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美蓮
伴隨課改的腳步,我們在希冀中前行。隨著課改的逐步推進和深入,改進教學方式、提高學習能力、構建高效課堂是新一輪課改的核心,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是課改倡導的重要學習方式。在探索中,我們從盲目嘗試到有序動作,從注重形式到講求實效。如何真正讓學生的認知、行為、情感參與到小組學習中來,使小組學習具有實效性。我認為,加強“學習小組”建設包括學習小組的建立、小組學習的方法和學習小組的文化等方面。高效課堂的高效,關鍵在于建立一個優(yōu)秀的學習小組,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獲得鍛煉,得到發(fā)展。在教學中如何有效地開展小組學習活動,結合我校的做法和自己的教學實踐,談幾點看法。
一、學習小組的構建
科學、合理地組建學習小組是實現(xiàn)高效課堂的第一步。構建優(yōu)質的學習小組將有助于提高學習效率,提高課堂實效。
1.組建原則
我們遵循“組內異質、組間同質、同質結對、異質幫扶”等原則。根據(jù)學生各自的學業(yè)成績、學習能力、心理特征、性格特點、興趣愛好等方面組成學習能力大致相當?shù)膶W習小組,一般以“異質”為主,使小組成員間具有一定的互補性;并且要保持組與組之間的“同質”,以便促進組內合作和組與組之間的良性競爭。
2.組建方式
(1)小組人數(shù)。學習小組一般以4~6人為主,分別由優(yōu)、良、中、差四級學生搭配而成,學生的性格要互補,習慣要互補,男、女生的比例要協(xié)調,以便做到以“優(yōu)”帶“差”,以“優(yōu)”補“劣”,引導學生向良性方面發(fā)展。
(2)人員設置。各組設小組長、副組長、監(jiān)督員、記錄員等。
(3)成立組中組。在各小組內或小組間,再成立“人與人”或“組與組”,開展“求助—助人”活動(即幫扶、結對)。這一活動主要是幫助平時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解決疑難問題(包括學困生),形成“求助—助人”的學習風氣,從而把學習當做一件快樂的事。
(4)組建“草根”學習小組。由于地域因素,在校外時間,尤其是節(jié)假日,課內形成的學習小組難以發(fā)揮作用,因此,組建同村同片區(qū)(同年級或異年級)課外學習小組就顯得很有必要。每組人數(shù)一般以4~6人為宜,個別情況的可適當增加,最好按村角落組成。組員間的年級盡量相同或相近。
二、小組學習的方法
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苯虝W生學習的方法,才是讓學生成為課堂主宰者的真正解決之道。讓學生由“要我學”“我要學”變成“我會學”“輕松學”。
小組學習一般分為四個階段:一是獨學階段(即自主學習、獨立思考——先學);二是合作階段(即合作探究、展示交流——互教互學);三是總結階段(即成果呈現(xiàn)、收獲成功);四是鞏固階段(即當堂檢測、提升自我)。首先要讓學生明白每個階段該做什么、怎樣做。其次要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包括學的方法、聽的方法、記的方法、展示的方法、評價的方法。最后要教會學生如何組織小組學習、展示、質疑、總結評價等。通過這一系列的活動,重在提升小組學習的效率。
三、學習小組的文化
心理學中有一條這樣的理論:“在班級中營造一種和諧的小組,使小組成員在來自內在動力和約束力以及小組之間的競爭合作中達到全體成員的協(xié)調發(fā)展,使每個學生在自己潛能的范圍內得到最大的發(fā)展?!憋@然,建設自己的小組文化,設計小組的組名、組訓、制度,能夠起到凝聚人心、規(guī)范行為等方面的作用,能夠觸動學生那些積極的、和諧的、發(fā)展的內心情感,形成良好的課堂學習習慣。
1.營造學習氛圍
學期初,通過召開“學習小組文化建設”講座,就如何設計小組名稱、口號、學習制度等,做一番指導,給學生指明方向。組名要求響亮、健康、向上;口號要有激勵、促進作用。如,“奮斗組——積極向上,相互扶持!相信自己是最棒的!加油!”“超越組——沒有最好,只有更好!超越自我,戰(zhàn)勝自己!”“努力組——我們雖然不是最好的,但是我們一定能更好!GO,加油!”這樣,可以使小組成員有明確的目標和集體觀念,增強組內的凝聚力和規(guī)范組員的行為。
2.規(guī)范小組制度
(1)崗位交流制度。每兩周,針對組內的正副組長、監(jiān)督員、記錄員等崗位,實行交流制度。但組長須由這兩周表現(xiàn)最好的學生擔任,樹立榜樣,有利于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內化組內規(guī)則。
(2)規(guī)范學習制度。首先,針對小組學習的四個階段,提出明確要求。如,獨學階段要獨立學習,不能打擾別人;合作階段要讓學困生先發(fā)言,其他成員再發(fā)言、交流(互教互學),最后由組長總結。又如,發(fā)言要有秩序,要注意傾聽、記錄、補充、質疑要等別人說完,要學會大膽展現(xiàn)自己的想法;小組展示時要注意分工與合作,體現(xiàn)團隊精神。其次,針對班級現(xiàn)狀,兩極分化嚴重,實行“求助—助人”活動。先要求優(yōu)生做到“三會”,即會做、會講、會教。會做——檢測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會講——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會教——檢測學生的綜合能力。這樣優(yōu)生就更有信心去助人了。接著要求學困生多留心知識薄弱點,列出需要求助的問題,主動去求助。通過“求助—助人”活動,讓優(yōu)秀者更優(yōu)秀,讓平凡者不平凡。不僅讓學生掌握知識,又鍛煉學生的能力,拉近學生間的距離,營造和諧的學習風氣。
總之,我們的教學,要教會學生與人合作,與人交流思維的過程和結果,“小組學習”是實現(xiàn)這一目標的重要途徑。學習小組建設的道路是漫長的,我們要有耐心,不能急于求成,允許學生在摸索中犯錯誤;要有熱心,以“發(fā)展人”為目標;要有愛心,不放棄任何一個人;要有恒心,學習小組建設是一項長期的、反復的發(fā)展過程。實踐告訴我們,小組學習既能解放教師的教學觀念,教學向縱深發(fā)展,又能解放學生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作者單位 福建省南安市柳城小學)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