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閱讀是人們獲取知識和信息的主要途徑,對于語文教學來說至關重要,但是僅憑課本一種閱讀資源還遠遠不夠,既不符合新課標對于閱讀量的要求,也不能滿足學生對知識的渴望需求,因此必須要拓展一些課外的閱讀資源。本文以小學語文教學為例,重點討論了語文拓展閱讀資源的開發(fā)利用。
[關鍵詞]:小學語文 閱讀資源 拓展 分析
閱讀是人們獲取知識和信息的主要途徑,培根曾經(jīng)說過這樣一句話: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shù)學使人周密,物理使人深刻,倫理使人莊重,邏輯使人善辯。說到底,我們?yōu)槭裁匆x書,有的人是為了考學,認為讀書是一塊生計的敲門磚,這種觀念顯然是不正確的。我認為,讀書就應該為了讀書本身而讀書,為了享受閱讀過程中的那一點樂趣,為了獲取書本里的知識,提高自身修養(yǎng)素質(zhì),開闊視野和明白事理等,這些都是讀書的作用,也應該成為我們閱讀的目的。從閱讀中所獲得的修養(yǎng)遠遠要比生活中的磨礪要深刻,從閱讀中看到的視野也遠遠要比生活中目光所至之處要開闊。通過閱讀,我們可以遨游知識的海洋,從古至今、由內(nèi)至外、從地球、太陽系到宇宙,沒有任何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思想和閱讀可以說是一體的,相伴而行的,人們也說,這個世界上速度最快的就是人的思想,可以從上古年代一下子飛躍到現(xiàn)代,也可以從地球一下子穿梭到幾百億光年之外的世界,而光速也不過是299792.458km/s。
正所謂活到老學到老,作為獲取知識的主要方式,閱讀也應該做到活到老讀到老,而且應該從娃娃抓起,從幼兒園抓起,從小學生抓起。按照新課標的要求,語文教學應該要高度重視對閱讀資源的開發(fā)利用,通過開展各類活動來提高學生學語文和用語文的意識與能力。作為學生,課本是最主要的閱讀資源,但不能是唯一的閱讀資源,課本中的知識畢竟有限,要想豐富學生的知識和視野,就必須要拓展他們的閱讀資源,下面我們就來談談小學語文拓展閱讀資源的開發(fā)利用問題。
一、拓展閱讀材料
根據(jù)《全日制義務教育課程標準》的要求,應該拓寬語文教學和學習的運用領域,語文教學要重視現(xiàn)代科技手段的運用以及跨學科的知識交融,要讓學生在不同的學習內(nèi)容和教學方法中拓寬視野,提高語文學習的質(zhì)量和效率,獲得語文實踐的能力,以滿足現(xiàn)代“社會人”的基本要求。拓展閱讀材料,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
1.與其他學科結(jié)合
要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不能單靠語文的一本教科書,與其他學科相結(jié)合才是最好的教學方法。例如在學習音樂時,可以讓學生對某一首音樂作品進行描述,對作品的音韻、旋律和歌詞進行賞析,并表達出自己內(nèi)心的感受,和作品有什么情感的共鳴或者波動等,歌詞在哪些方面感覺比較好,好在哪里。這些都可以作為語文閱讀材料的拓展素材。
2.利用現(xiàn)代化手段
現(xiàn)代化信息技術發(fā)達,各種信息設備越來越多,通過采用這些設備可以從網(wǎng)站上獲取大量豐富的閱讀資源和學習資料。教師可以選擇和教學相匹配的閱讀教學網(wǎng)站來進行教學,通過展示一些美麗的畫面、圖片,優(yōu)美的文字和句子給學生,并讓他們進行描述或朗誦,同時還可以下載一下朗誦音頻給學生聽,并讓他們進行模仿等。
二、培養(yǎng)閱讀方法
閱讀不能死讀,死讀不如不讀。閱讀方法對于學生來說至關重要。要培養(yǎng)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并學會使用閱讀方法,首先要培養(yǎng)他們的閱讀興趣。
正所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為有興趣才能推動學生去學習,去閱讀。要提高學生的閱興趣,可以從許多方面入手,例如采用情景教學、個性化閱讀、朗讀競賽等,興趣上來了,才能談對小學生談閱讀。然而單單是有興趣還不行,還需要學會閱讀的方法,由于小學生的知識量和理解能力比不了初中生和高中生,他們在閱讀的時候很多時候會存在理解障礙,對于一些基本的詞句含義可能都一知半解,因此,作為語文教師必須要加強對小學生閱讀基本功的訓練,對教學中出現(xiàn)的新詞、新句子要進行詳細的講解,對于教材中的重點內(nèi)容要重點講解,幫助學生更好的讀懂文章,理解詞義,這是培養(yǎng)閱讀方法的首要環(huán)節(jié)。其次,可以通過多設提問,增加課堂師生互動來促進師生之間的交流,便于掌握學生對課本的理解程度和閱讀方法并作出適當?shù)闹更c,例如在教學《倔強的小紅軍》這一片課文是,有一個句子寫到“陳賡同志全明白了”。那么教師就可以提問學生陳賡同志明白了什么,在學生回答之后就可以問他是從文章當中的哪里看出來的,如果學生回答不出來,就可以做出提點,教會他應該如何去閱讀文章,文章當中那些段落或句子可能是重點等。
同時,閱讀離不開說和寫,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方法,還要加強對他們說寫能力的訓練,這樣才能從整體上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將某一篇描寫風景的文章用自己的話語描述出來,再讓他們進行模仿寫作,這樣既能加深他們對文章的了理解,也能很好的鍛煉他們的閱讀能力,培養(yǎng)他們的閱讀方法。
三、提高語文素質(zhì)
新課標提出了明確的語文教學要求,必須要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質(zhì)。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時,可以通過推薦一些課外的閱讀材料,豐富學生的閱讀世界,拓展學生的視野和知識量,提高學生整理信息的能力,通過開發(fā)利用拓展閱讀資源,提升他們的語文素質(zhì)。例如在教學《愛迪生》這篇文章時,教師可以推薦學生去閱讀《居里夫人》、《名人傳》等課外讀物,通過安排他們分階段去閱讀,并進行讀書報告,組織讀書交流活動,從而提升他們對科學的熱愛,并激發(fā)他們的科學探究和求知熱情,提升科學文化修養(yǎng),最終提高他們的語文素質(zhì)。
閱讀教學對于語文教學來說至關重要,它是學習語文的基礎,也是學習其他各科的基礎,是學生以后學習生活的奠基石,因此必須要得到高度的重視。小學生的語文教學要結(jié)合小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征來進行教學活動,在提高他們閱讀興趣的同時,培養(yǎng)好他們的閱讀習慣和閱讀方法,選擇合適的閱讀資源,保證學生擁有充足的閱讀時間,利用各種網(wǎng)絡資源和圖書資源來拓展閱讀教學的行徑,最終為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語文素養(yǎng)服務。
參考文獻:
[1]李雪盈.論小學三年級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J].科教文匯(下旬刊),2009(12).
[2]唐偉真.小學三年級語文閱讀教學初探[J].現(xiàn)代閱讀,2010(12).