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賀,翟軍亞,羅玲,張志芳
(1.鄭州人民醫(yī)院 護理部,河南 鄭州 450033;2.鄭州市衛(wèi)生學校 基礎教研室,河南 鄭州 450005)
應用PDCA循環(huán)法提高護士疼痛知識培訓的效果
王賀1,翟軍亞2,羅玲1,張志芳1
(1.鄭州人民醫(yī)院 護理部,河南 鄭州 450033;2.鄭州市衛(wèi)生學校 基礎教研室,河南 鄭州 450005)
目的探討應用PDCA循環(huán)法對護士進行疼痛知識培訓的效果。方法2012年1-6月,在國際醫(yī)療衛(wèi)生機構認證聯合委員會(Joint Commission on Accreditation of Health Care Organizations,JCAHO)標準下使用PDCA循環(huán)法對全院護士進行培訓,比較培訓前后護士疼痛知識的理論成績、患者對護士工作情況的滿意度和患者疼痛初篩評估執(zhí)行情況。結果培訓前后護士疼痛知識的理論成績、患者對護士工作情況的滿意度、疼痛初篩評估執(zhí)行情況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或P<0.05)。結論應用PDCA循環(huán)法對護士進行疼痛知識培訓,有助于護士掌握疼痛護理知識,做好疼痛護理,提高患者滿意度。
JCI標準;疼痛知識;培訓;PDCA循環(huán)法
鄭州人民醫(yī)院于2012年7月通過了國際醫(yī)療衛(wèi)生機構認證聯合委員會(Joint Commission on Accreditation of Health Care Organizations,JCAHO,以下簡稱JCI )認證,是河南省唯一一所通過JCI認證的綜合醫(yī)院,也是目前全國通過JCI認證的16所醫(yī)院中規(guī)模最大的醫(yī)院。JCI認證對疼痛評估提出了較高的要求,特別是要求住院患者疼痛初篩評估執(zhí)行率達到100%。目前,疼痛已成為繼體溫、脈膊、呼吸、血壓四大生命體征之后的第五生命體征[1],我院采用PDCA循環(huán)法對護士進行了疼痛知識培訓。PDCA循環(huán)又稱戴明循環(huán),是指在一切管理活動中,為提高管理質量和效益所進行的,包括計劃(plan)、實施(do)、檢查(check)和處理(action)四個階段的循環(huán)過程[2]?,F將我院護士疼痛知識的培訓過程報道如下。
1.1 研究對象 2012年1-6月,選擇鄭州人民醫(yī)院全院護士為研究對象。全院共有護理人員1359名,均為女性,年齡20~46歲,平均(27.21±7.36)歲;工作年限為1~35年。學歷:研究生4名、本科239名、大專844名、中專272名;職稱:高級職稱16名、中級職稱124名、護師為393名、護士為826名。
1.2 方法 應用PDCA循環(huán)法對護士進行疼痛知識培訓,按照四個階段進行。
1.2.1 計劃階段(plan) (1)了解現狀:護理部帶教專家組整理出疼痛知識試卷一套,對護士進行摸底考試,了解護士對疼痛知識的掌握程度。試卷滿分為100分,題型包括填空題、單選題和多選題。試卷難度系數為0.58,內部一致性信度為0.79,內容效度為0.87。采用自設疼痛知識需求調查問卷對護士進行調查,以了解臨床護士對疼痛知識的需求情況,內容包括個人一般資料(6個條目)、疼痛理論知識需求(15個條目)、疼痛評估工具需求情況(8個條目)、授課方法(5個條目)。(2)了解培訓需求:通過摸底考試與調查問卷可知。(3)制定培訓計劃:護理部根據摸底考試與調查問卷的結果,召開教學專家組會議,確定培訓的時間、授課老師、授課內容及相應的授課方法。經確定疼痛知識培訓共計16個學時,理論知識培訓8學時,評估工具的使用8學時。
1.2.2 實施階段(do) (1)集中培訓:根據制定的授課計劃對全院護士分批進行培訓,并采用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的方法,以提高護士的學習興趣,進而提高學習效率,并在培訓結束后發(fā)放調查問卷,以了解上課內容、上課形式等是否滿足護士的需求。對于需要改進的環(huán)節(jié),進行調整,以保證授課的效果。(2)自學相輔:臨床護士工作較為繁忙,因此,將所講授的課件和授課老師在備課過程中收集到的有關疼痛新進展的內容,均放到醫(yī)院內部網絡的疼痛知識培訓下載專欄,供護理人員業(yè)余時間對疼痛知識進行鞏固學習,以利于護理人員根據新學知識開展循證護理等。(3)個別輔導:由授課老師走進臨床對護士在臨床工作中遇到的問題進行解答,如評估工具的使用、評估的間隔時間、疼痛護理的記錄等內容,以指導臨床護士更好地執(zhí)行疼痛的評估和護理。
1.2.3 檢查階段(check) (1)檢查與考核:培訓結束后以疼痛知識試卷對培訓效果進行測試。試卷的難度要與培訓前的試卷難度系數基本一致,試卷的難度系數為0.59,內部一致性信度為0.82,內容效度為0.83。(2)定期評價:科室質量控制護士每月統(tǒng)計科室住院患者疼痛初篩評估執(zhí)行情況,包括疼痛的評分、疼痛部位、疼痛性質、疼痛規(guī)律、疼痛的伴隨癥狀等方面的評價是否正確,并在每月月底上報護理部。護理部質量控制護士對疼痛上報情況進行分析,分析疼痛初篩評估執(zhí)行率及各個科室疼痛初篩評估的執(zhí)行情況等。執(zhí)行率(%)=執(zhí)行人數/總人數×100%。(3)患者評價:使用醫(yī)院統(tǒng)一的患者滿意度調查表對患者進行調查,了解患者對護士工作的滿意情況。滿意度調查表總分100分,得分越高說明患者越滿意。
1.2.4 處理階段(action) 對工作中及考核時發(fā)現的問題及時分析反饋,提出解決辦法并制定相應措施以便進入下一輪循環(huán);對成功經驗加以肯定,形成標準,鞏固堅持。
培訓前后護士疼痛知識的理論成績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84.52±6.89)分vs(92.56±3.08)分,t=-5.328,P<0.01];培訓前后患者對護士工作情況的滿意度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84.52±6.89)分vs(92.56±3.08)分,t=-5.328,P<0.01];科室住院患者疼痛初篩評估執(zhí)行情況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85.98%vs97.06%,χ2=8.791,P<0.05]。
3.1 護士對疼痛知識的掌握程度有所提高 疼痛教育是改善疼痛護理質量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措施,本研究通過應用PDCA循環(huán)法對臨床護士進行疼痛知識培訓,使護士對疼痛知識的掌握程度有了一定的提高。
3.2 疼痛初篩評估的執(zhí)行率進一步提高 疼痛的評估是疼痛護理中最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在臨床工作中應用切實可行的評估工具來準確評估疼痛和記錄評估結果,是護理實踐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持續(xù)地、客觀地對患者的疼痛進行評估,才能采取正確合適的控制措施,達到控制疼痛的目的,才能真正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3-4]。PDCA循環(huán)法從滿足護士學習需求的角度對護士進行疼痛知識培訓,收到了一定的培訓效果。研究[3]顯示,我國臨床護士對疼痛評估存在不重視、不及時、不準確的現象。JCI認證對疼痛評估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要求住院患者疼痛初篩評估執(zhí)行率達到100%。因此,我院規(guī)定,護士必須對疼痛的評分、疼痛的部位、疼痛的性質、疼痛的規(guī)律、疼痛的伴隨癥狀等方面都要進行評估,并由護理部質量控制小組成員對其每月進行監(jiān)控,并對其進行根本原因分析,將問題及時反映給臨床科室,對其進行及時整改。
3.3 患者滿意度有了較明顯的提高 疼痛可以使機體產生負氮平衡,不利于患者機體的康復;疼痛還可導致惡心嘔吐、尿潴留、淋巴細胞減少、術后感染機會等不良反應和并發(fā)癥的出現。疼痛不僅給患者軀體帶來不適,同時對精神、心理、社會適應等方面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嚴重、持續(xù)的疼痛可導致患者睡眠不足、睡眠質量下降,造成其情緒低落,甚至抑郁,直接影響患者的生活和生活質量。有文獻[5]指出,患者疼痛程度與疼痛對患者日常活動、情緒及滿意度的影響程度顯著相關。有效控制疼痛可以大大增加患者對治療的滿意度,減輕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6]。本研究通過應用PDCA的方法幫助護士掌握疼痛護理的知識。護士對疼痛知識的掌握程度有了提高,住院患者疼痛初篩評估執(zhí)行情況有了改善,從而間接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與患者滿意度。
疼痛是臨床中最普通、最重要的癥狀,患者總是伴隨消極的情緒。因此,對于疼痛的護理十分重要,而疼痛的護理往往受護士、藥物等綜合因素的影響。護士應連續(xù)不斷地對疼痛進行評估,并采取積極護理措施。同時,護士應該不斷學習疼痛知識,提高控制疼痛的護理水平。
[1] Victoria G.Pain care[J].Nurse Care North American,1994,29(3):534-544.
[2] 楊海燕,潮欣暢,成曉蓉,等. PDCA循環(huán)在ICU??谱o士臨床教學管理中的應用[J].護理管理雜志,2009,9(1):34-35.
[3] 李虹彥,殷欣,劉濤,等.術后患者疼痛控制現狀及滿意度影響因素分析[J].護士進修雜志,2012,27(9):824-826.
[4] Schofield P.Pain assessment:How far have we come in listening to our patients?[J].Professional Nurse,2003,18(5):276-279.
[5] 郭向麗,周玲君,趙繼軍.術后病人疼痛程度控制目標的研究[J].護理研究,2011,25(3A):585-588.
[6] 付金利.晚期腫瘤患者疼痛護理干預效果觀察[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1,6(35):230-231.
(本文編輯:郁曉路)
2013-03-07 【
】 2013-09-10
王賀,本科,主管護師,主要從事護理管理工作
10.3969/j.issn.1008-9993.2014.01.021
R197.323
A
1008-9993(2014)01-006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