赐噶巳松拇蟠笃鸫舐渲?,他用《我需要你》和《不愿一個人》里唱出了自己的心聲,也唱出了一個全新的自己。在人生的新舞臺上,滿文軍才剛剛登場演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