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杰 崔 靜 李增強
(1.山東勝宏礦業(yè)有限公司,山東 濟寧 272500;2.山東龍口礦業(yè)集團 工程建設有限公司,山東 鄒城 273500;3.山東魯能菏澤煤電公司 郭屯煤礦,山東 菏澤 274000)
張家茅灘鐵礦位于山東省汶上縣北部,行政區(qū)劃隸屬汶上縣郭倉鎮(zhèn),南距縣城約13km、距津浦鐵路兗州火車站約40km。區(qū)內(nèi)公路四通八達,交通十分方便。礦區(qū)地勢平坦,海拔標高46.1~50.1m,北高南低。
風井位于礦區(qū)北側,距副井約942m,井筒凈直徑Φ4.5m,井深390.8m,擔負井下排風任務,為井下專用回風井。風井-340水平與副井-340水平貫通,為下一步1#、2#、3#礦體的開采和運輸創(chuàng)造條件。為了使貫通工作能夠很好地進行,特進行了礦井聯(lián)系測量工作。
根據(jù)《煤礦測量規(guī)程》、《有色金屬礦山井巷工程測量規(guī)范》的規(guī)定以及目前礦井聯(lián)系測量技術水平,張家茅灘鐵礦聯(lián)系測量采用了長鋼絲投點、長鋼尺投入標高及陀螺定向技術完成張家茅灘鐵礦風井聯(lián)系測量工作。
在風井南面有三個E級GPS點,即ITK13、ITK14、ITK16,其坐標如表1。
表1 已知點坐標表
為了達到風井聯(lián)系測量的目的,需進行地面連接測量,測設風井投點所需的近井點。根據(jù)實際情況,使用南方靜態(tài)GPS施測了 “風井門口點”、“風井小廟前”等近井點的平面坐標,高程進行了等外水準測量,利用改變儀器高法施測。
投點工作,在地面付井罐籠下料口安放小絞車,主要設備與指標為:
(1)鋼絲:準備600m長鋼絲一盤,直徑為1.0mm~1.8mm;
(2)絞車:一部,并將600m長鋼絲纏好,固守在井口附近;
(3)垂球:采用圓柱式垂球,共2個,每個為40kg~45kg;
(4)信號圈:檢查鋼絲垂直度;
(5)井下確定鋼絲擺動中心的簡易支架裝置。
風井鋼絲是通過井口罐籠下料口下放的,由于鋼絲處于一個吊罐的空間,故處于自由懸掛狀態(tài),長鋼尺也是從北風井罐籠下料口下放的。
地面“風井門口點”同鋼絲的連接測量,是用2″級全站儀測水平角,按三個測回施測,并用全站儀測距,各項限差均滿足要求。
井下鋼絲的準確觀測是兩井定向的難點,本次的觀測是在風井-340m水平,井深約為380m,因此,提高井下連接測量精度是本次聯(lián)系測量的關鍵所在。在本次井下連接測量中,采用擺動觀測技術,在井筒淋水大、鋼絲擺幅大的情況下,實現(xiàn)了高精度測量,這是本次聯(lián)系測量的一項成功的技術實踐。
當鋼絲下放到井底,并懸掛重錘后,根據(jù)井下條件,安置交角位于45°~135°之間的兩臺經(jīng)緯儀,并在其垂直方向分別放兩個水準尺,由于鋼絲擺動,用兩臺經(jīng)緯儀分別觀測鋼絲在兩個水準尺擺動的左右最大讀數(shù),連續(xù)取13個讀數(shù),取其左右平均值,作為鋼絲鉛垂狀態(tài)的位置讀數(shù)。同法進行兩次,當較差不大于1mm時,取其平均值作為最終值。
然后將鋼絲放到一邊(此時,地面應連接測量完畢),用兩臺經(jīng)緯儀在定點支架平板上標定鋼絲穩(wěn)定狀態(tài)中心,以后,以此中心進行測角和量邊。
本次風井連接測量,井上下均采用2″級全站儀測角、測距。
井下水平角施測3個測回,進行往返測距。各項限差均滿足要求。
用長鋼尺導入標高,就是通過北風井罐籠下料口將比長的長鋼尺下放到井底,到達井底后,掛上垂球以拉直鋼尺,使其處于懸掛位置。垂球不宜太重,以5Kg為宜,本次為2.4Kg。然后井上下安置水準儀或經(jīng)緯儀,本次是井上安置S2級自動安平水準儀,井下為S2級自動安平水準儀,然后分別讀取塔尺讀數(shù)及鋼尺讀數(shù),并記錄井上下溫度t上與 t下,本次測定為:t上=29°C,t下=26°C。 鋼尺需進行比長、溫度、拉力及自重改正。本次長鋼尺導入標高獨立進行兩次。
通過對鋼尺進行改正,求得的鋼尺第一次總的改正量為0.124m;
改變水準儀的儀器高,以同樣的方式進行了第二次改正,求得鋼尺第二次總的改正量也為0.124m;
兩次的改正量相同。
第一次儀器高改正后視線間鋼尺長為383.583m;
第二次儀器高改正后視線間鋼尺長為383.627m。
第一次投點算得井下J1點高程為-330.098m;
第二次投點算得井下J1點高程為-330.099m;
本次測量兩次風井導入標高高程平均值為HJ1=-330.098m,進一步,可得 HJ3=-330.102m,HJ4=-330.106m,HJ5=-330.186m.
ITK14 點至 ITK13 點坐標方位角:α=95°50′35″。
使用儀器是日本生產(chǎn)的索佳GP1型,標稱精度為±25″的陀螺儀,該儀器在風井井下各種工程使用中,性能穩(wěn)定,精度可靠。對照《煤礦測量規(guī)程》,各項限差如下:
(1)觀測程序:2-2-2,即下井前在地面上用兩個測回定儀器常數(shù),風井井下定向邊用兩個測回測定陀螺方位角,上井后在地面上用兩個測回測定儀器常數(shù);
(2)逆轉點個數(shù):5 個;
(3)擺動中值計算:NT=(N1+N2+N3)/3;
(4)全站儀前后兩測回的方向值互差的限差為:15″;
(5)擺動中值的相鄰互差取30″,間隔互差取55″;
(6)地面儀器常數(shù)互差:取 40″;
(7)下井前后儀器常數(shù)互差:取 40″;
(8)風井井下定向邊陀螺方位角兩測回互差:取70″;
(9)相鄰逆轉點的衰減值互差為:60″;間隔逆轉點衰減互差為:75″;
(10)懸掛帶零位變動誤差應在±0.5格內(nèi)。
通過計算,得張家茅灘鐵礦ITK14點的子午線收斂角:γ=-0°17′8.3″
定向儀器常數(shù)的測定在已知邊“ITK14—ITK13”進行。下井前和上井后各測定了2個測回,儀器常數(shù)按下式計算。
△=A0-αT
式中:A0為已知邊的地理方位角;αT為該邊的陀螺方位角。
最后,計算得儀器常數(shù)一次測定中誤差為:
本次測定的是風井東西大巷巷道中“J2-J4邊”的陀螺方位角,于2012年8月28日完成。各項限差均滿足要求。所得該邊的坐標方位角為 74°32′12″。
陀螺定向邊一次測定中誤差計算:α=αT+△-γ
故陀螺定向邊一次測定中誤差:
該次定向成果準確、可靠、精度高,定向中誤差為±3.08″,完全可作為井下7″級首級控制的起始方向,并且作為堅強邊不參加平差。
在本次井下連接測量中,采用擺動觀測技術,在井筒淋水、鋼絲擺幅大的情況下,實現(xiàn)高精度測量。以上各項測量工作于2012年8月28日完成,各項限差均滿足要求,測量精度較高,為今后井下各項工程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后記:風井-340水平2#巖脈已于2014年3月6日順利貫通,各項限差均符合要求。
[1]欒元重,等.地表移動與變形的動態(tài)預測方法[J].礦山測量,2003,3.
[2]張國良,等.礦山測量學[M].2版.中國礦業(yè)大學出版社,2008,10.
[3]張國良,等.陀螺經(jīng)緯儀定向[M].中國礦業(yè)大學出版社,1988.
[4]王正帥,等.聯(lián)系測量對礦井重大工程質(zhì)量的影響[J].江蘇煤炭,2004,6.
[5]王永,等.基于分形的線要素綜合數(shù)據(jù)處理方法[J].礦山測量,2009,10.
[6]任富強.冬瓜山礦床深井聯(lián)系測量方法[J].采礦技術,2008,3.
[7]王永,等.利用 Excel繪制誤差橢圓的方法[J].礦山測量,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