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力予
(1.福建江夏學院,福建福州350108;2.吉林師范大學廉政建設研究中心,吉林四平136000)
大學生廉潔社團及其文化教育模式研究
陳力予1,2
(1.福建江夏學院,福建福州350108;2.吉林師范大學廉政建設研究中心,吉林四平136000)
改革開放以來,腐敗現(xiàn)象借助文化傳播在向社會的各個層面進行延伸和滲透,高等院校也成為腐敗治理的重點區(qū)域。我國一些高等院校在廉政研究機構的協(xié)助下重點推動大學生廉潔社團建設工作,充分發(fā)揮大學生廉潔社團文化教育功能,并依托學生社團建設,逐步塑造良好的校園廉潔文化氛圍,其中形成了一些廉潔文化教育模式的經(jīng)驗,主要包括以馬克思主義思想和紅色文化為主題進行大學生廉潔教育、以社團文化活動為教育形式進行大學生廉潔教育等。大學生廉潔社團豐富了社團文化教育的內(nèi)涵,促進了社團文化教育的實踐創(chuàng)新,增強了廉潔教育實施效果。
高等院校;大學生廉潔社團;思想政治教育;廉潔文化
腐敗是一種社會政治現(xiàn)象,它的存在惡化了社會風氣,被惡化后的社會風氣反過來又成為腐敗加劇的文化土壤,嚴重影響社會成員對主流價值觀、社會規(guī)范的信任與認同。我國的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力度不斷加大,但腐敗文化也已形成并在一定程度上傳播,當前腐敗現(xiàn)象的滋生和蔓延已不僅僅是一種政治現(xiàn)象和社會現(xiàn)象,同時也是一種文化現(xiàn)象。腐敗現(xiàn)象借助文化傳播的社會性在向社會的各個層面進行延伸和滲透,這對于我國反腐倡廉建設無疑是一個危險的信號,也是反腐敗中遇到的最大挑戰(zhàn)。
從中國的歷史背景來看,封建社會的特權思想、人治思想、利己主義和官本位意識仍有殘余,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禮多人不怪”、“禮尚往來”的習俗在社會中逐漸形成了所謂“潛規(guī)則”。從市場經(jīng)濟發(fā)展的角度來看,隨著改革開放和經(jīng)濟全球化步伐的不斷加快,西方資本主義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逐漸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從而影響人們的價值取向。在不完善的市場經(jīng)濟制度下,由于缺乏正確的文化引導,人們往往曲解了利用價值規(guī)律實現(xiàn)個人利益最大化這一動力機制,使得一些人不擇手段攫取財富,從而導致個人主義、享樂主義、拜金主義、以不擇手段追求財富等價值取向日趨普及化,導致腐敗文化不斷傳播。腐敗文化是當前轉型期文化沖突所帶來的亞文化,這種亞文化對人有著一定的心理調(diào)控功能,容易造成人們的價值觀出現(xiàn)偏差,這就需要從凈化社會文化環(huán)境出發(fā)逐步塑造廉潔文化氛圍。
高等院校之所以被稱為“象牙塔”,是因為在以往的認識中高校就是學術、學習和研究的地方,與經(jīng)濟、社會接觸面較窄。但改革開放以來,高校腐敗亞文化不斷擴散,黨的十八大以來,高校成為腐敗案件頻發(fā)的重災區(qū)。這充分說明高校雖然并不在經(jīng)濟建設的一線,但高校領導干部、老師也遭遇很多利益誘惑,同時高校反腐倡廉建設方面重視不足,廉潔文化缺失。在缺乏主流廉潔文化的氛圍中,容易產(chǎn)生以自私自利為核心,享樂主義為表現(xiàn),宣揚金錢至上,權力至上的思想。
腐敗一旦以文化形式存在,其對大學生思想行為就是產(chǎn)生根深蒂固的影響。[1]高等院校也不再是廉潔文化的一片凈土,這很容易直接影響大學生群體的廉潔教育問題。大學生群體每天在高校中,對高校招生就業(yè)、基建等重點問題耳濡目染。如果高校腐敗亞文化泛濫,毫無疑問將對大學生群體的思想政治教育帶來極其負面的影響。
在市場經(jīng)濟負面作用和社會不良風氣的雙重影響下,高校廉潔文化氛圍出現(xiàn)了新的問題,這就需要高校直面廉潔文化在哪些方面有漏洞,哪些方面尚存不足。校園廉潔文化的缺失,不但影響了高校主流文化的塑造,更直接影響了教育效果。
高校廉潔文化建設中,必須正視當前社會存在的問題,不能回避現(xiàn)狀。對于社會上出現(xiàn)的一些不良風氣應當向大學生群體進行闡釋而不是回避。當前市場經(jīng)濟的重“利”性、西方重利益的腐朽價值觀,網(wǎng)絡文化負面思想沖擊著大學生的價值觀、道德觀,這就對高校管理者、教師提出了更高要求,大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尚未完全形成,具有易變性等特征,在獎學金、助學金、評先進評優(yōu)秀等學生工作中,一定要注重廉潔問題,否則很容易產(chǎn)生“多米諾骨牌效應”,使大學生在校期間就從思想意識上“學習腐敗”。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高校對廉潔文化問題在思想認識方面不到位,這不僅是大學生群體,還包括高校管理人員、教師。大多數(shù)大學生認為廉潔不是學生時代的議題,他們沒有認識到,在學生時代培養(yǎng)良好的廉潔素養(yǎng)對將來有著決定性的作用,從高校管理的點滴小事做起就要注重誠信和廉潔。部分高校管理人員、教師錯解了大學教育的目的,認為大學的任務只是教學和科研,沒有意識到高校作為培養(yǎng)國家建設人才的基地,應當不只注重人才的專業(yè)技能,更重要的是人才的道德素養(yǎng)。
然而,高校廉潔文化的不充分,容易造成各類型亞文化的泛濫。在某些高校學生組織中,一些學生干部甚至存在“官僚化”思想,為其他同學服務的意識差,榜樣作用不足。高校學生組織只是一個權力極為有限的自治組織,但是大學生群體如果模仿社會中的不良風氣,就將導致嚴重的道德教育失敗。加強大學生廉潔教育是進一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的需要,也是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教育,促進大學生健康成長的需要。[2]高校的學生組織和學生社團,不應當只是片面主張利益和發(fā)展,更應當進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學生組織、學生社團在校園廉潔文化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學生干部往往在大學生群體中有較大的號召力,會通過自己的行動將道德觀念傳達給大學生群體。高校學生組織、學生社團和高校管理人員、教師一樣,有著言傳身教的示范作用,不僅能夠促進大學生行為規(guī)范的養(yǎng)成,還能帶動校園氣氛,引導校園言論,通過參與學校的教學過程和管理過程,為廣大同學提出意見。因此,如何確保學生組織和學生社團管理的科學化,保證學生組織和學生社團的公信力,避免其“官僚化”傾向將深刻影響高校廉潔文化向大學生群體的傳播。
校園活動尤其是是學生社團活動也在很多程度上影響著校園文化的塑造。社團活動在吸收社會主流文化的同時受到各種社會思想和世俗文化的影響,一些負面文化也刺激著高校大學生群體,“高帥富”、“屌絲”、“富二代”等名詞的興起都意味著大學生群體對廉潔誠信等問題遠比社會一般公眾更加敏感。高校里的文學、藝術活動常年不斷,但高品位、高質量的作品很少,不能滿足師生的精神需要。刊物、電臺廣播、文藝演出,反映個人感受的內(nèi)容多、反映小圈子生活的內(nèi)容多、反映流行前衛(wèi)的內(nèi)容多,反映積極進取、文化塑造的內(nèi)容相對少、承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相對少,校園整體文化還處于自娛自樂的低層次狀態(tài)。校園主流文化尤其是廉潔文化如何在高校文化傳播中站住腳,是需要精心設計和有效運作的。
青少年行為規(guī)范的養(yǎng)成是長期性、階段性的,高等教育階段是青年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重要階段,這一階段中青年人社會接觸面開始擴大,對事物的理解更加全面、理性,因此大學階段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道德原則直接通過課程教育學習的效果是很有限的,大學生們對道德的認知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又是變化漸進的。所以,文化環(huán)境的塑造對人們的道德發(fā)展有巨大的作用。單純的道德課程學習使許多大學生在知行上脫節(jié),大學生群體經(jīng)過長期的教育,一般具有比較系統(tǒng)的道德知識,但由于缺乏具體道德行為能力,道德行為選擇常常陷入矛盾和困惑之中。大學生們雖然掌握了不少的道德知識,對社會的道德原則和道德規(guī)范有所了解,但在實際生活中卻不能自覺踐行,往往知而不行、知行不一,在認知與行為上存在明顯的反差。例如,大學生群體對職業(yè)道德、敬業(yè)精神予以尊重,卻把講實惠作為選擇工作的標準,在思想上贊成無私奉獻和誠信,在行為中卻難以躬行甚至出現(xiàn)重利輕義,極端利己主義現(xiàn)象。
“碰瓷”、“扶老人反被誣陷”等社會現(xiàn)象的發(fā)生,道德滑坡與部分輿論錯誤的導向,進一步加劇了大學生群體的道德缺失問題,從而導致一些行為方式上的改變。在外來思想與庸俗處世觀念的影響下,部分大學生出現(xiàn)政治信仰迷茫,價值取向偏差,誠實信用缺失和道德水平下降等問題,反射出社會的不良思潮和不正之風,與此同時,社會的腐敗現(xiàn)象與陰暗面正腐蝕著高校校園文化,官本位思想與腐敗僥幸心理沖擊著大學生群體的價值觀與人生觀。有的人以此為據(jù),認為大學生廉潔文化教育面臨著太大阻力,校園廉潔文化形成難度很大且不具有實質性意義。但這一命題忽視了高校大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高校大學生思想的基本面是向上的,高校大學生的思維方式尚未達到成熟階段,這意味著很多時候他們對于周邊事物的看法容易產(chǎn)生波動,同時也極易受到外界大環(huán)境的影響,但從幼兒時代到青少年時代,他們接受的思想道德教育都是正面的、主流的,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就應當將這樣的文化教育繼承和秉持下去。誠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臨著更多問題和挑戰(zhàn),要解決大學生們的思想問題就需要該校教師們更懂政治,能夠將社會現(xiàn)象解剖分析,善于取信于學生。更重要的是,高校應當重點塑造主流價值觀文化,加強大學生廉潔社團建設工作,讓大學生群體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文化教育。大學生群體尚未走向社會,思想上還有很大的可塑性,要在他們的思想信念尚未腐化變質時就加以引導,筑起思想上廉潔的防火墻,做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就能夠克服各種外在與內(nèi)在因素,從而不斷提升大學生廉潔文化教育的效果。
基于當前社會文化的復雜性和高校廉潔文化環(huán)境的現(xiàn)狀,中共中央在2005年下發(fā)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jiān)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實施綱要》中明確要求“教育行政部門、學校和共青團組織要把廉潔教育作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培養(yǎng)青少年正確的價值觀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盵3]我們黨希望在學生群體中開始培養(yǎng)和樹立反腐倡廉意識,以培養(yǎng)正確的價值觀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為根本目標,推進廉潔文化教育進程,使學生們走好“人生第一步”。從當前高校的實際情況來看,已經(jīng)在思想政治教育課程中增加了部分廉潔教育內(nèi)容,但專門開設廉潔教育課程的可能性很小,因此就需要在第二課堂即社團活動、文化宣傳等平臺中逐步豐富和增加廉潔文化內(nèi)容。
反腐倡廉建設科學化的重要內(nèi)涵是,從根源上把握廉潔和反腐敗的意識。大學生群體作為未來國家建設的主干力量,其個人素養(yǎng)、職業(yè)道德是影響廉潔建設的重要因素之一。大學生廉潔社團的成立,正是為了確定核心價值文化理念,培養(yǎng)正確文化價值觀,樹立科學的職業(yè)道德觀念,這就要求大學生廉潔社團的建設必須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核心,樹立科學的職業(yè)道德觀念。馬克思主義理論是被實踐證明了的科學理論,是我國革命事業(yè)和建設事業(yè)重要的指導思想。只有讓大學生更加理解、掌握馬克思主義文化的精髓,才有可能將其運用于將來的具體工作實踐中,作為具體工作的指導思想,全面客觀的認識權力和利益,從思想上糾正對腐敗和反腐敗的一些錯誤看法。
我國高校大學生廉潔社團正是在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指引下逐步建立起來的,而大學生廉潔社團的快速發(fā)展,得益于我國高校廉政研究力量的不斷壯大。2000年以來,在中紀委和教育部的高度重視下,我國高校廉政研究機構不斷增加,迄今為止已有超過80所大學成立了專門的廉政研究機構,正式研究人員超過1000人。在國內(nèi)頂尖廉政研究機構的倡議下,全國高校廉政研究與教育學會(CIEN)于2009年8月正式成立,目前已經(jīng)40多所高校廉政研究機構加入了該學會。開展大學生廉潔教育,創(chuàng)建可持續(xù)的大學生廉潔教育體系,是高校廉政研究機構的重要使命和核心工作。
各高校的廉政研究中心是大學生廉潔社團的重要保障,全國各高校廉政研究機構早在2005年就開始通過開設廉潔教育課程和課外輔導大學生開展廉潔文化建設兩個渠道實施大學生廉潔教育工作,還定期舉辦大學生廉潔領袖夏令營和評選大學生廉潔大使。全國高校廉政研究與教育學會成立以來已在全國范圍內(nèi)組織了三次大學生廉潔領袖夏令營和兩次大學生廉潔大使的評選,共在全國高校大學中評選出54名廉潔大使。全國高校廉政研究與教育學會全力支持各高校大學生廉潔社團建設,為大學生廉潔社團提供了豐富的專家資源、可供選擇的課程設計、活動指導以及一部分的經(jīng)費支持等。
大學生廉潔社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類社團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使命是開展以“廉政文化進校園和大學生廉潔教育”為主題的文化宣傳活動,這是高校反腐倡廉工作的深入與創(chuàng)新,也是進一步落實高校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大學生廉潔社團作為大學生群體加強自我廉潔教育的一種載體具有獨特優(yōu)勢,通過把廉潔社團與廉政文化教育有機結合,豐富了大學生廉政文化教育的活動形式,將較為枯燥的理論知識與具體活動結合起來,促進了廉政文化教育的實踐創(chuàng)新,增強了教育實施效果。
北京大學是我國率先建立大學生廉潔社團的高校,這源于北京大學廉政研究會將“透明校園”作為建設重點,希望促進學生在廉政建設領域的學術研究和探討,并推動國內(nèi)、國際范圍的廉政研究交流和合作。湖南大學湖湘廉風學社是繼北京大學之后的第二個大學生廉潔社團,主要開展廉潔教育學習活動、廉政教育實踐活動、廉政學術考察交流活動等。湖湘廉風學社開展了很多跨地域、跨國考察,還同時配合湖南大學黨委、紀委及湖南省廉政研究基地開展各類相關主題活動,在國內(nèi)大學生廉潔社團中很有影響力。清華大學的大學生廉潔社團(Student In?tegrity Association,簡稱SIA)是我國高校中較早建立起來的廉潔教育類社團,該社團的成立很大程度上依靠了清華大學在廉政研究方面的突出成績,由清華大學廉政研究機構倡導建立的大學生廉潔社團不但獲取了研究機構中的部分資源,還獲得了國際非政府組織TIRI的資助。這些國內(nèi)大學生廉潔社團發(fā)起早,資源多,成為國內(nèi)其他高校建立大學生廉潔社團的重要參考范本。
自2010年以來,在全國高校廉政研究與教育學會指導下,已有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湖南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鄭州大學、南通大學等30多所大學成立了大學生廉潔社團。大學生廉潔社團通過在校園舉辦各種廉潔教育活動,培養(yǎng)大學生廉潔誠信的素質,推動校園廉潔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設。現(xiàn)在高校大學生廉潔社團有兩種不同類型,一種是在學校廉政研究機構的指導下建立起來的專業(yè)型大學生廉潔社團,另一種則是由思想政治教育類社團轉型而成,如福建江夏學院青年馬克思主義研究會“治平學社”,將馬克思主義教育和廉潔教育聯(lián)系起來。
從文化的角度來審視大學生廉潔社團,可以發(fā)現(xiàn)大學生廉潔社團所倡導的文化是校園主流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大學生廉潔社團所倡導的反腐倡廉直接表現(xiàn)為誠信為人,是大學生應當學習的最基本的道德素質,也是高校文化的核心。因此,大學生廉潔社團的文化教育效果直接影響著校園文化內(nèi)涵的提升。
大學生廉潔社團文化教育既可以通過學習中國傳統(tǒng)文化發(fā)揚儒家文化中的精華,大力提倡“禮義廉恥”的道德作風,也可以通過活動樹立集體主義價值觀。同時,各高校的大學廉潔社團還可以結合各地傳統(tǒng)民俗文化,開展特色文化教育。中國幅員遼闊,各地區(qū)的民俗文化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約束行為方式方面具有強勁作用。構建形式多樣的廉潔文化教育模式,不應搞形式化,應當本著為學生服務,從學生出發(fā)的角度來進行。
大學生廉潔社團所倡導的廉潔文化,具有鮮明的時代性、實踐性和群眾性。廉潔文化雖然不像一些流行性文化那樣有很強的表現(xiàn)力,但在政治建設、經(jīng)濟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層面上潛移默化地發(fā)揮著重要作用,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奠定了堅實的文化基礎。高校開展廉潔文化教育,既要符合文化建設和教育的一般規(guī)律,又要把握當前國內(nèi)外廉政形式和廉政建設的基本原則,不能使廉潔社團文化教育變異為片面性地批駁我國當前政治體制。總體來說,大學生廉潔社團文化教育模式必須堅持以下三個原則:
1.文化教育模式要注重繼承與創(chuàng)新相結合。廉潔文化作為文化范疇中的一部分,有著明顯的傳承性。儒家文化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核心,它飽含了豐富的廉潔思想,為廉潔文化教育提供了深厚的文化積淀。大學生廉潔社團在開展形式多樣的文化教育活動中既要充分介紹古代思想家的廉潔思想和古代官員的廉潔作風,也必須在繼承中發(fā)展、在發(fā)展中創(chuàng)新,重點介紹當前我國不斷推進的反腐倡廉科學化建設和反腐敗制度設計。廉潔文化教育要堅持古為今用、洋為中用,既要植根于傳統(tǒng)廉潔文化的沃土中,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挖掘和提煉出關于廉潔勤政、誠實守信等廉潔理念,繼承發(fā)揚傳統(tǒng)廉潔文化,也要借鑒和吸收國外廉政建設的成功經(jīng)驗,根據(jù)時代要求、中國國情和反腐倡廉形式、任務,大力倡導公平、公正、公開、誠信和民主、法治等富有時代特征的新觀念,形成與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相承接、與時代精神相統(tǒng)一的廉政文化,是大學生群體更理性地接受主流思想,用更加喜聞樂見的形式來介紹廉潔文化。
2.文化教育模式要注重“以學生為本”?!耙詫W生為本”是高校文化教育的基礎,這個理念蘊含著現(xiàn)代教育理論中的人本觀,其中的關鍵就是反對形式主義。在高校中開展廉潔文化教育,必須堅持以大學生為本,把滿足大學生群體的文化需求、豐富大學生群體的精神生活、提高大學生群體的道德修養(yǎng)作為出發(fā)點和落腳點,特別注重通過文化教育將“誠信”作為廉潔教育的關鍵基石,警示大學生群體在面對社會時要“走好人生第一步”,樹立正確面對競爭壓力和權力利益的意識。只有樹立廉潔文化教育中的“以學生為本”的理念,才能在教育方式方法上克服說教化和生硬化,注重人性化,才能做到寓教于文、寓教于樂、寓教于各種有益的活動之中,才能真正達到以德育人、以理服人、以情動人的目的。
3.文化教育模式要注重因地制宜、貼近實際、注重實效。大學生廉潔社團的文化教育要堅持實事求是,結合各地區(qū)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狀況,突出重點,突出特色,注重實效。要將廉潔文化教育與高校思想教育結合起來,并與校園精神文化建設結合起來,注重師生間交流、學生家庭間交流,形成互相推動、互相促進的聯(lián)動效應。要通過常態(tài)化活動和課程建立廉潔文化教育的長效機制,通過文化建設引導大學生的思想,規(guī)范大學生的行為。大學廉潔社團的活動并不只是少數(shù)學生感興趣參與的活動,而要貼近大學生生活,重點強調(diào)誠信,將廉潔文化教育與“無人監(jiān)考示范”等誠信活動結合起來,關鍵是要倡導全體大學生參與,因此在進行廉潔文化教育時要貼近大學生的心理和需求,深入大學生生活的各個層面,開展大學生群體易于接受、樂于參與的廉潔文化活動,提高廉潔文化的親和力和滲透力。要把握時代發(fā)展的脈搏,體現(xiàn)時代特色,不斷開拓、創(chuàng)新形式和載體,打造校園文化精品,增強廉潔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作為大學生群體自我教育的一種方式,通過大學生廉潔社團開展廉政文化教育具有獨特的優(yōu)勢,這是因為廉潔文化教育可以充分運用社團組織這一載體平臺,更加貼近學生,可以積極探索廉潔文化教育的新方法,從而實現(xiàn)廉政文化教育的實踐創(chuàng)新。大學生廉潔社團政治導向性強,既通過組織大學生群體學習研究廉政理論和政策法規(guī),增強大學生廉潔自律、誠信為人的自覺性和責任感,還通過社團活動使文化教育經(jīng)?;?,利用豐富的校園文化生活和社會實踐活動,幫助大學生增強知廉、崇廉、行廉意識。大學生參與社團活動積極性高,能夠相對自由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養(yǎng)成正直、公正、清廉的品格,建立起“以廉為榮、以貪為恥”的價值觀。
中央紀委等六部委于2010年1月頒布的《關于加強廉政文化建設的意見》中提出要“把青少年廉潔教育作為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充分發(fā)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在中小學思想品德類課程和高校思想政治課程標準中明確廉潔教育內(nèi)容,扎實推進廉潔教育“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盵4]毫無疑問,大學生廉潔社團是思想政治教育課堂外的重要補充,通過多樣性的活動,充分發(fā)揮模式創(chuàng)新的作用,用大學生更加喜聞樂見的方式將廉潔教育、誠信教育“進學生頭腦”。
1.以馬克思主義思想和紅色文化為主題來進行大學生廉潔教育。很多高校在開展青年馬克思主義研究方面都有著豐富的經(jīng)驗,在大學生廉潔社團發(fā)展階段中,可以注重二者的共建和結合,可以利用“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yǎng)工程”這一平臺,在大學生中進行廉潔教育、開展廉潔文化進校園活動,及時將廉潔文化教育納入“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yǎng)工程”教學體系中。還可以將廉潔文化教育活動與高校黨建工作結合起來,尤其是在大學生入黨環(huán)節(jié),增加廉潔文化教育的內(nèi)容,有利于加快將廉潔文化教育與大學生日常學習、活動有機結合,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政策理論水平。
各地區(qū)的高校還可以結合周邊實際,充分發(fā)揮大學生廉潔社團這一載體的資源整合作用,開展為英烈掃墓、大學生假期“紅色文化”社會實踐等主題實踐活動。紅色文化是了解國情、增長知識的課堂,而大學生社會實踐為大學生群體搭建了走進基層、了解基層、扎根基層的橋梁。以福建為例,福建的閩西地區(qū)是紅色文化的發(fā)源地,可以利用假期組織大學生群體前往學習實踐,通過實地考察使大學生群體認識到共產(chǎn)黨人艱苦奮斗的歷程,實現(xiàn)廉潔文化教育的目的。通過紅色文化激發(fā)大學生的熱情和積極性,拉近廉潔自律與大學生間的距離,使大學生知道廉潔問題關乎自己的生涯發(fā)展,生活處處需要廉潔,注重廉政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
2.以社團文化活動為教育形式來進行大學生廉潔教育。大學生廉潔社團可以結合高校廉政特色文化,開展多樣化的廉政文化教育活動,可以通過創(chuàng)作廉潔文藝作品、廉潔手機短信、廉潔海報,舉辦廉政演講會、朗誦會、報告會、展示會,開辟校園廉潔文化長廊、廉潔文化廣場、廉潔書屋,建立廉潔文化教育基地等形式來進行廉政文化的傳播和教育,使大學生群體在自覺與不自覺參與中受到教育,這樣才能使廉潔文化教育具有親和力、吸引力、滲透力和感染力,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福建高校的大學生廉潔社團通過組織參觀林則徐紀念館,學習林則徐清廉為政之道,了解福建歷史文化,達到大學廉潔教育的效果。大學生廉潔社團還可以組織觀看電影《忠誠與背叛》等廉潔電影,學習革命先驅忠于黨的事業(yè)的光輝形象,了解紅色文化。通過舉辦廉潔文化圖文展,使更多大學生近距離接觸和感受到黨和國家有關廉政方面的方針政策,了解廉政文化。此外,大學生廉潔社團還要加強對大學生骨干的廉潔教育,特別是走向基層政府工作的選調(diào)生和選聘生的廉潔教育培訓。選調(diào)生和選聘生作為未來的國家基層干部,可以通過在校期間的廉潔誠信教育,以符合選調(diào)生和選聘生心理發(fā)展特點、成長規(guī)律的教育活動,培養(yǎng)選調(diào)生和選聘生廉潔誠信的良好意識,幫助樹立新時期年輕干部的好形象。
3.用儒家文化、民俗文化等傳統(tǒng)文化來豐富大學生廉潔教育。儒家文化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核心,其中飽含了豐富的廉潔思想,孔子“仁者愛人”及孟子“君民同憂樂”等思想文化,為廉潔文化教育提供了深厚的文化積淀[5]。儒家文化中“仁義禮智信”、“以民為本”、“為政以德”、“克己修身”的廉潔思想使儒家文化有助于當代的廉潔文化教育。通過開展儒家文化、民俗文化為主題的大學生廉潔教育專題講座,使大學生了解廉潔文化的歷史傳承,以及廉潔文化教育的必要性。高等院校有著較為豐富的人文資源,可以充分將歷史、中文等專業(yè)方面的知識與廉潔教育相結合,強調(diào)大學生的道德感化、道德自律,繼承和發(fā)揚儒家傳統(tǒng)文化,大力倡導公正、誠信等富有歷史傳承意義的觀念,形成與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相承接、與時代精神相統(tǒng)一的廉潔文化。
4.注重以課題研究為教育方法來進行大學生廉潔教育。開展大學生廉潔文化教育是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需要,要使廉潔文化教育的內(nèi)容根植于大學生群體中,就需要采取更為有效的形式,要善于把握大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采取新穎、靈活、生動的教育形式,調(diào)動大學生群體的主觀能動性。應當在學生黨建課題、學生團建課題中專門設立大學生廉潔研究、誠信研究專項課題,旨在以高質量的理論研究促進大學生廉潔文化教育實踐。鼓勵大學生廉潔社團的大學生帶動同學成立課題研究小組,設立如大學生廉潔教育進網(wǎng)絡方式研究、大學生廉潔教育的實踐教育機制研究、校園廉潔文化建設研究等,使大學生主動參與到廉潔文化的研究工作中,用廉潔研究工作帶動大學生群體的素質培養(yǎng),同時更有效地使大學生群體認知和學習廉潔文化,達到素質教育和德育教育并重的雙重效果。
5.注重將高校大學生廉潔教育與家庭教育相結合。大學生群體尚未與社會全面接觸,因此對廉潔教育的重要性認識不足。但大學生群體的家庭環(huán)境和家庭教育直接影響著大學生們的思維方式。教育系統(tǒng)主要是由三個部分組成,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三者是一個相對獨立的教育層面,但是又相互結合,相互聯(lián)系,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家庭教育主要是以一種潛移默化的方式,漸漸深入家庭成員的思想中,而且這種影響力是極其深遠和很難改變的。
大學生廉潔社團的文化教育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應當深入到大學生群體的家庭中,提高大學生家庭成員對廉潔文化的認識。將高校中所宣揚的“以廉為榮,以貪為恥”的理念帶入到家庭教育中,就可以進一步延伸到社會教育的方方面面,使大學生群體成為廉潔文化的宣揚者。在廉政宣教工作的進展中,重點提倡的一項工作就是通過學校德育教育使青少年群體成為家庭反腐倡廉的宣傳主力軍。
[1]陳力予.論鄉(xiāng)村廉政治理中大學生村官的角色定位[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13(7):9-13.
[2]王志鋒.大學生廉潔文化建設.[D].南京師范大學,公共管理學院,2011.
[3]《實施綱要》起草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jiān)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實施綱要》輔導讀本[M].北京:中國方正出版社,2005:37.
[4]中國新聞網(wǎng).六部門聯(lián)合下發(fā)《關于加強廉政文化建設的意見》.EB/OL[2010-03-16]http://www.chinanews.com/gn/news/2010/03-16/2172388.shtml.
[5]謝漢東.儒家廉政思想對現(xiàn)代廉政文化建設的借鑒意義[J].傳承,2007(11)20-21.
[責任編輯 姜國峰,校對 馮立榮]
Research on College Students’Integrity Communities and Their Cultural Education Model
CHEN Li-yu
(1.Fujian Jiangxia University,F(xiàn)uzhou,Fujian 350108,China;2.Research Center of Integrity Construction,Jilin Normal University,Siping,Jilin 136000,China)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corruption was extending and permeating into every aspects of society by means of cultural communication,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become the important areas of an?ti-corruption.With the help of integrity research organizations,Chines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ncentrate on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college students’integrity communities,and giving full play to the functions of col?lege students’integrity communities.Moreover,Chines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lso shape the benign college’s integrity culture gradually relying on the construction of students’communities and some experience of integrity cultural education models has been formed.These models mainly include college students’integrity education fo?cus on the content of Marxism and Red culture and the way of communities’cultural activities,etc.College stu?dents'integrity communities enrich the connotation of communities’culture,promote the practice innovation of community cultural education and strengthen the effect of the integrity educatio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college students'integrity community;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integrity culture;
D412.62
A
1007-5674(2014)02-0112-06
10.3969/j.issn.1007-5674.2014.02.026
2014-01-15
陳力予(1984—),男,福建福州人,福建江夏學院團委,博士;吉林師范大學廉政建設研究中心研究員,吉林大學博士后,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行政管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