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曉妮
(山東中醫(yī)藥大學針推學院,山東 濟南 250014)
指導:葛寶和
針刺治療中風后偏盲驗案1則
溫曉妮
(山東中醫(yī)藥大學針推學院,山東 濟南 250014)
指導:葛寶和
中風后遺癥 偏盲 針刺療法 驗案
筆者在老師指導下運用針刺治驗中風后偏盲1例,現(xiàn)報告如下。
馬某,男,50歲。2013年12月29日初診。
于2013年9月突發(fā)腦梗死,經治療好轉后出現(xiàn)左眼外向視野偏盲3月余。曾靜注疏通血管的藥物及口服中藥,未見好轉,尋求針灸治療。現(xiàn)癥見:左眼外向視野偏盲,視物模糊,偶有頭暈無頭痛,無惡心嘔吐,左手指及左下肢麻木,跛行步態(tài),納眠可,二便調。左上肢肌力4級,伸舌右偏,舌紅,苔黃膩,脈沉細。診斷:偏盲。治則:益氣活血,化瘀通絡。治療:針刺百會、四白、太陽、睛明、合谷、光明、三陰交、太溪、照海、太沖,雙側太陽與睛明穴接電針,連續(xù)波,每日1次,每次30min。囑患者飲食清淡,注意休息,進行功能訓練。
患者于當日針后即感覺眼睛視物明亮清晰,但次日起床后偏盲癥狀又現(xiàn)。連續(xù)針治1周后,感覺左眼視物范圍有所擴大,視物清晰,但療效不穩(wěn)定,易反復。老師建議患者加用營養(yǎng)腦細胞的藥物配合治療。繼續(xù)治療2周后左眼視物范圍基本恢復,視物清晰明亮。
治療本例所用穴位,百會穴為百脈之會,為各經脈氣會聚之處,穴性屬陽,但陽中寓陰,能通達陰陽脈絡,連貫周身經穴;四白、太陽、睛明穴為眼周局部取穴,可以改善眼部周圍血液循環(huán),治療目疾;合谷穴為大腸經的原穴,“面口合谷收”,對面部五官疾病有很好的功效,與眼周穴配合使用可治療眼疾;光明穴為足少陽絡穴,可疏肝明目,通經活絡;三陰交為三陰經交會穴,針之可滋補三陰,健脾益血,調補肝腎,以達到治本目的;太溪穴為腎經的俞穴、原穴,與照海穴相配可滋陰益腎,腎精充足則雙目得養(yǎng);太沖穴為肝經原穴,可平肝熄風,疏肝養(yǎng)血,肝開竅于目,肝血充則目得濡養(yǎng)。本案遠近取穴,諸穴共奏調神導氣、滋補三陰、通關利竅、疏通經絡之功,故可治療腦梗死后偏盲癥,改善視力。
編輯:華由 王沁凱
R277.733.05
A
1672-397X(2014)07-0081-01
溫曉妮(1989-),女,碩士研究生,針灸推拿學專業(yè)。1145908405@qq.com
2014-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