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玲玲
摘 要:“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睂胧怯⒄Z課堂活動設計的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好的英語課堂導入能促進學生的情緒高漲,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特定的教學任務中,有助于學生獲得良好的學習成果。通過各級教研聽課,整理和發(fā)現(xiàn)了農(nóng)村高中英語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存在的問題,并對這些問題進行分析。
關鍵詞:農(nóng)村高中校;英語課堂導入;問題;特點;對策
英語新課標下的英語教學觀以學習者為本位,注重綜合素質發(fā)展,它從學生的實際需求出發(fā),確立教學目標和策略,特別重視語言的實際運用。教師在課堂設計及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都應注重對學生的能力培養(yǎng),倡導學生的體驗與參與。作為課堂教學第一環(huán)節(jié)的導入設計業(yè)要遵循這一思想。
一、什么是導入
導入(introductory procedures)是教師在進入新課時運用建立情境的教學方式來引起學生的注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明確學習目標,形成學習動機和建立知識間聯(lián)系的一類教學行為,它能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特定的教學任務中。精心設計的導入能提供必要的信息,設置問題情境和制造學習氣氛,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成學習的高漲情緒,能為學生學習新的英語語言項目、新的閱讀詞匯、語法、聽力甚至作文等內(nèi)容提供鼓勵和
鋪墊。
二、農(nóng)村中學英語課堂新課導入的問題
在中學任教幾年來,發(fā)現(xiàn)學生英語基礎參差不齊,特別是在農(nóng)村學校里,一類學生甚至連學習母語都存在困難,更不要說學英語了。如此導致教師教得辛苦,整天忙著備課、找試題、講練習和批改作業(yè)。所以,一個有效又有趣的英語課堂導入就顯得尤為重要。不能否認有些教師在英語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都非常用心,導入也做得很好,值得我學習。在平時上課、聽課、調(diào)研學習的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農(nóng)村學校英語課堂導入的設計存在大概以下幾個問題:
1.省略式
有為數(shù)不少的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干脆省略導入環(huán)節(jié),直接以“Today we are going to learn...”開始新課,課堂顯得呆板,沒有
生機。
2.隨意性
有的老師,特別是班主任老師經(jīng)常以說教開篇,甚至批評個別學生,確實打擊了學生上課的積極性。
3.模式化
有的教師通過師生互相問候“How are you?”或交流天氣、詢問日期等問題開始新課,學生從初中到高中一直在應對這些問題,毫無新意可言。有的老師習慣以“on duty”(值日報告)的形式作為課堂開始,或者說一句名人名言、英語小笑話之類,或者兩名學生表演一段對話,表演結束后,教師一般不注重加以評價,也不與學生就對話內(nèi)容進行信息交流,失去意義。
基于上述問題,我認為如何精心設計高效的課堂教學導入環(huán)節(jié)是我們農(nóng)村高中校一線英語教師在深化課程改革中特別需要關注的問題之一,也是能體現(xiàn)教師的綜合素質和施教技能的問題之一,關系教學效果的提高和英語教師自身專業(yè)的發(fā)展。
三、新課導入的特點
課堂教學導入的方式多種多樣,教師可以利用問題、板書、圖片、實物、幻燈、錄像、交流、游戲、故事、競賽等導入,無論采用哪種方式導入,需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心理特點,并結合所學語言材料的內(nèi)容、特點,使新課導入既有趣又實效。我認為,導入環(huán)節(jié)應具備以下幾個特點:
1.激發(fā)學習興趣和動機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育心理學告訴我們,當教學內(nèi)容引起學生興趣時,學生學習就能集中注意力,就能對語言材料更好地感知、記憶、思維和想象,從而獲得較多、較牢固的知識與技能??梢姡偃缯n堂充滿趣味性,學習者就會把學習當作一種精神享受,更樂于積極學習。特別是農(nóng)村學校的學生,濃厚的興趣更能使學生樹立學習的自信心。作為農(nóng)村校教師,更應深入了解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把握學生興趣點,找準話題,使學生有話想說,有話能說。
如人教版Module 4 Unit 3 A Taste of English Humor 一課的新課導入,教師播放一段Charlie Chaplin主演的電影片段,讓學生通過觀看影片,享受幽默帶來的樂趣,并告訴學生這是一種幽默形式,然后出示熱身部分的兩則英文小幽默,讓學生進行思考和討論,之后在他們對英語幽默有一定了解的基礎上,再小談一下中國式幽默。我覺得這樣的討論氣氛一定不會不熱烈的。接著,課堂教學效果也會不錯。
2.接近學生認知水平和思維能力
課堂學習的本質在于使學生綜合能力得到提高。從課堂導入開始,教師要根據(jù)課堂中學生學習的情況,在所學內(nèi)容基本理解的基礎上提供鍛煉思維能力的機會,有效地發(fā)展學生的分析綜合能力。這就需要教師設計課堂導入時避免設計得過于簡單,只需要肯定或否定回答的問題,也必須注意問題不可偏難,超出大多數(shù)學生的認知水平。同時要注意每個活動之后要給學生適當?shù)臅r間來思考,避免學生在尚未想好問題如何作答時,教師重復強調(diào)該問題,造成學生的緊張心理,或教師馬上請別的學生回答,這樣不僅降低了學生的思維水平,而且打擊了學生回答問題的自信心,阻礙教師與該生之間、該生和其他學生之間進一步的交流。
3.關注全體不同層次的學生
學生的智力、知識水平有高有低,接受能力、反應速度有快有慢。特別是英語基礎水平參差不齊。教師在課堂一開始的導入環(huán)節(jié)可以按照學生英語學習的不同程度分層設計活動,讓相對活躍或基礎較好的學生回答稍微復雜的問題,讓比較缺乏信心,需要鼓勵和幫助的學生回答稍微容易的問題。如此下去,學生對英語學習越有信心。
四、高中英語課堂導入對策
導入策略的選擇,是以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對象為依據(jù)的。導入手段是為學習新課,實習教學目標服務的。在我們農(nóng)村高中校,好的導入更能讓學生比較順利地消除學習英語的畏難心理,讓學生自如地學到新知識。我認為英語課堂導入對策大概有以下幾種:
1.背景知識導入法
對于一些有關歷史題材的課文,教師可介紹作者,或者讓學生討論課文背景。而對于一些科普題材的課文,則可以介紹學生熟悉的事例為切入點,把學生引入真實的語境中去。
例如,人教版教材Module 1 Unit 1 Friendship 閱讀篇章 Annes
Best Friend,對于剛剛上高中的學生來說,完整地閱讀這樣一篇英文原作還是有相當?shù)碾y度。所以教師在導入階段可以讓學生了解德國法西斯殘害猶太人的歷史。如此,學生也就不難理解為什么日記是安妮最好的朋友。
2.新舊導入法
“溫故而知新?!苯處熆梢酝ㄟ^提問或簡答回顧復習舊課,鞏固已學知識,進而提出與新課相關的材料,自然銜接,以舊拓新,循序漸進地進行教學。
例如,在我區(qū)舉辦的一屆區(qū)級平行課中,讓我印象深刻的一個完美的導入。開課老師為了幫助學生重新回顧課文中重要的單詞和短語,采用“Catch the word”(抓單詞)的方式,利用多媒體設備,既訓練了學生的瞬間記憶能力,又為閱讀掃清了障礙,更重要的是牢牢抓住了學生的注意力,很順利地進入閱讀階段的教學。
3.視聽導入法
教師借助多媒體等輔助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出能激發(fā)學生想象力或引發(fā)學生情感體驗或能引發(fā)學生對相關問題的思考。高中生活潑好動善于接受新事物,對歌曲、影片或者故事也比較感興趣。通過視聽,使抽象的知識形象化,復雜的問題簡單化,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
例如,我校舉行的一次優(yōu)質語法課中,開課老師為了讓學生對“倒裝句”有更加深刻的理解,這位老師講述了一則小故事?!發(fā)ong long ago,there was a hill;on the hill stood a temple;in the temple lived an old monk...”學生一聽到這一則中國小故事,全都興奮起來,既訓練學生聽力能力又對倒裝有一定概念,進而讓學生分析倒裝特點,學生興趣不減。
4.懸念導入法
教師可以使用輕松幽默的語言、抑揚頓挫的語調(diào),加以手勢和表情,通過設疑、反問等設置懸念,給學生造成一種神秘感,讓學生暫時處于困惑狀態(tài),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發(fā)學生更大的學習熱情,學生思維活躍,課堂氣氛自然不錯,但這種方法的關鍵還在于怎樣設置這些問題。
5.自由交談導入法
教師利用自己的親和力以及課堂控制力和學生交談思想、談學習、談生活,自然導入正文。但是在交流之后,要適當給予評價。還是以人教版Module 1 Unit 1 Friendship為例,可以讓學生先談談以前的同學,詢問學生在校和同學相處的情況,進而引出單元主題。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導入沒有固定的模式,不同的教學目標、重點、難點,不同的教學對象,在課堂導入時都應有所側重,不能千篇一律,才能保持學生的新鮮感。另外,導入時間不宜過長,不能因為氣氛熱烈就過于冗繁,這樣不免就喧賓奪主了,影響到課堂進程,導入大概3~5分鐘,簡約而不簡單。
總之,導入技能是課堂教學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教師進行課堂必備的一項基本技能。所以,在新教材的英語教學中,作為一線教師,要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及時調(diào)控教學,課后善于反思總結,使英語課堂更加有效。
參考文獻:
[1]錢希潔.中學英語課堂教學導入“深加工”[J].中小學外語教學,2005(10).
[2]屈愛平.英語教學法教程[M].延邊大學出版社,2005.
|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