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xù)誕生新關系
編輯:什么是勞動者的預告解除權?
段老師:預告解除權是《勞動合同法》賦予勞動者的一種法定解除權:勞動者提前30日以書面方式通知用人單位即可解除勞動合同。在這里,方秀才有職業(yè)選擇的自由,他提前30天向公司提交了辭職報告,這樣做的好處是,勞動合同期內30日的預告期屆滿后,勞動合同即因解除而終止,他可以自由離職,無須征得用人單位即汽車運輸公司的同意。所以,公司人事部門說方秀才已經離職了,有一定道理。
同時還要注意,預告解除權在預告期,也就是30天內,勞動者不得撤銷辭職。解除權從性質上看屬于形成權,無須對方同意或認可,一經到達對方即生效。但《勞動合同法》在最大化保護勞動者擇業(yè)自由的同時,也充分關注了用人單位的合理訴求,設置了30日的預告期,為用人單位尋求新的勞動者提供了時間,從而保障了用工的不間斷和生產的延續(xù)性,這也是《勞動合同法》的立法精神和宗旨所在。
編輯:但方秀才后來繼續(xù)在公司工作了三個月,該怎么算?公司還能隨意讓他離職嗎?
專家觀點
段老師:這其實是勞動者行使預告解除權終止勞動合同后,在原用人單位繼續(xù)上班如何認定的問題。我認為,這種情況符合勞動關系的認定。按照規(guī)定,預告解除期間屆滿后,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的勞動關系隨之解除,用人單位一般只負后合同義務,包括為勞動者辦理離職手續(xù)等。但在本案中,一方面,方秀才在原單位繼續(xù)從事駕駛員工作,為該用人單位提供勞動;另一方面,運輸公司也為方秀才發(fā)放工資,履行用工主體的責任和義務,符合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于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中,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未訂立書面勞動合同情形下勞動關系的認定要件。也就是說,本案中勞動合同解除之后,方秀才沒有離職,繼續(xù)為公司工作,就等于建立了新的勞動關系。雖然沒有勞動合同確認,但事實勞動關系成立,此時公司的確不能隨意要求方秀才離職,即使開除,也要給予相應補償。
(本期專家:段志錦,東北財經大學教師)
本欄責編/楊宇
fx1983@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