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麗
素描課的教學目標主要是培養(yǎng)一批和工作崗位對口的專業(yè)水平、技能水平都很高的人才隊伍。當前,在室內行業(yè)的不斷發(fā)展下,傳統(tǒng)素描教學已經無法滿足教學目標。怎樣才能構建起與高職室內設計專業(yè)相符合的素描教學體系,已經是現代高職室內專業(yè)素描教學中必須深思的首要問題。
1.功能特點。這里所說的功能主要指的是作用與效能的意思。繪畫性素描的主要功能體現在其認識作用、教育作用和審美作用等方面。它具有的價值取向是進行精神與情感的熏陶,或者通過自身的實際特性充分體現自身價值作用。設計素描則與其不同,它的功能特點主要指的是將物質性與適應性作為核心要素,將精神與審美這兩種內涵放在了從屬的地位上。
2.造型特點。造型特點主要指的是造型活動或者作畫時所體現的一種特有的特征。繪畫性素描的造型特點主要是:強調畫面構圖是完整且獨立的;存在具象再現的可能性,要求繪畫者將內心思想情感及審美主張進行全面的反映。設計素描的造型特點主要是:在構圖方面,強調合理安排其畫面的構成要素,將物象具有的本質屬性及特征充分地顯現。在達到這些目標后,再對構圖畫面的完整性加以要求,倡導在創(chuàng)造性的基礎上來構造與表現物象,造型呈現出多樣化、視感呈現出多屬性、效果呈現出中介性等諸多特征。
3.思維特點。設計素描主要將設計思維與形象思維進行有機結合。集設計思維與形象思維為一體的設計素描思維具有的特點是:將直接性與間接性進行結合,將個別性與概括性進行結合,將典型性與綜合性進行結合。這些結合在實際思維活動中不可分割,彼此相關聯(lián)、彼此作用,屬于一個辯證統(tǒng)一的關系。
當前,高職院校中有不少學生都對設計素描這門課程沒有多大興趣,究其原因主要是:有的學生素描底子差,由于學習時間的限制,很難迅速全面地掌握素描技巧技能;有的學生之前學習過素描,具有一定的基礎,但進入高職院校后所學的設計素描知識和沒進校前學的基本一致,所以學習熱情被瞬間泯滅;還有的學生沒有充分認識到設計素描與其他專業(yè)課之間的關聯(lián)性,錯誤地認為設計僅需要通過相應的電腦軟件來創(chuàng)作就行了,與學習設計素描沒有任何關系。
除了學生的認識錯誤外,教育者也存在一些問題。多數教育者認為設計素描的最終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造型能力,為其他專業(yè)課奠定基礎,所以教學過程中以講解法與示范法為主。在一些基礎知識的講解時,如透視、明暗等,首先將示范圖展現給學生,然后分步驟講解繪圖的過程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項,最后在學生自行繪圖過程中持續(xù)地提出修改建議。倘若有學生滿足不了繪圖效果,那么教育者就會親自上陣幫助學生修改,使其完善。雖然教育者為學生們進行了大量講解,但此方法根本調動不了學生的積極性,學習效果自然不好。
1.教學地點的改革。由于受傳統(tǒng)素描課的影響,學生養(yǎng)成了在畫室上課的習慣,將畫架與畫板作為輔助工具進行自己的創(chuàng)作。其實設計素描教學可以在教室中進行,這主要是因為設計素描的畫幅可以不用那么大,學生完全可以在課桌上進行自己的創(chuàng)作,并且畫幅的大小對于學生素描技能的提高不會有影響。教育者可將本次的重點教學內容寫在黑板上,這樣學生就可在教室內學習設計素描的知識。
2.教學內容的改革。具體應從四方面著手進行:(1)做好透視空間與物象結構的認知訓練工作,培養(yǎng)學生對物象的正確觀察力以及全面了解透視的具體規(guī)律。關于教學內容,教育者應著重透視方面的教學,要求學生反復進行平行透視、成角透視、傾斜透視、圓形透視的訓練。不僅注重幾何形體的寫生,還必須進行室內與場景的寫生。此外,教育者還應讓學生通過理性的方式對物體加以了解。從物體的表象角度出發(fā),體現其內部結構特征。(2)詳細設置物象解構與重構方面的內容,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所謂物象解構,指的是對實際物體進行結構性的分析,并且還要進行相應的分解,使其成為一個簡單的形體;所謂物象重構,指的是不僅能根據自然物體自身結構來組合,同時還可在自己想象力的基礎上構建超自然的形體,比如矛盾空間。(3)編制意象與抽象造型內容。所謂意象造型,是指把生活與記憶中的形象和自己的想象意念有機結合,進行全新的形體或者形象的創(chuàng)作;所謂抽象造型,是指僅將存于物象本質屬性中的造型藝術保留下來。教學中融入這兩項內容,客觀物象就不會再對學生造成限制,這對于創(chuàng)造力與審美力的提升意義重大。(4)注重通過素描發(fā)現設計。學生對客觀事物繪制時,應熟知物象所具有的特征以及基于物象的觀察方法,再通過自然存在的各類物象進行新的形態(tài)的創(chuàng)作,最后展現出全新的設計。
3.教學理念的轉變。教育者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摒棄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不得一味地重視最后的結果,要將重點放在評價學生的學習體驗及其發(fā)展上。課堂教學中適當地對學生進行評價,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意識,增強他們的表現力、感受力以及處理問題的能力。有的教育者教學中并未融入學生群體中,也沒有加強互動、交流,在評價學生繪制的作品時存在很大的片面性,嚴重削弱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教育者應認真詳細地給予學生正確的指導,尤其要注重指導素描底子差的學生,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全面調動學生學習設計素描的興趣。
4.教學方法的改革。(1)適當縮小設計素描的繪圖篇幅。通常情況下,繪畫性素描要求學生的畫幅是四開、梁開與全開的。相比較而言,設計素描的課時要比繪畫性素描少,且學習設計專業(yè)的學生素描功底比不上繪畫專業(yè)學生。因此,可適當縮小設計素描的繪圖篇幅,這樣學生就能在保持不變的上課時間內實施多次訓練,有利于提高設計素描繪畫技能。(2)素描工具要循序漸進地變化。剛開始學設計素描時,所用的素描工具是鉛筆繪畫,這主要是因為用鉛筆繪圖最后所形成的線條十分流暢,有著鮮明的明暗層次,并且便于學生掌握。當教學一段時間后,教育者應結合學生專業(yè)的實際需求,讓學生用自己專業(yè)中要求的繪圖工具實施素描。比如,環(huán)境工藝設計專業(yè)的學生,應運過針管筆與馬克筆進行素描繪圖。(3)教育者實際教學過程中,要通過多媒體播放一些名人和歷屆學生的優(yōu)秀作品,并及時將相關知識、技巧傳授給學生,使學生了解作品中蘊含的思想以及作者創(chuàng)作當時的心理,這樣創(chuàng)作積極性就會被帶動起來。(4)深入相關企業(yè)中觀察,對學生進行現場教學,全面體現出校企合作的特點。教育者安排學生到一些相關企業(yè)參觀,還應現場做詳細講解,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感性認識,使學生清楚地知道自己所學專業(yè)今后的發(fā)展動向,確立相應的學習目標。(5)教育者應給予學生一定的權利自行選擇繪畫的對象,讓學生互相評價以及開展作品展覽活動等,全面發(fā)揮學生的個性。還應讓學生通過語言的形式來闡述自己對創(chuàng)作的一點體會,以增強學生的審美與創(chuàng)新能力。
綜上所述,作為設計素描的教育者,不僅要加強學生的技術訓練,還應對學生進行科學的藝術教育,力爭培養(yǎng)出優(yōu)秀的設計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