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雅瑋,宋長春
(1.河海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南京 210098;2.鹽城工學院 江蘇 鹽城 224051)
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決定》第一次提出,“建設和諧文化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任務,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建設和諧文化的根本。”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是時代發(fā)展的迫切要求,更是當前高校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務。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要為高校大學生感知、認同、掌握,并且在此基礎上成為當代大學生穩(wěn)定而又普遍的價值取向,就必須針對目前高校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感知、認知和認同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有針對性探求大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有效路徑。
首先,在高校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理論教育力量包含了高校領導、思政課教師、輔導員等不同方面,要總體把握他們在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中所承擔的角色,探求形成合力點,堅持教育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大學生。其次,要充分發(fā)揮課堂教學主渠道功能,幫助學生全面深刻理解和把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涵,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1]。通過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來增強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吸引力;通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教育來提升高校的凝聚力;通過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教育來激發(fā)高校的創(chuàng)新意識;通過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來促進高校的和諧發(fā)展。要加強對大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深入開展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把國家興旺與大學生的歷史使命,社會進步與大學生的時代責任,個人追求與大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典范力量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再次,注重思想政治理論教育和教學方法的改革,引導大學生學會運用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正確認識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正確把握社會思想中的主流意識形態(tài),從理論上加深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理解,進而將這種認同和理解自覺內化為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精神動力。最后,發(fā)揮高??蒲袃?yōu)勢,深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理論研究。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重在實踐,社會實踐活動是大學生“經(jīng)風雨、見世面、長才干、作貢獻”的重要途徑,是推進素質拓展計劃的重要舉措。高校應盡可能把必修課變成選修課,盡量壓縮課程,把考試課更多地變成考查課,讓大學生騰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學以致用。積極鼓勵大學生走進工廠、農村、企業(yè)、社區(qū),參加專業(yè)實習、社會調查、生產(chǎn)勞動、三下鄉(xiāng)、志愿服務等社會實踐和公益活動,培養(yǎng)大學生的奉獻精神,弘揚社會主義美德,以正確的立場和科學的態(tài)度來認識客觀事物,把握事物發(fā)展的規(guī)律,明辨良莠,在實踐中不斷增進知識理論的掌握和大膽創(chuàng)新。通過理論宣講的形式領悟馬克思主義理論精髓;通過實地調查和生產(chǎn)勞動領會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通過志愿奉獻等活動內化社會主義榮辱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是大學生社會實踐的價值目標,大學生可以在實踐中創(chuàng)造、實現(xiàn)人生價值,積極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踐行者和傳播者。
培育和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精髓。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我們中華民族獲得獨立、贏得尊嚴的精神支柱;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是社會主義中國走向富強、文明、和諧的力量源泉。大學生是青年一代中的優(yōu)秀群體,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是一個民族的主流價值觀的集中體現(xiàn),要引導大學生從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汲取營養(yǎng),激發(fā)愛國熱情,一方面要以開放的心態(tài),虛心學習世界其他民族的長處;另一方面要樹立堅定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自覺維護國家利益和民族尊嚴[2]。大學生群體要開發(fā)自身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潛力,緊跟時代步伐,勇于開拓,勇于創(chuàng)新。
這里運用的結構功能理論就是把高校看成一個具有一定結構和組織化手段的系統(tǒng),各組織有序關聯(lián),并對整體發(fā)揮有效功能。具體到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活動這一整體,就要分析各部分因素對它的影響,強調各個因素的整合作用。在高校大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這一整體中,一方面,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教育主體中,要重視高校領導、思政課教師、輔導員和大學生這四方面的力量;另一方面,在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過程中,要重視教育的環(huán)境、載體和方法三方面的配合和創(chuàng)新。
胡錦濤同志在建黨9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提出,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融入黨的建設全過程。高校大學生黨建是整個黨建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高校的組織發(fā)展工作,來推進大學生學習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滲透到高校組織發(fā)展工作的全過程,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內涵來設計學生理論學習方案、積極分子和發(fā)展對象標準以及主題黨日活動,是大學生踐行體系的又一重要路徑。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黨員就是一個標桿。黨的先進性不僅體現(xiàn)在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正確上,而且體現(xiàn)在黨員的實際行動中。如果每一個黨員都能充分發(fā)揮先鋒模范作用,我們黨就能永葆先進性,就能永遠保持強大的戰(zhàn)斗力、凝聚力和創(chuàng)造力。對于積極要求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的高校大學生,要把加強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作為達到合格黨員標準的有效途徑,要不斷給自己提出更高更嚴格的要求,不斷取得進步。只要端正入黨動機,樹立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加強思想道德修養(yǎng),堅持共產(chǎn)主義的信念,一定能成為一名合格的共產(chǎn)黨員。
高等教育是優(yōu)秀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和思想文化創(chuàng)新的重要源泉,高校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中首當其沖的排頭兵。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興國之魂,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精髓,要大力弘揚一切有利于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社會和諧的思想和精神,要用好各類資源,使高校成為弘揚培育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重要課堂。通過高校校園文化建設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實現(xiàn)高校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自覺踐行。一是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內涵為主題,把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和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社會主義榮辱觀滲透到高校各類活動中去,建設體現(xiàn)社會主義特點、時代特征和學校特色的校園文化。二是重視校園網(wǎng)絡文化建設,形成網(wǎng)絡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良好氛圍。根據(jù)網(wǎng)絡的廣泛性、互動性、參與性等特點,利用好校內網(wǎng)站、QQ、微信、微博等手段,構建學校、社會、家庭“三位一體”的宣傳教育網(wǎng)絡體系,積極引導好、管理好、利用好網(wǎng)絡平臺,開展網(wǎng)上學生工作,在網(wǎng)絡互動中提高理論和實踐的結合度。三是凈化校園精神環(huán)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在潛移默化中踐行,要擴展宣傳教育隊伍,為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提供人力支持;建立宣傳教育反饋平臺為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服務;組編相關讀物和教材為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服務[3]。大學生可以通過接受先進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風尚的感染,全面提高綜合素質。
高校大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既是社會全面進步的需要,也是實現(xiàn)人的全面發(fā)展的需要。在此過程中,要堅持以人為本,尊重普通學生的主體地位,發(fā)揮學生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學生干部的表率作用,激發(fā)全體師生的巨大熱情和創(chuàng)造活力,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好地融入高校教育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同時,高校應該有步驟、有計劃、有重點地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與高校思想政治理論教育聯(lián)系起來,通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推動高校思想政治理論教育創(chuàng)新發(fā)展,實現(xiàn)高校思想政治理論教育自覺自信,同時通過高校思想政治理論教育豐富和完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1]李衛(wèi)紅.堅持用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武裝當代大學生[N].人民日報2009-06-02.
[2]姜美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與當代大學生價值觀塑造[N].光明日報,2009-03-21.
[3]劉愛蓮,彭恩勝.科學無神論在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中的作用機制[J].河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