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 靜 湖南讀者
不知從什么時候起,由學生人身傷害事故引發(fā)的“校鬧”事件不斷升溫,大有和“醫(yī)鬧”并行之勢?!靶t[”事件不分大學、中學、小學,家屬輕則圍攻學校領導和教師,重則聚眾游行靜坐、堵門堵路,沖擊學校和教育行政部門,甚至伴有打砸行為。
學校是莊嚴神圣的地方。令人遺憾的是,一些學校和教師如今卻因學生人身傷害事故而被置于風口浪尖,不得不承受一些壓力和非議,有的甚至被迫中斷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其實,只要有學校和學生,就難免學生傷害事故發(fā)生。但此類事件一再發(fā)生,就有理由拷問制度之弊。當然,解決“校鬧”問題是一個長期復雜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一方面要認識到,解決此類問題必須著眼制度層面,注重頂層設計,加快推進《學校安全法》立法進程,將法治精神貫穿于預防和處理學生人身傷害事故的全過程,用相關政策托底學生人身傷害事故的救治和賠償;另一方面職能部門要對各類“校鬧”事件堅持零容忍,維護健康和諧的育人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