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民間游戲是深受兒童喜愛的游戲形式,它不僅具有很強的趣味性,同時它也十分靈活并且易于開展。兒童在民間游戲中通常會扮演著不同的角色,而這些角色后兒童對于民間游戲的興趣也在不斷發(fā)生著轉變,本文將具體談談民間游戲中兒童角色視角的轉化與實踐。首先會簡要介紹民間游戲,然后會分析兒童角色在民間游戲中扮演的重要性,最后會對兒童角色視角下興趣的層次變化展開探討。
[關鍵詞]:民間游戲 兒童 角色 轉化
一、淺談民間游戲
在民間各地流傳著許多具有濃厚生活氣息、風格各異的游戲,這就是所謂的民間游戲,它在許多人的腦海中留下了屬于童年的美好回憶……在那遙遠的童年時代,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一有時間便和鄰居小伙伴們在空氣新鮮、陽光充足的空地上、院子里玩踢毽子、跳房子、撿棋子的游戲。民間游戲具有濃厚區(qū)域文化氣息、玩法簡單易學、趣味性強、材料簡便、不受人數(shù)、場地、環(huán)境限制,需要我們?nèi)鞒?。民間游戲有著其獨有的特色,這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游戲?qū)嵗?/p>
首先,民間游戲有著很強的隨意性。無論是游戲的組織和游戲的取材以及參與游戲的人數(shù),民間游戲確實有著一定的基本規(guī)則,然而,這種規(guī)則又是極容易被變更的,規(guī)則很多時候更是隨著參與的人數(shù)及實際情況發(fā)生變化。正是基于這種隨意性使得民間游戲很容易展開,兒童也很容易參與進來,所以一直以來民間游戲都深受各地兒童的喜愛。
民間游戲的另一個顯著特征就是其趣味性,這種趣味性能夠很好的迎合兒童的好奇心以及好動的特點,很多游戲在玩法和規(guī)則上都可以不斷突破創(chuàng)新,例如跳皮筋,可以是3個人玩也可以是更多人玩,可以是一根皮筋也可以是多根皮筋,且任何一種玩法及組合都能夠有其獨有的特點及樂趣,正是因為民間游戲的這些特點使得其操作性很強,并且受到很多兒童的喜愛。(游戲?qū)嵗?/p>
二、兒童角色在民間游戲中扮演的重要性
兒童在民間游戲中各自扮演著不同的角色,雖說角色類型不同,但每一種角色都有著其重要性。兒童在民間游戲中扮演的不同角色大致可以分為以下三類:
1.游戲的被動參與者
被動參與者通常是指那些被要求參與到游戲中來的兒童群體,這部分兒童在個性上通常較為內(nèi)向與封閉,不擅長主動與人交往,很可能會較為膽怯與閉塞。在小伙伴或者其他人的要求或者邀請下他們也會參與到游戲中來,但通常游戲過程中表現(xiàn)的都不太積極,對于游戲也不是太投入,與其他角色相比這部分兒童相對而言在游戲中獲得的樂趣可能會少一些。大部分兒童游戲都必須有足夠的人數(shù)才能夠組織起來,游戲的被動參與者在游戲中正是發(fā)揮了這個作用,從這個層面能夠很好的反應出被動參與者在兒童游戲中的重要性,無論他們是否夠積極或者興致是否很高,只有讓這些被動的人群也參與到游戲中來游戲才能夠得以展開。
2.游戲的主動參與者
主動參與者通常是指那些對于兒童游戲有著較強興趣的兒童群體,他們享受這個玩樂的過程,能夠很好的體驗到兒童游戲的樂趣及趣味性。這部分兒童通常個性都較為開朗活波,很多小朋友可能還會比較好動,他們平時在很多活動中都表現(xiàn)的較為積極。主動參與者在民間游戲中也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他們不僅是兒童游戲參與者的組成部分,同時,他們的積極性對于游戲也是一種推動,任何民間游戲在展開的過程中只有有人來不斷推動才能夠更好的展開。
3.游戲的積極創(chuàng)造者
游戲的創(chuàng)造者在民間游戲的展開中則有著毋庸置疑的主導地位。游戲的積極創(chuàng)造者首先會是游戲的組織者,這部分兒童通常都具備一定的組織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例如在組織扔沙包的游戲時這位小朋友往往能夠?qū)⑵渌∨笥褏R集到一起,并且通過現(xiàn)場人數(shù)、現(xiàn)場環(huán)境等客觀條件來選擇合適的扔沙包場地及扔沙包的模式。游戲的組織者在民間游戲中的作用顯然是非常重要的,就向在上述游戲中這位創(chuàng)造游戲的小朋友不僅是游戲展開與推進過程中的靈魂人物,他所采取的組織方式以及對于游戲的創(chuàng)造模式很大程度上會決定游戲的趣味程度及質(zhì)量,游戲是否能夠良好的展開并且取得一定的娛樂效果,創(chuàng)作者的在其中起著決定性作用。(例談)
三、兒童角色視角下興趣的層次變化
1. 游戲的被動參與者:感官興趣與中間興趣
當兒童僅僅是作為被動參與者參與到游戲中來時,兒童所具備的興趣通常集中表現(xiàn)為感官興趣及中間興趣。感官興趣是指兒童被游戲的形式、游戲器材等外在因素所吸引而產(chǎn)生的興趣,有些時候兒童在游戲中取得勝利時來自外界的夸獎與贊譽也是這種感官興趣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隨著對于游戲的參與不斷深入,兒童會越來越好的融入到游戲中,也會更加享受這個游戲過程及游戲帶來的樂趣,這種由游戲本身帶來的興趣通常被稱為中間興趣。對于游戲的被動參與者而言,他們的興趣通常會由感官興趣不斷向中間興趣過渡。
2. 游戲的主動參與者:自我衰竭的內(nèi)在興趣
對于游戲的主動參與者而言他們是很享受游戲過程的,在游戲中所獲得的興趣也只是和游戲本身有關,通常會集中表現(xiàn)為對于游戲的內(nèi)在興趣。以踢毽球的游戲過程為例,作為主動參與者的小朋友并不是游戲的積極創(chuàng)造者,他與被動參與的孩子相比能夠更好的體驗到踢毽球的樂趣,但在游戲的過程中他還是會受到游戲規(guī)則、游戲模式等的種種制約,這些制約使得這個孩子在游戲中受到各種限制,他的主觀能動性無法得到充分的發(fā)揮,這也就造成這種內(nèi)在興趣的逐漸衰竭。(例談)
3. 游戲的積極創(chuàng)作者:自我強化的內(nèi)在興趣
游戲的積極創(chuàng)造者通常都是游戲的主導者,他們不僅是游戲的組織者,通常他們也能夠不受限制的打破各種游戲規(guī)則與模式,能夠讓自己的創(chuàng)造力找到充分的發(fā)揮空間,能夠?qū)τ谟螒蜻M行新的創(chuàng)設與安排。在這個過程中游戲創(chuàng)造者不僅能夠充分享受到來自游戲本身的樂趣,然而,更大的樂趣是來源于這種內(nèi)在興趣的不斷自我強化。正是由于對于游戲有絕對的主導權,這使得游戲創(chuàng)造者的主觀能動性得到充分的發(fā)揮與滿足,這也使得他們能夠享受到其他群體所感受不到的不斷自我強化的內(nèi)在興趣。
結語:
民間游戲作為一種非常隨意的游戲形式一直以來都深受兒童的喜愛,在民間游戲中不同兒童會扮演著不同的角色,無論是游戲的主動參與者還是游戲的被動參與者,抑或是游戲的積極創(chuàng)造者,每一種角色在游戲的開展中都十分重要,并且這些角色下兒童對于游戲的興趣也在不斷發(fā)生著轉變。對于這個轉化過程的研究不僅能夠更好的了解兒童的心理,也能夠讓更多兒童在民間游戲中找到更多樂趣。
參考文獻:
[1]秦元東;興趣層次說與兒童學習[J];幼兒教育(教育科學版);2006年04期.
[2]鞏玉娜;傳統(tǒng)民間游戲與幼兒園課程構建[D];山東師范大學;2012年.
[3]劉婧;民間游戲在幼兒園教育活動中的應用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