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未鵬
(《福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編輯部,福建福州 350002)
?
從周嘯天獲獎爭議看當代舊體詩詞的創(chuàng)作困境
陳未鵬
(《福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編輯部,福建福州350002)
摘要:2014年8月,《將進茶——周嘯天詩詞選》獲第六屆魯迅文學獎,作者周嘯天成為魯迅文學獎歷史上第一位舊體詩人。但伴隨獲獎有榮耀,也有尖銳的質疑。周嘯天的詩詞在立意、語言運用及結構上都有較多弊病,但其獲得魯迅文學獎又有諸多的合理性與必然性,眾多對周詩的爭議又不免隔靴搔癢。周嘯天與周嘯天眾多的嘲諷者,其實都已與古典詩詞相去甚遠。圍繞周嘯天獲獎的種種爭議,反映的不只是周詩的藝術價值問題,更反映了舊體詩歌創(chuàng)作在當代的諸多困境。
關鍵詞:周嘯天;舊體詩詞;魯迅文學獎;創(chuàng)作困境
2014年8月11日,第六屆魯迅文學獎獲獎名單公布。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周嘯天教授憑借《將進茶——周嘯天詩詞選》一書,成為魯迅文學獎歷史上第一位舊體詩人。國家最高文學獎項的加持,使得周嘯天的舊體詩詞從較小的傳播范圍一夜之間名聞全國。周嘯天的部分詩作或詩句被迅速傳播轉載,并引發(fā)大量不屑一顧的鄙夷和不留情面的嘲諷。[1]很多論者以為,這是一次荒唐的得獎,周嘯天的詩歌根本未脫“老干體”的窠臼。有人甚至說:“周嘯天獲魯迅文學獎是對魯迅的最大羞辱,是對文學的最大羞辱,是對古詩詞的最大羞辱?!盵2]許多人甚至認為周嘯天還比不上柳忠秧(這又是一個充滿爭議的詩歌創(chuàng)作者),直斥為“油嘴滑舌”。
然而,周嘯天不是憑空獲獎。魯迅文學獎詩歌獎共有11位評委,周嘯天拿到了9票,得票率不能算低。周嘯天還曾獲得各大文學獎項,如《詩刊》首屆(2010)詩詞獎、第三屆華夏詩詞獎、四川省五個一工程獎等,摘取魯迅文學獎似乎也是水到渠成。周嘯天還贏得原文化部部長、著名作家王蒙的高度肯定。王蒙《讀來甚覺暢快》贊揚周嘯天:“第一、他寫得古色古香,幽凝典雅;第二、他寫得新奇時尚,與時俱進;第三、他寫得活潑生動,快樂陽光;第四、他寫得與眾不同,自立門戶;第五、他寫得銜接傳統(tǒng),天衣無縫?!盵3]他的《讀周嘯天〈鄧稼先歌〉隨記》亦夸周詩“激越絕倫”[4]。
周嘯天詩詞所引發(fā)的截然相反的兩極評價,是一種值得關注的文學現(xiàn)象。雖然魯迅文學獎向來爭議不斷,如第五屆車延高的獲獎也飽受非議,但周嘯天的獲獎所引發(fā)的爭議更有典型性。周嘯天其實并不如廣大網(wǎng)友所誤解的那樣,因是新聞系的教授,所以是舊體詩詞的外行。周嘯天是古典文學專業(yè)碩士研究生畢業(yè),有古典文學的研究專著問世,如《唐絕句史》(重慶出版社,1987年)、《中國分體文學史(詩歌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等;也編著有大量詩詞鑒賞方面的著作,如《詩經(jīng)鑒賞集成》(四川辭書出版社,1990年)、《楚辭鑒賞集成》(四川辭書出版社,1990年)、《欣托居鑒賞四書》(含《古典詩詞鑒賞》、《先秦八代詩賦鑒賞》、《隋唐五代詩詞鑒賞》、《宋元明清詩詞曲鑒賞》(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等,他也是著名暢銷書《唐詩鑒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年)中撰稿數(shù)量最多的作者;也有談詩論藝的作品,如《不會吟詩也會吟——詩詞創(chuàng)作十日談》(四川文藝出版社,2009年),《周嘯天談藝錄》(線裝書局,2012年)等。以周嘯天如此無可爭議的古典文學專業(yè)背景,來從事舊體詩歌創(chuàng)作,尚引起如此大的爭議。其所涉及的,不止是單純的詩歌藝術價值評判問題。借由周嘯天的獲獎爭議事件,我們還可能看到魯迅文學獎評獎機制的缺憾,網(wǎng)絡時代對舊體文學的解構,傳統(tǒng)詩教的斷裂與失落,以及當代舊體詩詞創(chuàng)作與理論的雙重困境。
周嘯天獲獎之所以引發(fā)爭議,最直接指向是周嘯天詩詞藝術價值的評價問題。 “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詩詞的藝術價值是一個見仁見智的話題,然而讀者主觀感受的多樣性,并不能抹殺文學作品評判標準尺度的客觀性。周嘯天的詩詞,其藝術價值到底如何?
侯體健《周嘯天詩詞并非一無是處》一文,夸獎周詩題材廣泛,切入當下;長于歌行,詩思活躍;打諢插科;“并非一無是處”。[5]侯體健是復旦大學古代文學博士、副教授,其觀點有一定的代表性。當代著名網(wǎng)絡舊體詩人李子也說:“周詩還是有一定獨立見解的,語言功底也還不錯。但客觀地說,他們那代人總體的詩功底都不太好,因為受文革等因素的影響,他們可以說是史上詩詞水平的最低谷。這反映在周先生的詩中,也存在一些語言較粗糙的問題。他在他們那個年齡的人當中,不是最好的,但也是相當好的了?!盵6]即使侯體健和李子的觀點是客觀的,但中國官方文學的最高獎項“魯迅文學獎”,表彰的顯然不應只是“相當好”“還不錯”的東西。既然是最高獎項,應當參照最高的標準加以衡量。但與三千年詩歌史的高度相比,周嘯天的詩詞還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弊病。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
(一)立意平庸,格調低俗
周嘯天的詩詞立意較為平庸。如其《洗腳歌》:“昔時高祖在高陽,亂罵豎儒踞胡床;勞工近世鬧翻身,天下久無洗腳房。開放之年毛公逝,香風一夕吹十里;銀盆滑如澗底石,蘭湯渾似滄浪水。健身中心即金屋,中有玉女濯吾足;大腕簽單既得趣,小姐收入頗不俗。別有蜀清駐玉趾,轉教少年為趨侍;游刃削足技藝高,捏拿恭謹如孝子。君不聞錢之言泉貴流通,洗與為洗視分工;滄桑更換若走馬,三十河西復河東。爾今俯首休氣餒,儂今蹺腳聊臭美。來生萬一作河東,安知我不為卿洗?”[7]此詩玩其大意,無非是說勞動本無高低貴賤之分,大款不宜趾高氣揚地對待洗腳房里的服務人員。這本是現(xiàn)代社會的常識,但作者居然使用生死輪回、因果報應來加以勸誡,思想水平停留在《增廣賢文》時代。而其《超級女聲決賽長沙二首》[8],則連《增廣賢文》式的思想也沒有。全詩除詠超女之盛況外,并無作者之思想見識,如超女新聞報道之押韻版。
當然,詩人不是思想家,我們并不能苛求詩人一定要有多么深刻的思想。但詩人之為詩人,當有詩人的格調情趣。周嘯天的部分詩作,其流露的情趣卻比較低俗。如《翁楊戀二首》其一:“大快人心今日事,春風吹皺一池水。振承造化寧為余,敖指丈夫當如此!公眾實難冷眼窺,頭巾虛有杞人畏。嚶鳴幽谷樂喬遷,棲得高枝終不悔?!逼涠骸岸宋棠锇硕?,憐才重色此心同。女蘿久有纏綿意,枯木始無浸潤功。白首如新秋露冷,青山依舊夕陽紅。觀詞恨不嫁坡髯,萬古靈犀往往通?!盵9]楊振寧在82歲高齡與28歲的翁帆訂婚,男單身女未婚的合法婚姻,不管多么驚世駭俗,在現(xiàn)代社會,是不足為外人道或不勞外人來操心的。不管是“道德淪喪”評判,還是“大快人心”、“丈夫當如此”的慨嘆,都顯得多余且無聊。當然,如此題材也不是不能入詩。但入了詩卻還津津樂道地影射兩人“女蘿久有纏綿意,枯木始無浸潤功”,就不僅對當事人毫無尊重之意,還大膽地暴露了作者的輕薄和惡趣味。
又如《兒童雜事三首》其一:“爺立兒走月即走,兒立爺走月不走。兒太聰明爺太癡,月亮只愛小朋友?!盵10]侯體健說這首詩乃以童謠形式寫成,將一對父子的月下戲謔生動呈現(xiàn)眼前。[11]侯體健還舉例楊萬里也做過這種帶有機趣的詩作。且不說該詩跟唐人在立意上的差距——“高人對月時,每有盈虛今古之感”(《唐詩別裁集》評王昌齡《同從弟銷南齋玩月憶山陰崔少府》),就是楊萬里寫月的詩歌,諧趣中自有一番詩思與哲理,而且楊萬里的俗、諧:“每下一俗間言語,無一字無來處,此陳無己、黃魯直作詩法也?!盵12]更何況,就是楊萬里的這種詩歌,在錢鐘書看來:“他的詩很聰明、很省力、很有風趣,可是不能沁入心靈?!盵13]不能算是一流的作品。
(二)語匯生澀,缺乏美感
詩詞是語言的藝術。陳腔濫調固然是詩家大忌,但“自鑄偉詞”是要前提的。詩詞須以達意為根本,就是其遣詞造句要能完整貼切地表達出作者的思想感情,而讀者又不至于誤解。在達意的基礎上,詩詞的語言還有審美的要求。但是周嘯天詩詞在語言應用上有一些弊病。
首先,是生澀。周嘯天在《不會吟詩也會吟——詩詞創(chuàng)作十日談》第一談中,批評山東省作協(xié)副主席王兆山《江城子·廢墟下的自述》[14]“語匯生澀”。周嘯天的詩詞當然遠勝王兆山。但周詩亦有生澀之弊。這里,有詞語生造者,如“畢節(jié)街箱亦宏敞”(《畢節(jié)行》),街箱,當是“垃圾箱”之生造。“年輸巨億作國帑”(《葡京賭城》),“巨億”屬生造,而“輸”,此處應為輸出,輸送意,但因詩為《葡京賭城》,輸字用在此處易引起誤會。
有詞不達意或誤用者,如:
“一方有難八方惜?!?《海嘯歌》)
“世間廢物多不死,天生俊彥天喪之?!?《悼哥哥》)
“陸海歌迷共垂淚,旋見光碟漲如飛?!?《悼哥哥》)
“天人千手妙回春?!?《聾啞人舞千手觀音》)
“惜”字顯然并不能概括其他國家人民對于印尼海嘯受難者的情感,“俊彥”的反義詞也不應是“廢物”?!瓣懞!?,詞意為物產(chǎn)富饒之地,非作者想表達的大陸和海外之意?;卮?,一般指醫(yī)術高明,用以夸贊千手觀音的演出效果,不妥。
周詩語言里存在最多的現(xiàn)象,是現(xiàn)代詞匯夾雜在舊體詩詞的文體形式里,顯得極其突兀。如:“由來劇變不可測,朝或多金暮洗白?!薄逗[歌》)、“人心畢竟思維穩(wěn),便到千鈞一發(fā)間。”(《川北行》) 、“觀光客自天外來,一方經(jīng)濟為翻倍。”(《人妖歌》)等?!岸嘟稹薄ⅰ熬S穩(wěn)”、“翻倍”等現(xiàn)代語匯,未經(jīng)陶鑄和撿擇入詩,除了新舊并陳的喜劇感外,并無美感可言。
其次,是重復羅嗦。中國古典詩歌的語言,精煉減省,追求以盡可能少的語言表現(xiàn)盡可能多的內容。但周嘯天的詩詞語言,其重復羅嗦處,不在少數(shù)。如《酬雍先生贈〈野鶴〉〈閑云〉集》[15],首聯(lián)“在昔風騷皆善怨,怨真實錄亦成詩”,上句風騷,下句又詩,在意義上并沒有遞進。較好的意義遞進應該是風騷——怨——實錄。頸聯(lián)“野鶴閑云傾濁酒,涌泉滴水報清時”,滴水兩字多余。尾聯(lián)“人間信是晚晴好,夢筆宜留到耄期”,上句已有“晚晴”,下句又有“耄期”,不過是換了字面的重復。又如《海嘯歌》:“地心且驚悸,海洋作人立;海洋直立勢排空,滌蕩八國洪濤風;近海生民二十萬,一彈指頃萬事空!”[16]也頗多重復,如第二句言海洋作人立,第三句又緊接著說海洋直立;第四句說海嘯滌蕩八國,第五句又接著說生民受災。
語意重復與結構缺陷、章法欠佳存在重要關系。周嘯天在詩詞結構經(jīng)營上較為隨意,影響了文氣的流貫。其較下等之作,不過是湊字趁韻,勉強敷衍成篇。如寫春晚節(jié)目之《聾啞人舞千手觀音》:“天人千手妙回春,族類同癡淚不禁。失語時分存至辯,無聲國度走雷音?;ü獾臍v飄香久,法相莊嚴蘊慧深。引領慈航成普度,神州除夕降甘霖!”[17]這首詩首聯(lián)寫千手觀音之演出,感動族類;頷聯(lián)復寫觀眾受感動;頸聯(lián)寫表演的特征;尾聯(lián)又寫感動。整篇結構重復。
此外,周嘯天的作品大體能遵守舊體詩詞的格律,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周嘯天在《欣托居歌詩·自敘》中說:“平仄稍嚴,欲存唱嘆之音;韻對從寬,不失蕭閑之致?!盵18]所以,他的一部分作品并不合律。還有一部分律詩,居然依詞韻通押。如《司馬相如二首》其二[19]、《張若虛》[20]、《成都師專八二中畢業(yè)二十周年聚會》[21]等。格律詩不存在用詞韻通押的傳統(tǒng),這當是周嘯天自創(chuàng)。當代人創(chuàng)作舊體詩詞時,要不要遵循平水韻,要不要對格律進行創(chuàng)新,當然可以爭論、可以在創(chuàng)作中加以探索。但真正的詩人不應視格律為束縛的鐐銬,而應將其當作表演之道具。如果格律創(chuàng)新不是為內容的表達服務,那格律創(chuàng)新不僅毫無意義,還不免有趨易避難的嫌疑。
詩人偶有劣詩,本不足怪。特意挑出劣詩,來論周詩的價值,不公平亦不客觀。但上述周嘯天劣詩的一些弊病,在其較好的詩作中依然存在,不過是較不明顯而已。以《將進茶》一詩為例。周嘯天以此詩之題目來命名其詩歌自選集,應該是把這一首詩歌視為自己的代表作。這一首詩歌也獲得比較多的贊譽,如王蒙認為其“亦屬絕唱”。全詩如下:
世事總無常,吾人須識趣。空持煩與惱,不如吃茶去。世人對酒如對仇,莫能席間得自由。不信能詩不能酒,予懷耿耿骨在喉。我亦請君側耳聽,愿為諸公一放謳:詩有別材非關酒,酒有別趣非關愁。靈均獨醒能行吟,醉翁意在與民游。茶亦醉人不亂性,體己同上九天樓。寧紅婺綠紫砂壺,龍井雀舌綠玉斗。紫砂壺內天地寬,綠玉斗非君家有。佳境恰如初吻余,清香定在二開后。遙想坡仙漫思茶,渴來得句趣味佳。妙公垂手明似玉,宣得茶道人如花。如花之人真可喜,劉伶何不憐妻子。我生自是草木人,古稱開門七件事。諸公休恃無盡藏,珍重青山共綠水。[22]
詩有小序:“余素不善飲,席間或以太白相誚,退而作《將進茶》?!憋@然,周嘯天欲與李白名篇《將進酒》一爭高低。(不算巧合,上海辭書出版社《唐詩鑒賞辭典》中李白《將進酒》詩的鑒賞作者即為周嘯天。)應該來說,這首詩也有可取之處,如語言應用上,第二句“識趣”一詞,用得頗為巧妙,有兩個含義,一是懂得情趣,一是識相,知趣。在無常的世事面前,人要懂得喝茶的情趣,也要識得世事的真相。但這首詩的缺點仍比較明顯。
如在主旨表達上含糊不清。李白《將進酒》詩雖然汪洋恣肆,但其主旨是相當明確的,“一篇主意全在‘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兩句”[23]。而周詩之“將進茶”是勸人飲茶,那么主旨似乎是“空持煩與惱,不如吃茶去”?但詩歌并未敘述茶何以消憂。詩中言“茶亦醉人不亂性”,又言“渴來得句趣味佳”,再言“開門七件事”,最后勸人“珍重青山與綠水”,詩意的內在線索費人尋思。又如“我生自是草木人”,此句頗佳,但開門七件事,是俗世生活,又何預草木?也許作者想表達的是茶的紅塵之美,俗世生活固然有俗世的樂趣,但在講完檻外人妙玉的綠玉斗之后,再來談茶米油鹽醬醋茶,終究不免有“今夕何夕”的茫然感。
又如在語言運用上亦有可斟酌之處。如“諸公休恃無盡藏”,顯然作者要表達的是再多的財富,也比不上青山與綠水之間氳氛而來的茶葉。但無盡藏的字面意思固然有無盡之意,卻一般用做喻佛德廣大無邊,作用于萬物,無窮無盡。如《大乘義章》十四:“德廣難窮,名為無盡。無盡之德苞含曰藏?!?唐法藏《華嚴探玄記》卷十九:“出生業(yè)用無窮,故曰無盡藏?!睂τ谄胀ǖ淖x者,最直接的聯(lián)想是蘇軾《前赤壁賦》:“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碧K軾的無盡藏,恰恰相對于俗世的財富而言。周嘯天反其意而用之,造成了意義的混亂。同時,詩號為寫茶,卻未能寫出茶的特性,或人之于茶的情趣、情懷,真正寫到茶的特性的只有“茶亦醉人不亂性,體己如上九天樓”、“佳境恰如初吻余,清香定在二開后”,而一半篇幅都是在寫酒?!秾⑦M茶》更多是語言的游戲,但未必巧妙的游戲反襯了藝術的空洞。
當然,周嘯天詩詞有一定的藝術水準,其若干篇章也頗為出彩。如《人妖歌》[24],一方面驚嘆于人妖的藝術表演之妙,一方面又感嘆于人妖演員命運的悲慘,寫出作者對人妖這一現(xiàn)象的復雜情感,體現(xiàn)了作者在現(xiàn)代光怪陸離社會下的人文關懷。值得注意的是,作者較好的詩歌,往往肖極唐宋人。如七律《隴西行》:“乘興南來欲問邊,河西絲路傍祁連。數(shù)峰猶帶千秋雪,一壁殘存萬里鳶。大漠孤煙臨屬國,邊陲篳路吊張騫。今宵唱徹涼州曲,杯捧夜光揮月圓?!盵25]讓人想起王維《使至塞上》。又如《一剪梅·重返獅子山》:“彈劍當年奏苦聲,不愿他生,惟愿今生。來逢千里共長行,窗外眸明,柳外花明。十栽萍蹤訪舊程,鬢尚青青,樹尚亭亭。芙蓉城到牡丹城,去也關情,住也關情?!盵26]未出宋詞格局。因此可以說,周嘯天古典詩詞的基礎功底還是扎實的,其弊病的產(chǎn)生,往往都是試圈脫離中國古代詩歌的傳統(tǒng)加以創(chuàng)新所導致的。其一旦突破唐宋人的格局(或曰“藩籬”)就開始離譜,乃至“荒唐”了。
魯迅文學獎頒獎詞說:“周嘯天以舊體詩詞‘作浮世之新繪’,銜接古典傳統(tǒng)又著眼于當代生活,滲透著人文關懷與批判精神。他的詩詞取材豐富,風格多樣,或豪情勃發(fā),浩氣橫生,或幽郁發(fā)揮,趣味逸出,在選材、命意、境界等方面對舊體詩詞表現(xiàn)當代經(jīng)驗做出了具有難度的探索。”[27]這段話不見得有多少溢美之詞,反而意味深長?!帮L格多樣”恰恰說明周嘯天的詩還未能形成自己的風格,而做出了具有難度的探索,與其說是對探索成果的肯定,不如說只是對探索姿態(tài)的表彰。而探索的得與失,讀者自有公論。
圍繞周嘯天獲獎的種種爭議,固然和周嘯天詩歌價值平庸有關系,但在某種意義上,爭議本身并不是針對周嘯天本人,爭議反映的其實是人們對魯迅文學獎評獎機制的失望,對當下舊體詩創(chuàng)作狀況的隔閡,對當代舊體詩成就的不滿,也反映了當代舊體詩創(chuàng)作與理論的雙重困境。
(一)魯迅文學獎評獎機制的缺憾
魯迅文學獎的評選程序相對合理,實行評委實名投票,產(chǎn)生獲獎作品的實名投票情況與評獎結果一并公布,在國內獎項評選中透明度是比較高的。但也存在若干缺陷。如第六屆魯迅文學獎參評作品征集工作于2014年2月28日啟動,參評作品由中國作協(xié)各團體會員單位、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宣傳部藝術局,各報刊社、出版社和擁有互聯(lián)網(wǎng)出版許可證的網(wǎng)站推薦。[28]雖然其征集的公告中特地注明網(wǎng)站也可以推薦作品。但根據(jù)《第六屆魯迅文學獎評獎辦公室公告[2014年]第1號》[29],可以發(fā)現(xiàn),其評獎辦公室所認定的符合評獎條例規(guī)定的參評條件的作品有224部(所附目錄實際為223部)里,推薦單位里沒有一家是網(wǎng)站。也許“當代詩詞在網(wǎng)絡”的說法略顯夸張,但網(wǎng)絡舊體詩詞的創(chuàng)作已是無法回避的存在。網(wǎng)絡詩詞未能進入初選名單,不管出于什么原因,這都是一個缺憾。
還有詩歌評獎委員會的人員構成也不合理,他們大都是新詩人或新詩研究專家。評審組組長高洪波坦承:“我們11位評委中,只有一位是專攻舊體詩的褚水敖先生,他最懂舊體詩,他認為周嘯天的詩寫得很好,我們其他10位評委都是專攻現(xiàn)代詩的,比較相信他的意見。”[30]新詩與舊體詩詞在創(chuàng)作和鑒賞方面也許有共通之處,但從文學史上看,新詩的產(chǎn)生與發(fā)展,是建立在對舊體詩詞的批判與反對的基礎之上。舊體詩的格律、情調、創(chuàng)作方法以及美學標準都曾遭到新體詩全面而激烈的否定。所以,新詩與舊體詩這兩種文體之間的遙遠距離,可能更甚于新詩之于小說、散文、報告文學等門類。由新詩人來評舊體詩,似屬黑色笑話,卻成為魯迅文學獎評審中真實的存在。
同時,讀者可能對魯迅文學獎期待過高。因為魯迅文學獎襲用魯迅之名,讀者容易傾向于用魯迅的獨立精神和文學創(chuàng)作高度來要求獲獎作品。但實際上,魯迅文學獎是一項官方獎項,與魯迅或魯迅文學精神毫無關系。而且魯迅文學獎每四年評獎一次。要期待四年一度的詩歌獎作品,在藝術上與三千年詩歌史上的名篇媲美,恐怕不合實際。假設大唐天寶年間宮廷每四年有一次詩歌獎,獲獎者也未必會盡是大家或名家。三千年的詩歌史,也有很多二三流甚或不入流的詩人。在時間長河的淘洗之后,才留下了李杜蘇辛這樣的大家名家。我們直面當代的文學創(chuàng)作,可能因為距離的切近而有一種泥沙俱下的判斷。
(二)網(wǎng)絡時代與舊體文學的解構
如前所述,周嘯天的詩詞雖然在立意、結構及語匯上存在較多的問題,但周嘯天畢竟是一位古典文學學者,其詩詞創(chuàng)作有一定的成就。周嘯天獲獎之后,大多數(shù)的網(wǎng)友只是通過網(wǎng)絡閱讀過其有限的幾首或幾句詩詞,就加以鞭撻批判。實際上,哪怕是陸游這樣的大詩人,也有爛詩,也未必經(jīng)得起網(wǎng)絡時代尋章摘句式的聚焦和圍觀。在網(wǎng)絡時代的眾聲喧嘩中,“一切穩(wěn)固的東西都煙消云散,一切神圣的東西都將被褻瀆”,更何況周嘯天的詩歌存在硬傷,又偏偏摘獲大獎,被當成解構的靶子,是非常自然的。
網(wǎng)絡時代的文化環(huán)境是浮躁且急功近利的。周嘯天《詩詞創(chuàng)作十日談》一書的封底印有:“你想十天之內通曉詩詞寫作的奧秘嗎?”這樣的文字宣傳,可能是出于書商之手,但也反襯出時代的荒謬。古人吟詩“二句三年得”,而現(xiàn)代社會卻豪言十天可以通曉作詩之奧秘,這恐怕是網(wǎng)絡時代才能有的狂想曲吧。人心浮躁,寫詩求快,讀詩求感官刺激,求通俗平易,對那些在詩歌形式與內容方面作出嚴肅探索的作品,就缺乏了解的興趣。
(三)傳統(tǒng)詩教的失落與斷裂
傳統(tǒng)詩教的衰落,已是不爭的事實。2014年9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參觀考察北京師范大學時指出:“我很不贊成把古代經(jīng)典詩詞和散文從課本中去掉,‘去中國化’是很悲哀的。應該把這些經(jīng)典嵌在學生腦子里,成為中華民族文化的基因?!盵31]以國家主席之尊來講這段話,顯示了問題的嚴重性與迫切性。如上海一年級語文新課本就刪去全部的古詩。[32]即使有的教材保留有古詩詞,在篇章選擇上,大多注重思想教育性,藝術平庸者不在少數(shù)。加之近代以來,革命體詩詞作品大量泛濫,既影響了讀者的閱讀興趣,也敗壞了欣賞品味。
詩詞和古文從國民教育尤其是中小學教育中退潮消失,影響自是深遠。最直接的體現(xiàn)就是周嘯天獲獎爭議的口水化現(xiàn)象。正如侯體健指出,在新聞報道和網(wǎng)絡空間中往往將周嘯天的作品稱為“古體詩”。實際上,“古體詩”只是舊體詩詞的文體之一。[33]周嘯天不僅有古體詩作品,也有近體詩(格律詩)作品?;靖拍畹幕煜从沉俗x者對于古典詩詞常識的陌生。也因此使得他們在批評之時,對于詩歌藝術本身并不在意,更多熱衷道德人品方面。這樣的評論并不能使詩人心悅誠服,也降低了批評本應該有的學理性。
(四)當代舊體詩詞創(chuàng)作的整體成就不彰
有論者以為,舊體詩詞未能進入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史的視野和論述范圍,是五四以來新文學觀念的偏見。的確,“舊體詩”的指稱本身就隱含著“新”“舊”的價值傾向。但沒能入史,也許跟舊體詩詞本身創(chuàng)作成就有限,未能引起文學史家的注意有關系。面對魯迅文學獎歷史上第一位舊體詩人的爭議,其實是讀者對于當代舊體詩詞整體創(chuàng)作狀況失望之情的表達。由周嘯天一人來承擔讀者對于舊體詩詞的責難,當然不公平。但舊體詩詞的衰落,卻是一個毋庸置疑的事實。
晚清以來,中國社會面臨“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在西方文明的挑戰(zhàn)下,傳統(tǒng)文化迅速衰敗,五四新文化的倡導加劇了傳統(tǒng)文化的式微,1949年以后,漢語進一步粗鄙化。目前雖然從事舊體詩詞創(chuàng)作的人數(shù)蔚為大觀,但各地詩詞學會或詩社人員構成上普遍存在年齡偏老(大多是退休人員),專業(yè)上較為龐雜(大多為非文史專業(yè)),學歷不高等問題。他們對于政治有極大的熱情,普遍放棄詩歌中的獨立思想與自由精神,又身處漢語最粗礪的時代,故所作詩詞以應景和套話為主,以政治語言代替文學語言。最典型的體現(xiàn)即是2008年王兆山《江城子·廢墟下的自述》,其人文關懷精神蕩然無存,跟藝術美感亦風馬牛不相及。這些詩社成員,一般有著較高的社會地位和較豐富的出版資源。他們的作品更易傳播,從而遮蔽了真正富有意義的詩歌寫作,也污名化了當代舊體詩歌的真實狀況。“當代舊詩最杰出的文本在網(wǎng)絡上,如果只看紙媒,將會認為當代舊詩更加不堪?!盵34]當網(wǎng)絡詩詞未能進入主流社會的關注目光或進入評獎機制,“老干體”仍然是舊詩最顯赫的一宗,從而嚴重損害了舊體詩詞的聲譽。
更為可惜的是,現(xiàn)代大學教育制度下,從事文史研究的科研人員大多不從事詩詞寫作。他們對于文學理論的條條框框相當熟悉,卻未必懂得詩詞格律,也未必會詩歌創(chuàng)作。他們也不關注當代舊體詩詞創(chuàng)作的狀況。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創(chuàng)作不被納入職稱評審體系,也不能換算成科研工作量。研究者未必是創(chuàng)作者,固然符合現(xiàn)代社會的專業(yè)分工。但當這些與古典文學最為親近的人,都拋棄了舊體詩詞創(chuàng)作,舊體詩詞的當代命運也就可想而知。周嘯天獲獎之后,網(wǎng)絡上一片噓聲,可實際上,如果魯迅文學獎一定要頒一個舊體詩詞的獎項,不頒給周嘯天,又能頒給誰?哪位舊體詩人的獲獎,不會引起一片噓聲?
(五)理論困境
當代舊體詩詞的創(chuàng)作之所以出現(xiàn)諸種困境,這和詩歌史的發(fā)展本身有很大關系。魯迅曾有感嘆:“我以為一切好詩,到唐已被做完?!院筇确悄芊鋈鐏碚菩闹R天大圣’,大可不必動手?!盵35]好詩被唐人做完的說法固然夸張,但當代詩人面對三千年詩歌史的豐厚遺產(chǎn),未免有“影響的焦慮”,創(chuàng)新當然不易。
而近代以來社會變遷劇烈,各種新事物不斷涌現(xiàn),舊體詩詞的文體特征對現(xiàn)代社會的表達有效性遭到質疑。早在1943年郭沫若就說過:“舊詩和文言文真正要做到通人的地步,是很難的事。作為雅致的消遣是可以的,但要作為正規(guī)的創(chuàng)作是已經(jīng)過時了?!盵36]2010年,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汪涌豪也感嘆:“今天社會轉型急劇……此時創(chuàng)作,如再吟詠小國寡民、政教王化,顯然不切情景;再感嘆山林之遠、廟堂之高,更悖世情?!盵37]百余年來,從詩界革命開始,詩歌開始在兩個方面加以創(chuàng)新,一種是打破舊體詩詞的文體,用新文體去表現(xiàn)新內容,是為新詩。百年來新詩成就有多大,本文不敢妄議,但就接受程度而言,顯然與《唐詩三百首》相去甚遠。另一種是在原來的形式上以舊瓶裝新酒。這也就綿延至今的舊體詩詞寫作。
但是,舊體詩詞這種古老的文體形式如何表現(xiàn)二十一世紀的時代內容?一種辦法是“以舊風格含新意境”,用中國古典文學中的原有詞語、典故、意象等來表現(xiàn)新內容,這樣固然古意盎然,但與現(xiàn)代社會終究是隔了一層。如呂碧城的詞,以舊詞寫新事,倘沒有詞序或背景注釋,讀者往往不知所詠為何物。還有一種是“我手寫我口”,并不諱言現(xiàn)代社會的聲光電色,并不避諱新詞匯的融入。但新詞匯如果數(shù)量過多,融入不當,則易喪失舊體詩詞原有的風味。正如鐘振振教授所說:“現(xiàn)代社會日新月異,前進的節(jié)奏太快,新事物、新思維、新觀念層出不窮,新名詞、新概念、新語匯批量涌現(xiàn)。不分青紅皂白,一股腦兒往詩詞里搬,與詩詞中舊有的傳統(tǒng)語匯攪和在一塊,這樣‘整’出來的作品,不古不今,亦土亦洋,就像唐明皇與楊貴妃跳‘迪斯科’,克林頓與萊溫斯基唱‘二人轉’,讓人怎么看了怎么別扭。”[38]舊體詩詞如何再造?理論上并未為舊形式與新內容的沖突找到有效的解決之道。
當然,百年來的探索也留下了一些可資借鑒的經(jīng)驗。當代舊體詩人如散宜生(聶紺弩),網(wǎng)絡詩人李子(曾少立)、噓堂等一大批詩人,都對舊體詩詞的舊瓶裝新酒做出探索。周嘯天也是這探索大軍里的一份子。周嘯天對于詩詞,有這樣的主張:“對于當代詩詞,我主張三條,一曰書寫當下,二曰銜接傳統(tǒng),三曰詩風獨到?!盵39]但新的題材、新的內容,未必是創(chuàng)新。如果只是徒具新的形式,卻沒有新的實質,不過是偽創(chuàng)新。何謂新的實質?應當是能夠在傳統(tǒng)詩詞之外,呈現(xiàn)新的意境,運用新的表現(xiàn)方法,展現(xiàn)新的藝術技巧。
因此,更進一步而言,為什么一定要倉促地創(chuàng)新?如果承認唐詩宋詞在表達人類情感方面的有效性,那么這種有效性為什么一到當代就變得無效,就一定要加以創(chuàng)新?現(xiàn)代人的生老病死、悲歡離合究竟在本質上有多大程度上不同于古人?我們這個時代的傳統(tǒng)文化素養(yǎng),比起黃遵憲梁啟超的時代,已不可同日而語,繼承傳統(tǒng)尚力不從心,又何來底氣與實力談銜接傳統(tǒng)?所以,與其侈言創(chuàng)新,不如先搞清楚傳統(tǒng)是什么;與其談意境開拓題材拓展,不如先談平仄對仗、押韻用典;與其講破體,不講先遵體。
總之,周嘯天的詩歌在立意、結構和語言運用上都有較多弊病,但其獲得魯迅文學獎又有諸多的合理性與必然性,眾多對周詩的爭議不免隔靴搔癢。周嘯天與周嘯天眾多的嘲諷者,其實都已與舊體詩詞相去甚遠。圍繞周詩的種種爭議,反映的不只是周詩的藝術價值問題,更反映了當代舊體詩詞創(chuàng)作的諸多困境。在這種困境下,舊體詩詞生命力的重新獲得,不應汲汲于浮夸的創(chuàng)新,而是應該回到笨拙的守正,即回到高雅的情趣、回到優(yōu)美的語言、回到有規(guī)范意義的格律之中。
注釋:
[1][2] 徐達內小報,http://weibo.com/p/1001593743915386758714。
[3] 此文原載《文匯報》2006年5月12日,周嘯天的多部著作,如《欣托居歌詩》、《詩詞創(chuàng)作十日談》等均收錄此文。
[4] 王 蒙:《讀周嘯天<鄧稼先歌>隨記》,《文匯報》2014年8月26日。
[5][11][33] 侯體健,《周嘯天的詩歌并非一無是處》,《文學報》2014年8月28日第22版。
[6] 《古代詩詞如何寫出當代情懷》,《東方早報》2014年8月13日,http://epaper.dfdaily.com/dfzb/html/2014-08/13/content_915649.htm。
[7][8][9][10][15][16][17][19][20][21][22][24][25][26]周嘯天:《將進茶——周嘯天詩詞選》,成都:天地出版社,2012年,第46,34,61,132,77,42,32,89,94,123,41,47,30,113頁。
[12] 陳長方《步里客談》卷下記章憲語,轉引自錢鐘書:《宋詩選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9年,第159頁。
[13] 錢鐘書:《宋詩選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9年,第159頁。
[14] 王兆山:《江城子·廢墟下的自述》:“天災難避死何訴,主席喚,總理呼,黨疼國愛,聲聲入廢墟。十三億人共一哭,縱做鬼,也幸福。銀鷹戰(zhàn)車救雛犢,左軍叔,右警姑,民族大愛,親歷死也足。只盼墳前有屏幕,看奧運,同歡呼。 ”《齊魯晚報》2008年6月6日。
[18] 周嘯天:《欣托居歌詩》,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2006年,第2頁。
[23] 《唐詩選脈會通評林》,轉引自陳伯海:《唐詩匯評》(上),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577頁。
[27] 《第六屆魯迅文學獎獲獎作品授獎詞》,http://www.chinawriter.com.cn/news/2014/2014-09-22/218988.html。
[28] 《第六屆魯迅文學獎參評作品征集公告》,http://www.chinawriter.com.cn/zx/2014/2014-02-28/2890.html。
[29] http://www.chinawriter.com.cn/zx/2014/2014-05-16/2914.html。
[30] 《周嘯天回應:評委我基本都不認識》,《北京晚報》2014年8月14日。
[31] 《習近平訪北師大:不贊成把經(jīng)典詩詞從課本去掉》,http://learning.sohu.com/20140909/n404181141.shtml。
[32] 《上海小學一年級語文新課本刪去全部古詩》,http://finance.people.com.cn/n/2014/0826/c66323-25536875.html。
[34] 《新文學評論》對徐晉如、噓堂、獨孤食肉獸、李子的同題訪談,《新文學評論》2014年第2期,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c443730102v13v.html。
[35] 魯 迅1934年12月20日致楊霽云信,《魯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第307頁。
[36] 郭沫若:《戰(zhàn)士如何學習與創(chuàng)作》,《郭沫若全集》文學編第十九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2年,第349頁。
[37] 《汪涌豪談當代古詩文創(chuàng)作》,《上海書評》2010年7月4日。
[38] 鐘振振:《用常規(guī)‘武器’打‘現(xiàn)代戰(zhàn)爭’》,《文史知識》2007年第11期。
[39] 周嘯天:《周嘯天談藝錄·論鑒衡》,北京:線裝書局,2012年,第9頁。
[責任編輯:余言]
中圖分類號:I206.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3321(2014)06-0066-07
作者簡介:陳未鵬,男,福建莆田人,《福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編輯部副編審,文學博士。
收稿日期:2014-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