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對孩子接受以后的教育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因為在這個時候小孩子剛剛從學前教育的環(huán)境中走出來,相對小孩子而言學習小學語文是他們進行文化認知的一個重要基礎功能性學科。所以在這個時候端正其學習語文的態(tài)度可以在思想道德方面起到一定的啟蒙性作用,在我國古代對小學語文教學就有過十分廣泛的探索和研究一直和個人思想品德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并總結歸納出了許多方法,尤其是宋元時期,這一時期對小學語文教學的探索已經(jīng)形成了一套規(guī)范性的理論。并對我國此后的小學教育產(chǎn)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甚至對現(xiàn)在的小學語文教育都還產(chǎn)生了影響。還有就是利用現(xiàn)代網(wǎng)絡技術進行小學語文教學,這樣就大大提高了小學生的學習興趣。
[關鍵詞]:小學語文 品德教育 理論探索
引言:
我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同時也世界聞名的的禮儀之邦,因此在我國的從古至今的教育體系中思想品德教育一直都占據(jù)著十分重要的位置。這在我國儒家教育思想中就體現(xiàn)得非常明顯,從我國古代讀書人的行為準則就可以看得出來,在我國讀書人眼里一直有一種觀念,那就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種觀念一直都影響著我的教育,一直到今天都還影響著廣大的學生。但是傳統(tǒng)的教育方法一直都是重理論、重品德,這在今天的社會極大地阻礙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動手能力。這就需要在教育中尤其是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加入一些新的學習內(nèi)容、教學方式以及教學設備來提高小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而班主任在小學教育過程中是處于一個在教育方面負總責的的位置,平時在教學過程中也具有一定的威信,因此班主任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滲透會起到立竿見影的作用。
一、從教育觀念對其進行分析
在我國許多老百姓從小就特別重視小孩子的教育,而直接能夠了解孩子學習成績的老師就是班主任了。小孩子從開始認字起父母就特別的關心。尤其是小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而把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滲透到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的責任劃分到班主任的職責范圍內(nèi)可以保障思想品德教育在語文教學過程中的可行性。這可以從兩個方面對其進行分析:
(一)從教育歷史淵源和社會制度進行分析
在我國,眾所周知小學語文教學實行的是文道統(tǒng)一的原則,這樣既可以節(jié)省時間,也可以充分利用教育資源達到一舉兩得的目的。在我國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會經(jīng)常滲透一些與思想品德有關的詞語或寓言故事以此來達到教書育人的階段性目的。在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上滲透思想品德是由語文這一門學科的基本特點決定的。文道統(tǒng)一的基本概念就是把語文教育的知識和道德思想教育統(tǒng)一到語文教學中。
語言是人類社會進行信息傳遞和情感表達的重要工具。因此在語文這一門語言學科中滲透思想品德教育可以讓小學生潛移默化其接受良好的道德教育,從而使其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人格形象,并對以后的人生起到奠基性的作用。我的社會主義制度在教育過程中經(jīng)常也會和傳統(tǒng)的思想品德教育同時出現(xiàn)在小學語文課程中,簡單地說就在樹立良好思想品德的同時也讓小學生樹立起了無產(chǎn)階級價值觀念。
(二)從馬克思主義哲學方面進行分析
思想品德教育和語文知識教育是一個辯證的關系。在語文教學過程中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滲透是由我國無產(chǎn)階級的教育性質決定的。而這又和我國的政治制度密不可分,歷史上的任何一個階級在執(zhí)政時期都是通過在語文教學過程中來宣傳他們的政治主張和價值觀念,因此來維護和鞏固其社會秩序和統(tǒng)治地位。早在我國西漢漢武帝時期就通過其“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政治策略來鞏固其統(tǒng)治地位。同樣,在我國抗日戰(zhàn)爭時期,日本人侵略者也是在淪陷區(qū)實行同化政策和奴化教育,而這些政策的推行就是日本侵略者通過強行推廣日語教育來實現(xiàn)的。從而達到維護其在淪陷區(qū)統(tǒng)治地位的目的。這些事實都證明了語文教學在進行語言知識傳播和道德思想教育都帶有明確的政治目的,而且這種教育模式的實行無論是對現(xiàn)行的政治制度還是社會經(jīng)濟都會產(chǎn)生積極的推動作用,并且這些都是目的都是要通過最基礎的語言教學來實現(xiàn)的,因此這就突出了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實行文道統(tǒng)一的實用性和和目的性。
二、從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來分析
語文是一個人接觸文化知識的開端和基礎工具,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滲透思想品德教育是對其后面接受學習其他學科的文化知識樹立嚴謹學習態(tài)度的重要前提。要想把思想品德教育與小學語文教學巧妙地結合起來必須把握好各個重點教學環(huán)節(jié),重點把握好小學生在識字、說話、閱讀、寫作這幾個環(huán)節(jié)的學習。要盡量做到使思想品德具有徹底貫穿小學語文教學的整個過程。
(一)在學習識字階段
在小學語文過程中語言教學在小學低年級的教學過程中占有非常大的比重。在這個教育階段大量滲透思想品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積極作用。因為識字過程中會學習字音,字形,字義。而許多字的這些內(nèi)容都具有分析豐富的思想品德內(nèi)容。小學生在學習理解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就進行了思想品德的學習。這在小學語文教學思維和觀念上面是一個巨大的創(chuàng)新;
(二)在學習說話階段
在學習用普通話說話階段滲透思想品德教育,可以使其在實際生活中去表達和踐行學習到的思想品德你。并使其從小就形成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和價值觀;使其在實際生活中積極主動地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舉止,從而提高其思想品德水平和自我約束的能力;
(三)在學習用語言進行閱讀和寫作階段
小學生在學習語文的水平達到了可以進行閱讀和寫作以后他們的求知欲望就非常強烈,因為在經(jīng)過前幾個階段學習之后已經(jīng)基本上對語文一定的認識,并且能夠使他們感受到語文在使用過程中的樂趣和必要性。他們會積極主動地去學習和嘗試,例如;教小學進行看圖寫話,寫請假條、寫留言條、寫通知等簡單應用文形式的寫作,在這些教學過程中加大思想品德教學內(nèi)容的學習和特別有利于他們的身心健康和學習成長。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全面滲透思想品德的教育必須從每一個學習環(huán)節(jié)中做起。提高小學生在學習方面的思考能力和運用能力。用在語文教學過程中的思想品德教育的滲透將對其在成長過程中學習和生活樹立正確的態(tài)度有非常重要的影響,而且在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上進行思想品德教育還可以產(chǎn)生積極的社會經(jīng)濟效益。這和我國在小學過程中推行的素質教育十分吻合。同時也可以在我國正在實行的教育體制改革中小學教育改革起到一定的啟發(fā)作用。因為我國在小學過程中實行的是班主任責任制,所以把思想品德教育滲透到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對班主任要求就會更高,鑒于我國目前的經(jīng)濟發(fā)展形勢我國既需要一大批綜合素質較高的人才隊伍來完成社會的經(jīng)濟轉型升級,這就需要我國在教育改革中強化思想品德教育的地位,尤其是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的思想品德教育。
參考文獻:
[1]王春嬋,鄧國棟.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思想品德教育[J].人民教育,1990,Z1:55-57.
[2]武振江.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的思想品德教育[J].課程.教材.教法,1982,03:4-10.
[3]《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0年總目錄[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1,03:120-168.
[4]李紅.論小學語文教學中思想品德教育滲透[J].成功(教育),2012,05:315.
[5]陳宜挺.大陸與香港小學語文教科書結構比較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