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文化是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進程中創(chuàng)造的以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為核心的先進文化。中國的紅色文化在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各個歷史階段都發(fā)揮了難以估量的作用。在小學階段眾多學科中,語文更多地承載著情感思想教育的重任。也只有當語文教育注重了情感和心靈的培育,學生才會成長為身心健康、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祖國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如何借用紅色文化之精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紅色文化教育的滲透,塑造學生人格魅力呢?
一、在語文閱讀教學中隨機滲透
1.在了解寫作背景及文中人物時受到愛國主義精神的浸染
每篇文章都有自己的寫作背景,了解作者寫作的時代背景,是學生深入理解課文思想內容的前提,拉近了學生與作品的時代距離,降低了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把握人物內心世界表達思想的難度。因此,在了解紅色作品寫作背景及文中人物時,學生更能深受愛國主義精神的浸染。
如在教學《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一文時,學生了解周恩來是我們新中國的總理,一生為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鞠躬盡瘁,廉潔愛民,深受人民愛戴,所以當他逝世后,才會有了十里長街送總理的感人場面。究竟是什么力量讓周總理如此愛國為發(fā)呢?這是因為周恩來少年時代的一件事,他耳聞目睹了中國人在外國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卻無處說理的事情,從中深刻體會到伯父說的“中華不振”的含義,從而立志要為振興中華而讀書。如學生不了解周恩來,也不理解“租界”的意思,那么就很難深入理解文章中心,對少年周恩來的博大胸襟和遠大志向的感受就會是膚淺的。
2.在朗誦中身臨其境地進入課本中感悟人物高尚品格
朗讀有助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內容,感悟人物心理活動和思想。朗讀中語音的停頓、輕重、抑揚、急緩等,能使學生沉浸于角色環(huán)境之中,盡情與文本對話,從而充分表現(xiàn)出書面上無法用文字來表現(xiàn)的思想感情。
例如在《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讓學生扮演文中的角色:婦女、洋人、中國巡警、大伯、魏校長和周恩來,學生通過角色置換進入到課文所描述的情境之中,設身處地地去感受、經(jīng)歷、觀察、感悟。這樣,語言文字不再是枯燥的符號,而是具體豐富的形象,他們能在語言文字中感受到中國人的屈辱、軟弱無能和洋人的專橫霸道,以及周恩典來周恩來的博大胸襟和遠大志向。
3.在問題討論中明辨事非,獲取正確的思想觀
孔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痹诮虒W中學生提出某個有價值的問題進行針對性的討論,有助于學生明辨是非,獲取正確的思想觀念?!稙橹腥A之崛起而讀書》而讀書,學生提了一個問題,周恩來為什么要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呢?同學們通過這個問題的探討,深入了解到洋人對中國人的污辱和專橫霸道,以及中國人面對洋人時那種無助和軟弱,極大激起學生對洋人的仇恨,更加讓學生敬佩周恩來,學習他,以他為榜樣,樹立為國家繁榮和民族振興而刻苦學習的遠大理想。
二、在語文實踐活動中契機滲透
語文教學應是課內外有機結合的,只有當實踐活動與課堂教學并行時,才能展現(xiàn)其真正的魅力,教學也才變得鮮活而富有生機,才能讓學生入心入腦。
1.就地取材,利用恩銘精神塑造學生人格魅力。
荔波一小是鄧恩銘烈士的母校,是個育人的好環(huán)境。學校里為了紀念中共一大代表鄧恩銘,在校園里設立了荔泉書院,里面有鄧恩銘烈士的生平簡介、被捕時的畫面及被捕時在獄中還在堅貞不屈地工作家書等資料。還有許多中共一大代表的相片,這些都是個極好的紅色教材。當我?guī)ьI學生進入荔泉書院向同學們介紹鄧恩銘的成長歷程和為國犧牲的經(jīng)過,當我們一起朗誦鄧恩銘的最后一封家書,“ 卅一年華轉瞬間,壯志未酬奈何天;不惜惟我身先死,后繼頻頻慰九泉。”后,學生早已被鄧恩銘那頂天立地、堅貞不屈的英雄氣概和愛國精神所折服。
2.用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形式深入影響學生
無論是利用“國慶節(jié)、學習雷鋒日“等節(jié)日開展一些綜合實踐活動,還是用語文課本中一些綜合實踐活動的形式對學生進行紅色教育,對學生來說都是最有感染力和說服力的教育,在學生喜愛的開放式教育活動形式中,學生無拘無束地互相分享自己的收獲和感悟,學生會于悄然中學會尊重、謙讓、團結協(xié)作、關心他人,激起強烈的愛國情懷。
三、在語文寫作教學中真情滲透
文如其人,一個品質優(yōu)良的人,才能寫出好的作品,所以,用作文教學塑造人格魅力能起到不可輕視的作用。
1.讓學生深知人格魅力與文品的關系。大多文學造詣深在,能流傳后世的文章,都是具有高尚人格魅力的人,如:魯迅、毛澤東、葉圣陶、陶行知等先輩的著作能流傳至今,不僅是他們擁有好的語言素養(yǎng)和寫作技巧,更重要的是他們有令人敬佩的人品。他們的作品中,我們常常會體會到,難怪歌德會說“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p>
2.直接提供一些相關人格魅力的題材寫作文,或在組織學生進行了一次紅色實踐活動之后,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寫觀后感,紅色教育中將活動與寫作牢牢結合,使學生在做中受到感染,寫中受到教育,生活中落實到行動。
小學語文是人格魅力塑造的重要學科,只有作為教師的我們不簡單地將小學語文教學定義在單純的知識能力訓練上,而是致力于品格的塑造上,才能乘借紅色教育之東風,塑造出身心健康、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祖國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